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憶去年到美國肯諾沙出席世界詩人大會時,許老師特地將詩集手抄本帶去,晚上在酒店利用休息時間,逐首挑選,一絲不茍。所以,對詩集中之異體字、孤僻字,我嚴格要求自己,盡量保存原貌,找不到的字,翻查全套八巨冊《漢語大字典》、全套十二巨冊《漢語大詞典》、《辭源》、《辭海》、《古漢語大字典》、《異體字辭典》,甚至《康熙字典》也用上了。往往為了搜索一個怪字費周章。例如「蝦」字,一般是「虫」旁,但雷詩中是「魚」旁;「粗」是「麤」;「愧」是「媿」;「燈」是「鐙」;「修」是「脩」;「濕」是「溼」;「鬢」下面是「丐」而不是「賓」,「映」右邊是「英」而不是「央」;「疏」、「留」、「辭」等數十字都用異體字,不勝枚舉。
花了一年餘的時間,盼到《雷基磐詩選》順利付梓問世,我和內人總算鬆了一口氣。許之遠老師為詩集作「序」,又以「海外漢詩一脈存之雷基磐」一文為「跋」,都是擲地有聲的佳作。許老師為雷詩集之傳世所做出的貢獻,海外文壇會寫下一筆,史書會給予肯定的評價。雷老能有許老師這樣的知音,夫復何求?我與內人有幸能為詩集植字、校正,也引以為榮。特以此小文留作見證。
滿地可麥基爾大學東亞圖書館收藏《雷基磐詩選》 |
譚公提議召集詩友們聚會,商討今後《詩壇》前景。我由於每週工作六天,實在抽不出時間來,連作詩填詞也都成了「稿債」,首首詩詞都「難產」,包括悼西哈努克、美國桑迪颶風肆虐感懷。我為《詩壇》組稿,眼看本地詩友一個個停筆、卒筆、封筆,心中真不是滋味,我告訴譚公,也許有一天,《詩壇》會結束。或許找個好的吉祥數字,第688期?第700期?詩會完成了歷史使命,寫下完美的句號。剩下來要做的,就是出版「全集」留做紀念,一萬七千首,相信像字典那麼厚,由圖書館永久收藏。而《詩壇》博客會繼續存在,但不再增添新內容。我的建議,譚公表示同意。
感謝《華僑新報》十幾年如一日,對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提供版面,功德無量。是報社不遺餘力給予全力支持,《詩壇》才能堅持出版到今天。歷史是會給《華僑新報》之貢獻寫下見證的!
有道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有緣能一起寫詩而成為詩友,並因《詩壇》而留下一卷又一卷詩集,這是多麼寫意的雅事。在今後撰寫回憶錄時,一定會為這十三年難忘的歲月銘記一章,每一位曾經在《詩壇》出現過的詩友,他們的作品都可以在博客中找到。《李錦榮詩詞集》即將出版面世,回顧這多年來出過個人專集的有:《子漢詩詞集》、《譚銳祥詩集》、《鄭石泉詩詞集》、《白墨詩詞集》、《伍兆職詩詞集》,以及合集《滿城賡詠集》,都是詩會諸君之「雪泥鴻爪」。
我曾經不斷催促尚未出詩集的詩友結集出書,當時我是非常希望大家每人一本,統一封面,成了詩會系列,我不止一次敦促出版《譚健民詩詞集》、《汪溪鹿詩詞集》、《雪梅詩詞集》、《吳永存詩詞集》、《雷一鳴詩詞集》、《海語詩詞集》,如今,我承認已經有心無力,不再那麼竭力推動了。有興趣想出書的朋友,可以自己到《詩壇》博客取,因為那裡已經為諸君全部作品結集。
用「功成身退」來形容我還不恰當,因為我既功未成,也身未退,我每天仍然在高溫環境下繼續幹重活。辭去《詩壇》主編,但不打算找人接棒,因為我不想令近七百期完美的古典詩詞有任何瑕疵;不願見到神聖的詩壇被沾污,成了政治工具;不能讓標榜「現代漢語」取代「平水韻部」;更不能容許不講平仄、押錯韻的的粗製爛造貨色,破壞詩壇嚴格的「金科玉律」。今後,如果有人想取而代之,將寬鬆的現代詩也稱之為「詩壇」,那與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無關,與本人無關。
(2012.11.16《華僑新報》第11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