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雅典的古今風韻(下)
要知道什麼是雅典城邦,必須先知道什麼是古希臘;原來,「希臘」和「古希臘」不是同一概念,今天的希臘是建立於1832年的現代國家,而「古希臘」則是一個地區和一種文化現象的稱謂,不算國家,古希臘存在於公元前八世紀至公元前146年被羅馬帝國併吞後算終結,它是由今天希臘的部分地區、愛琴海島嶼和小亞細亞沿岸眾多獨立的城邦如:雅典城邦、斯巴達城邦等組成的政治文化共同體;這些城邦雖然各自為政,卻共享相似的語言、宗教、神話、藝術、哲學和社會習俗等,這些元素形成了輝煌燦爛的文化也就是古希臘文化。雅典城邦在古希臘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在眾多城邦中,雅典是人才薈萃之地,許多聞名後世的哲學家、政治家、文學家都在雅典出生或居住過;雅典因此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搖籃和民主的起源地。
參觀衛城有兩個入口,需要購票,我們先走第一個入口,一進去就看到衛城的中心建築、供奉雅典娜女神的帕特農神廟,歷經了兩千多年滄桑,神廟如今只剩下幾根圓柱和蓋頂,零星的遊人在神廟附近踱步,仔細瞻仰柱頂上方的浮雕和裝飾。我們拍過照片走下來,就看到一片廢墟,人們在廢墟中兜兜轉轉,指指點點,似乎在尋找古希臘文化的蛛絲馬跡,探索古代文明遺留的氣息。
第二天,我們想購票從第二個入口參觀衛城,誰知門票售罄。只好先在衛城外圍漫步,這裡的環境很好,寬敞的平台周邊是蒼翠的樹林,樹林的上面就是古城堡,女兒來過雅典兩次,她說衛城周圍的環境改善很多,進步很快,看來希臘人真的在旅遊業上大下功夫。
我們隨著遊人登上台階,前往參觀修建於公元161年、至今仍在使用的歌劇院,這座當年由希臘貴族出資修建的歌劇院正在維修,圍牆上卻依然貼著演出的海報,我們經過時隱約聽到裡面傳來歌聲和樂曲聲……。
不遠處一座羅馬人修建的拱門也很有意思,據說這是羅馬人於公元前146年征服古希臘城邦後,為了表達對古希臘文化的尊重和傳承,特意在拱門上修了希臘神廟的特色圓柱。
隨後,女婿陪我登上石丘,俯瞰雅典風貌,這時,興致勃勃的遊人到處取景拍照,每個人都願意把可掬的笑容與美麗的雅典風光凝固在一起,讓瞬間變成永恆……。
古希臘又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雅典於1896年舉辦過第一屆現代奧運會,由於運動場太遠,沒有前往參觀。
10月5日下午,結束了四天的雅典行程,我們踏上歸途。
(2025年10月10日寫於日內瓦,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