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中,收到報社轉交鄭石泉先生來信,附來一首詩、兩首詞以及聯繫電話。我立即和他通話,歡迎他加盟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並告知詩會的宗旨,是嚴格遵守格律,按平水韻部作詩。經過多次聯絡,我寄去《滿城賡詠集》和韻律小冊子,鄭先生傳真來兩首鶴頂格,於「詩壇」第164期(2003.02.14《華僑新報》第625期)發表。從那時起,我每週都收到傳真,後來他遷居緬省溫尼泊,用電郵寄稿,再也讀不到鄭先生秀麗的字體。我於是將他的手稿裝釘成幾大冊,妥為珍藏。
鄭石泉詩翁與譚銳祥壇主、白墨合影 |
7年的創作中,有這樣的成績,是十分可觀的。從分類表一覽,鄭詩的取材與周圍發生的事物息息相關,絕沒有無病呻吟之弊端。他關心世界大事:美伊戰爭、非典疫症、伊朗大地震、南亞海嘯、華南水災、礦難、冰雪災害、空難、台灣山洪、熱帶風暴襲擊孟加拉、汶川大地震、潛艇失事、海地大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都將情感寄於詩詞中;歡呼中華健兒奧運奪標的詩詞,神舟、嫦娥升空,海峽兩岸春節包機直航,台灣大選,台灣破冰,兩岸陳江會談,青藏鐵路通車,上海世博,國慶,抗日戰爭紀念,香港、澳門回歸10年,空軍、海軍建軍60年,七七事變紀念等,寫出了大量的抒懷詩詞。而觸景生情,是詩人的靈感來源,鄭詩將情和景融合成一體,他在秋夜憶故鄉,清明憶母,雪霽初晴偶感湘籍學子回國效力,歲末憶家鄉。他客居加國,對萬里以外的故鄉──湖南寧鄉非常懷念,詩中寫了很多寧鄉的勝景:仙台山、千佛洞、雙乳峰,以及長沙、湘西鳳凰古城、張家界、岳麓山等湖南名勝。他的情感豐富,想象空間非常寬廣,例如:亂世感言、浮生感詠、老有所感、七十感懷、感時傷吟、自詠感懷、暮春偶感、秋日懷舊、初秋月夜抒懷、冬景感懷、歲月無情等。
2007年9月28日中午,鄭先生突然昏倒,人事不知,送院診療5日,出院後他寫下「急病有感」:「病暗藏身年己久,心靈多日不消停。瞬間突兀烽煙起,片刻矇矓失性靈。儀器醫生齊赴陣,救援護理已開熒。五天治理見奇效,鑽腦淘淤紀康齡。」他住院的消息傳出後,詩友紛紛寫詩慰問,盼望早日康復。加拿大微創醫術雖然高超,但自出院後,鄭先生的手不聽使喚,已不像病發前那樣能寫出一手秀麗的字,我家中蒐集的手稿,成了非常珍貴的墨寶。幸好他的思維依然可以運用自如。他在溫尼泊和滿地可之間幾次來回小住,來滿地可時,每逢詩友雅集一定參加,即席聯吟揮毫,雖然運筆已感艱難,但他依然堅持寫出佳句,博得大家的熱烈掌聲。並與詩友一起參觀畫展,回來後更作詩發表。他每週準時將詩詞寄來,從不缺期,即使回到湖南家鄉,當知道子漢先生遽然逝世,他立即將「悼陳桂詩友」兩首七律從萬里以外傳來,趕得及加入我編的《子漢詩詞集》中付印。
鄭石泉詩翁與許之遠老師合影 |
在即將出版之際,謹呈一首詞,聊表心意,以作申賀:
賀新郎
──喜聞 《鄭石泉詩詞集》付梓出版有感
坎坷人生路,歷滄桑、感懷成賦,抒懷成句。浪跡天涯情未老,憑藉詩詞傾吐。千百首、心聲細訴。多少悲歡多少夢,憶前塵、莫嘆青春負。夕照裏、頻回顧。
楓邦雪國逍遙度。喜鳴嚶、加盟韻苑,締盟鷗鷺。雅聚蘭亭風雨沐,滿腹吟哦樂趣。讚健筆、奔流若注。即席揮毫泉急湧,有墨香、一卷傳無數。書問世、名常駐。
(2010.10.22《華僑新報》第10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