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第884篇:《停筆》

2013.10.18《華僑新報》刊出十七年來最後一篇《麗璧軒隨筆》專欄
感恩節四天長週末,我沒有像以往那樣與家人出遊,而是留在家裡,昏昏沉沉的又睡又醒;偶爾陪老伴到附近公園散步,才走不到半個鐘頭,已經累得直喘氣。小女週四晚從希庫蒂米飛回來,也有幾天休假,到後園和媽咪清理花事,園藝本來是我的喜愛,如今才動一下草坪,修剪枯枝,也心跳得厲害,必須找個地方坐下,看她們母女工作。這情形令我很沮喪,難道醫生的警告是真的?

2013年10月10日 星期四

第883篇:《樂天》

上週末,晴朗的藍天,氣溫只有十幾度,最適宜到戶外一遊。大女兒一早就寄來電郵,謂滿地可國際立體花壇展,由原定的9月29日結束延期到10月6日(星期日),但由於週日下雨,所以選定週六全家出遊。我推說要加班,老伴和兩女一致抗議,下了最後通諜:從今以後,星期六不準加班!我於是告訴工頭,他當然一臉的不悅,搖頭,不發一語。我明知在欠缺五個工友的情況下會有多糟糕,也預料今後會面臨更大的麻煩,說不定要簽字之類。但一想到有個愉快的家庭日,還是值得!
在中國(北京)「鳳凰」巨大花壇前留影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第882篇:《求生》

昨天凌晨六點鐘才放工,回到家匆匆上樓小睡,未八點就起來,洗個澡後出門;適值上班時間大塞車,花了一個多鐘頭才抵醫務所,已經遲到十五分鐘。女護士幫我做心電圖記錄,心臟科醫生阿德爾森隨後來檢查。我在跑步機上由慢步、慢跑到快跑,身上的大堆電線連接記錄儀器,醫生一面為我測量血壓,一面用聽筒探測我的心律。由於空肚子跑步,加上睡眠不足,心跳得快爆炸似的,一番折騰後,我幾乎喘不過氣而開始暈眩,耳鳴、心悸,想嘔吐,好像隨時會窒息。二十分鐘後,醫生才把跑步機關掉,扶我躺下,再繼續測量血壓和心跳。我閉目養神,慢慢恢復元氣,耳朵才開始聽見聲音。

2013年9月25日 星期三

第881篇:《秋夢》

香港無線電視高清台連續劇《情逆三世緣》,上週日播放第31集大結局。男女主角由2013年回到千年前的宋代,又由宋代來到五、六十年代;明知這是天方夜譚,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對於喜歡幻想、愛發白日夢的我,還是一集一集的追下去。當然,不能以歷史尺度去考究劇中的宋代許多不符合史料的人物和事件,也不能以嚴肅的專業影評人眼光去評價香港電視劇的製作水準。對於像我們通俗的升斗市民來說,如果看電視也要講究「藝術水平」,衡量「文學價值」,那的確太累了!

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第880篇:《秋語》

凌晨五點半放工,皓月當空,又圓又亮;一連幾天的秋風秋雨後,難得見到如此又大又黃的北國月亮,很想停車用手機拍下來。明天就是一年一度中秋佳節,可惜要照常上夜班,不能與家人一面吃月餅一面賞月。今早未十點就醒來,收到譚銳祥壇主《中秋感懷》:「浮生幾見月中秋,似水韶華去若流。」我從懂事開始,應該度過五、六十個中秋,但不一定能見到中秋月,有時是煙雨迷朦,有時是烏雲密佈,有時是酩酊大醉。五年前本欄曾寫《秋記》,回顧每個中秋節是怎樣度過。
《麗璧軒隨筆》第880篇:「秋語」(2013.09.20《華僑新報》第1178期)

2013年9月11日 星期三

第879篇:《左撇》

我認識的朋友中,有不少「左利手」。我的姐夫、甥女也是「左撇」。我到大姐家裡吃飯時,如果甥女坐在我右邊,她和我的筷子就會「打架」。我工廠裡一位從德國來的寮人工友是左撇子,他幫我們拍照時,不慣右手按相機快門,因手震動而相片模糊不清。他的兒子也是左撇,寫字時作業簿不能擺正,老師多次糾正無效,在成績單上的評語是:寫字坐姿不正,字體東歪西斜。他父親去學校找校長理論一番,認為老師對左撇有偏見和歧視,最後,學校重新派發沒有評語的成績表。
2013年《左撇》月曆

2013年9月4日 星期三

第878篇:《泛遊》

又逢一年一度勞工節長週末,小女提議出埠玩幾天。但大女兒有要事不能同行,週末又適值她的生日,我們唯有選在週五提前一天慶祝。我照例先去檢查剎車系統,確保長途開車安全,然後一起去吃早餐。中午在家切蛋糕,送壽星女一張立體蛋糕賀卡,一個Mont Blanc公事包,拍了照片,又匆匆送她回律師樓。晚上,小女與一大班好友在酒吧為姐姐搞個生日會,留下我們在家看電視。
送女兒一張立體蛋糕生日賀卡,一個Mont Blanc公事包

2013年8月30日 星期五

夜讀白墨佳作(張清)

人生一甲子的白墨姻弟,盛年歲月,年富力強,他的智力與精力過人,熟讀詩書,滿腹經倫,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孜孜不倦的學習、寫作,有所作為的作出奉獻;為弘揚中華文化、唐詩宋詞於中土之外,已創造出一片亮麗的天地。
2013年4月8日,多倫多張清老師到訪滿地可無墨樓,於客廳合影留念。

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第877篇:《序文》

2011年9月24日中午,與譚銳祥壇主到唐人街畔溪酒家,出席滿地可榮光聯誼會紀念中華民國一百週年榮民節餐會,座中吳永存會長、雷一鳴榮譽會長、何宗雄校長、汪溪鹿詩翁、譚健民詩翁等都是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元老級會員。席間,雷一鳴詩翁將其回憶錄《勁草寒梅八五年》手稿約一百八十多頁遞交給我,囑咐務必代寫一篇序文。時間過得真快,一恍就是兩年,上星期一(8月19日)接到戴錦華先生電郵,謂他已經將回憶錄全書打字校正完畢,尚欠我的序文未收到,希望盡快速傳,以便完成雷公所託。星期日(8月25日)一早,家裡傳真機響,收到雷公親筆函,語重心長寫道:「我有生以來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本書中,若無心中崇拜為師的您留下幾句話,和印上一幀有師容的照片,心中將總覺得會有遺憾。」看來,我若再不完成這篇序文,就說不過去矣!
于遠樓雅集眾詩友合影,前排左起:汪溪鹿、伍兆職、譚銳祥、何宗雄。後排左起:王建華、白墨、譚健民、雷一鳴、海語、懷石、雪梅。

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第876篇:《瑣感》

今天(星期三)是中元節,老伴一早起來料理拜祭事宜。家裡供奉先考妣靈位,一年兩老忌日和八時節(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陽、冬至、除夕)都有拜祭。為了買有頭雞,我和老伴去幾間雜貨店找尋;如果沒有鮮雞,就以冰凍龍崗雞或走地雞代替。祭品除了三牲五果和其他飯菜糕點,但有一點是我們家才會有的:必須有一杯黑咖啡,這是先母生前改不了的嗜好;她每天下午一點鐘就要喝杯黑咖啡,否則就會頭疼。所以,雖然從來不戴手錶,但因頭沒疼,她就知道「時候還早,未到下午一點!」在我懂事時起,就看到母親誠心祭祖,這傳統沿自曾祖父母以至上幾代不得而知。至於他倆是否有來享用,我也不知道,只求個「心安理得」,聊表心意,就算是個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