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 星期二

第996篇:《尋思》

《加拿大原住民歷史》一書封面
海外中文書店如鳳毛麟角,只能靠每次去中港台旅遊時大量採購後郵寄。這幾年逛外文書店多,藏書中的比重也漸漸偏向英法文書籍,主要原因除了彙編詳盡,論點客觀,內容豐富,絕無枯燥乏味、千篇一律的口號教條;更重要的是外文書籍所引用的資料都有來源可追查,數據確實。網上購書十分方便,在Indigo或Amazon訂購,兩天送到,有些書在舊書店找到,價格便宜到暗自偷笑。


「寄宿學校」的土著孩子們
很喜歡買研究北美印第安人歷史的書籍,從圖騰崇拜開始,陸續買了不少。有一本《加拿大原住民歷史》,作者Arthur J. Ray是卑詩大學教授,專門研究加拿大土著歷史,包括族類、語言、文字、信仰等。他從皮草貿易、西部戰爭到文化清除、同化政策,每一章節都配上圖片詳盡描述。
一副描繪歷史的油價令人觸目驚心
當讀到「住宿學校」時,幾乎不敢想像,15萬土著孩子被強行從父母身邊搶走,實施強制分離以便進行同化教育。旨在滅絕土著文化,摧毀土著社區,剝奪他們的土地,令骨肉分離,語言消失,文化傳統無法世代傳承。全國一共有139所像監獄的「寄宿學校」,裡面的孩子最小只有5歲,他們完全失去自己的身份,脫離家族和文化,連土著本名也被剝奪,像犯人一樣被編上號碼,只許講英語或法語,誰要是說土著語言,必須用肥皂清洗嘴巴。學童自己洗衣、拖地、砍柴、種菜;性侵犯最嚴重,不僅小女孩被姦污,男童也一樣難逃厄運,病死的孩子就草草埋在學校旁邊。根據一份「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報告」,調查委員會估計,這15萬寄校學生中,約有六千人死,有些學校死亡率高達六成。兒童大多死於肉體和精神虐待、疾病、營養不良,而因逃跑被溺斃的就更不勝枚舉。
《北美土著部落百科全書》Michael G. Johnson編著
據加拿大食物歷史學家莫斯比Ian Mosby一份研究文件批露,1947年,加拿大研究人員在一千名饑餓的土著兒童身上開展營養實驗,他們分佈在六個寄宿學校,其中一間學校,兩年內故意將每天的牛奶減少一半,以便得出牛奶攝入量的數據, Alvin Dixon就是被當作「白老鼠」實驗的土著孩子,在發育期因為營養不足,當他進入中學時,自己比非土著同學要矮小得多。這現象直到上世紀60年代後期才逐步取消,第一間寄宿學校於1883年開辦,最後一間學校於1996年才關閉,歷經逾百年。如今,每年6月1日是加拿大「全國土著歷史月」的第一天,倖存的8萬名學童不少都已白髮蒼蒼,他們在集會上痛訴被虐待的悲慘往事。土著和政府打了整整十年官司,最後達成庭外解決,每人賠償金11.6萬元。2008年6月,加拿大總理哈帕在議會上正式向土著居民道歉,並承認「將兒童強行與家庭分離」的制度,是「試圖扼殺土著於兒童時期」。
「寄宿學校」的土著女學生
真巧,麥大口語培訓課程也提到了Residential schools,而且當作辯論題目,每位同學都必須準備正反兩個論點,期終考試時,抽籤分組,如果抽到正方,就必須提出「寄宿學校」對土著兒童接受教育的獲益,而反方當然就控訴政府拆散家庭,拐騙孩童,扼殺文化。我很不願意站在支持「同化教育」的立場,說出違背良心的話;記得上週有幾位同學在模擬論壇上反駁我,我很想立刻倒戈,但在別無選擇的前提下,就硬著頭皮找出四個理由來:融入白人社會,接受正規教育,脫離貧窮環境,享有醫療服務。他們排山倒海的批判:失去家庭、文化、語言、姓氏、身份,成了來歷不明的「棕色人」,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彌補的。我當時很想用達爾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來駁回,但考慮到群情洶湧,也就變成啞口無言。我在想,要是期終考試那天,我抽籤的結果還是一樣,我該怎麼去抗辯呢?
《圖騰柱下》(高小剛著)
1883年加拿大總理麥克唐納在國會演說中表示:同化只有在將土著兒童與家庭和社區分離的情況下才能實現,否則,土著兒童只能成為「一個能讀能寫的野人」。到了1920年,當時的印第安事務部副部長曾預言,憑藉這些學校,一個世紀內,土著作為一個辨認的文化群體將不復存在。「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北美印第安人的血淚史,需要他們的後人去寫,如果「寄宿學校」出來的倖存土著下一代能爭氣,不自卑自怨,從文物考古開始研究,沿著歷史的足跡,找尋祖先文化遺產,利用他們學到的知識,回饋原住民,為他們爭取權益。隨著資訊的發達,人們通過互聯網,很容易知道歷史真相,為他們洗清冤情,討回公道,還是有一線希望的。
《劍橋大學語言百科全書》
《北美土著部落百科全書》、《印第安民族地圖》都是很有參考價值的好書。還有一本《劍橋大學語言百科全書》是世界著名語言學家David Crystal編著,可以找出近百種印第安語的名字。我去年四月在香港銅鑼灣誠品書店買到了周有光《世界文字發展史》,書中也有些篇幅提及加拿大原住民文字,包括因紐特人Inuit、梅蒂人Metis等。因紐特人舊稱Eskimo愛斯基摩人,「愛斯基摩」一詞的意思是「吃生肉的人」,現在已不再使用這個帶歧視的詞。語言學家周有光於2017年1月14日病逝,享年111歲,他說道:1981年出版《中國現代語言學家》第一分冊收錄30人,我被名列其中,到20世紀末,29人都作古了,只有我一人走出20世紀,進入21世紀,我是幸運的「漏網之魚」。妙句也!人雖去,書還在,相信印第安人的文化臍帶是不會被割斷的。
周有光《世界文字發展史》

(2018.03.29《華僑新報》第1414期)

附:
敬讀盧茵《尋思》
李錦榮
圖騰柱下苦尋思,中外求源難等持。
邏輯客觀真相近,關聯自證實然隨。
楓邦土著原居足,他者因緣異值施。
印第安人文化奧,靈通先驗語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