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4日 星期三

第836篇:《雜述》

喜接多倫多許之遠老師寄來的郵包,內中除了馬來西亞怡保「山城詩社」《壬辰中秋海內外詩人雅集》,還有剛出版的《雷基磐詩選》,如獲至寶,愛不釋手,立即帶到工廠細讀。這本被譽為「當代傳統詩跨世紀巨著」,一字一句都是老伴敲鍵植入,每一首都經過我重覆數次校正,捧在手中,其興奮之心情,就像自己出詩集似的。雖然書已面世,仍然誠惶誠恐,希望不會有錯漏,因為,這是雷詩翁畢生心血結晶,是許老師花了數月時間,從數十本八千首詩作中精挑細選三千餘首。


猶憶去年到美國肯諾沙出席世界詩人大會時,許老師特地將詩集手抄本帶去,晚上在酒店利用休息時間,逐首挑選,一絲不茍。所以,對詩集中之異體字、孤僻字,我嚴格要求自己,盡量保存原貌,找不到的字,翻查全套八巨冊《漢語大字典》、全套十二巨冊《漢語大詞典》、《辭源》、《辭海》、《古漢語大字典》、《異體字辭典》,甚至《康熙字典》也用上了。往往為了搜索一個怪字費周章。例如「蝦」字,一般是「虫」旁,但雷詩中是「魚」旁;「粗」是「麤」;「愧」是「媿」;「燈」是「鐙」;「修」是「脩」;「濕」是「溼」;「鬢」下面是「丐」而不是「賓」,「映」右邊是「英」而不是「央」;「疏」、「留」、「辭」等數十字都用異體字,不勝枚舉。

花了一年餘的時間,盼到《雷基磐詩選》順利付梓問世,我和內人總算鬆了一口氣。許之遠老師為詩集作「序」,又以「海外漢詩一脈存之雷基磐」一文為「跋」,都是擲地有聲的佳作。許老師為雷詩集之傳世所做出的貢獻,海外文壇會寫下一筆,史書會給予肯定的評價。雷老能有許老師這樣的知音,夫復何求?我與內人有幸能為詩集植字、校正,也引以為榮。特以此小文留作見證。
滿地可麥基爾大學東亞圖書館收藏《雷基磐詩選》
今年是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成立十三週年,《詩壇》除了刊登法國姚洪亮兄一首賀詞之外,再也沒有收到其他詩友任何詩詞,這還是破天荒第一次。就連幾位多產詩人,也從未動筆寫這方面的題材,頗令人深思。我曾與譚公飲茶,談及詩壇近況,提及「本地老一輩詩友」很少寫詩,像汪溪鹿、譚健民、劉源等,幾乎不再寄稿來,紫雲、雪梅也很少動筆,來滿地可探親的詩友,回國後仍繼續寄詩來的也不多。「加拿大魁北克」詩壇中,已經很少有涉及「加拿大」和「魁北克」之詩詞,而來自中國大陸的詩友則越來越多,詩詞內容也大都是旅遊中國大江南北。這一現象,反映出詩壇的走向,已經不再是「加拿大」和「魁北克」。我忝為《詩壇》主編,許多詩友由開始連平仄也不懂,到今天成了名副其實的「詩人」,「好為人師」的我也開始覺得「累」了。

譚公提議召集詩友們聚會,商討今後《詩壇》前景。我由於每週工作六天,實在抽不出時間來,連作詩填詞也都成了「稿債」,首首詩詞都「難產」,包括悼西哈努克、美國桑迪颶風肆虐感懷。我為《詩壇》組稿,眼看本地詩友一個個停筆、卒筆、封筆,心中真不是滋味,我告訴譚公,也許有一天,《詩壇》會結束。或許找個好的吉祥數字,第688期?第700期?詩會完成了歷史使命,寫下完美的句號。剩下來要做的,就是出版「全集」留做紀念,一萬七千首,相信像字典那麼厚,由圖書館永久收藏。而《詩壇》博客會繼續存在,但不再增添新內容。我的建議,譚公表示同意。

感謝《華僑新報》十幾年如一日,對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提供版面,功德無量。是報社不遺餘力給予全力支持,《詩壇》才能堅持出版到今天。歷史是會給《華僑新報》之貢獻寫下見證的!

有道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有緣能一起寫詩而成為詩友,並因《詩壇》而留下一卷又一卷詩集,這是多麼寫意的雅事。在今後撰寫回憶錄時,一定會為這十三年難忘的歲月銘記一章,每一位曾經在《詩壇》出現過的詩友,他們的作品都可以在博客中找到。《李錦榮詩詞集》即將出版面世,回顧這多年來出過個人專集的有:《子漢詩詞集》、《譚銳祥詩集》、《鄭石泉詩詞集》、《白墨詩詞集》、《伍兆職詩詞集》,以及合集《滿城賡詠集》,都是詩會諸君之「雪泥鴻爪」。

我曾經不斷催促尚未出詩集的詩友結集出書,當時我是非常希望大家每人一本,統一封面,成了詩會系列,我不止一次敦促出版《譚健民詩詞集》、《汪溪鹿詩詞集》、《雪梅詩詞集》、《吳永存詩詞集》、《雷一鳴詩詞集》、《海語詩詞集》,如今,我承認已經有心無力,不再那麼竭力推動了。有興趣想出書的朋友,可以自己到《詩壇》博客取,因為那裡已經為諸君全部作品結集。

用「功成身退」來形容我還不恰當,因為我既功未成,也身未退,我每天仍然在高溫環境下繼續幹重活。辭去《詩壇》主編,但不打算找人接棒,因為我不想令近七百期完美的古典詩詞有任何瑕疵;不願見到神聖的詩壇被沾污,成了政治工具;不能讓標榜「現代漢語」取代「平水韻部」;更不能容許不講平仄、押錯韻的的粗製爛造貨色,破壞詩壇嚴格的「金科玉律」。今後,如果有人想取而代之,將寬鬆的現代詩也稱之為「詩壇」,那與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無關,與本人無關。
(2012.11.16《華僑新報》第1134期)
附:
敬讀盧茵《雜述》
李錦榮
盡形盡性我師稀,雜述心源常所依。
窮智為人超世道,凝情越己現天機。
無言感激奇緣永,有韻深藏靜處微。
念念不忘平水意,悠悠詩境汐潮祈。

讀麗璧軒「雜述」有感
伍兆職
讀完「雜述」感懷深,柳暗花明又一林。
慶日無詩殊有愧,誕辰有過實無心。
天涯知己縱難覓,海角良朋尚易尋。
壇主主編揚國粹,新知舊雨樂同吟。

敬讀盧茵《雜述》有感
鄭石泉
雜述華章夜半看,總編鼎力協詩壇。
十三歲月熬心血,六百刊期歷暑寒。
異域他鄉欣結社,蒙城寰宇聚成團。
驚聞詩社刊將歇,勸勉同舟瀝膽肝。

拜讀盧茵《雜述》
譚永偉
《詩壇》停辦暗傷悲,十數韶華冷暖知。
韻海揚帆風正競,因何擱淺令人思。

敬讀《雜述》感懷
丁樹清
《雜述》觀完身感寒,神魂煩亂腦難安。
尤如匕首撓心肺,恰似尖刀捅胃肝。
日漸時宜停一旦,誰人掌管我詩壇?
越思越想生悲咽,郁悶哀愁產惜嘆。

敬讀盧茵老師《雜述》有感
韓志隆
十三寒暑聚騷仁,異域花鮮倍感珍。
壇主總編承日月,同行讀者攬星辰。
停刊無奈留遺憾,開卷來益續遞伸。
詩友交流莫斷線,鑽研國粹再揚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