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8日 星期三

中華傳統文化淺談 (余良)

中華傳統文化淺談 (余良)

前言

當前,大陸和台灣漸行漸遠,台海局勢空前緊張,戰雲罩頂。
兩岸若能回歸近五千年的中華傳統文化或可為解決彼此隔離、互不信任的難題。
中華傳統文化是什麼?扼要地說,是儒家、佛家和道家思想。此三位一體的思想對歷代中國傳統影響巨大,甚至擴大到東南亞,亞洲或世界其他地區。
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是: 
一,和。和諧,和為貴、家和萬事興。按照客觀規律和真理法則做事,文明協調、皆大歡喜。 
二,仁。慈愛,慈祥,寬宏大量,舉目唯尊。
三,義。正義,道義。先天下而後個人,先大我而後小我。
四, 禮。謙虛,禮節,禮尚往來,遵循禮法。
五, 智。智慧,明智,通情達理,自知之明。
六, 信。信用,誠信,言而有信,言出必行。
七, 忠。忠誠,忠厚。肝膽相照,盡忠職守。
八, 孝。孝道,知恩,報效國家,孝敬父母。
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給華夏子孫留下寶貴遺產。華是榮華、昌盛的意思,夏是龐大、中心的意思。古人認為中華是世界的中心,此或有些自誇,但悠久的歷史文化對人類文明的貢獻不可磨滅。現代中國更有理由在現代文明方面成為世界的楷模。
筆者嘗試對一些中國古代史實書籍作簡要、淺顯的談論。它可能與國內一些權威觀點不同。尚請指教。 

第一談:勾心鬥角   孝道回歸

先秦時期、公元前722年到前468年春秋各國的重要史書《左傳》的一篇文章,題目是《鄭伯克段於鄢》。
「鄭伯」是鄭武公,「克」是克敵制勝,「段」是鄭武公的弟弟共叔段,「鄢」是指現今的河南鄢陽縣。全句的意思是:「鄭武公在鄢陽戰勝了共叔段」。這是一段兄弟反目,兵戎相見的史實。
下面是全文的簡易整理:
鄭國國君鄭武公娶了姜氏,姜氏先後生了莊公及段叔共兩個兒子。因莊公出生時是逆生難產,段叔共是順產,所以姜氏疼愛叔共而嫌棄莊公。
姜氏希望叔共繼位,但武公不同意。
莊公繼位後,姜氏要求莊公把「制」地(河南滎陽西北)封給叔共。莊公說:「該地地形險要,很危險,虢叔就死在那裡。如果選在別處,可服從。」姜氏就提出把「京」地(滎陽東南)封給叔共。
叔共到了京地,大規模興建城牆,規模超過了先王的限定。大夫祭仲對莊公說:「叔共有違法度。這對您是不利的。」莊公說:「姜氏要他這麼做,我也沒辦法。」祭仲又說:「姜氏是不會滿足的,您若是不及早採取行動,日後他們野心更大,就難以對付了。」莊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等著瞧吧!」
不久,叔共又提出與莊公共同管理西方和北方的邊陲城邑。另一個大夫公子呂向莊公進諫:「國家不可分屬兩個君主。若要讓位於他,請允許我為他侍奉。否則就要把他除掉。總比一國兩君,百姓無所適從為好。」莊公說:「且慢。他會自陷不利的。」
接著,叔共乾脆把上述兩地佔為己有,並擴大到稟延地區。公子呂再度向莊公發出警言:「趕緊興師問罪吧!他的土地多,勢力大,民心會歸附於他。」莊公說:「他對國家不義,對兄長不仁,土地再多也會崩潰。」
叔共得寸進尺,修築城牆,製造兵器,發展軍力,準備謀反,奪取政權。母親姜氏還要打開城門做內應。
莊公得知叔共揮軍進攻的日期,便說:「時機到了。」他命令公子呂率領兩百戰車前去討伐。京地的百姓紛紛背離叔共。叔共逃到鄢地,莊公命令進軍鄢地,叔共逃到遙遠的「共」地去了。
魯國的史書《春秋》對這段歷史的評述是:「鄭伯克段於鄢」。書中不稱「莊公」,是批評他沒有盡兄長教育之責任:「克」的意思是雙方已是敵對。指責莊公故意放縱叔共的倒行逆施再行取締。
叔共遠逃後,莊公把姜氏接到城穎。對她說:「今後不到黃泉不見面。」
但過後莊公對這句話又懊悔了。邊防官穎考叔得悉此事,以向莊公進獻貢品為名求見莊公。莊公以美酒佳餚招待。只見穎考叔把肉品美味置於一邊,便問其故。穎考叔答以留給家中的老母,讓老母品嚐。莊公有所感觸地說:「我卻無母可以孝敬。」穎考叔問其故,莊公便告以實情。穎考叔說:「不必憂愁,只要挖拙一隧道,隧道有泉水了,就可請您的老母親前來相見。」莊公依言面行。他在隧道見了母親,高興地賦詩稱頌天倫之樂樂融融。姜氏走出隧道也賦詩回應天倫之樂樂融融。於是母子恢復親密關係。
君子說:「穎考叔是真正的孝子。自己孝順母親,又影響莊公。」《詩經》有道:「孝道致力無窮,影響深遠。」就是這個意思。
個人認為:此文說明幾個問題:
一、古代人很迷信,深陷宿命論。認為兒女逆生是不祥不吉,種下禍根。
二、做父母若是對兒女偏心,各有憎愛,就會造成彼此不和,甚或明爭暗鬥。
三、莊公不得已而為。他若過早行動,可能不得民心。後來段叔共逃到共地,他沒有繼續追趕殺絕,算是有情。也以行動恢復母子之情,算是孝子。
四、穎考叔值得稱頌,自己行孝道又影響莊公。以「孝」成人之美。 

第二談:戰術得當救國難   公平正義得民心

《左傳》一篇短文《曹劌論戰》,記錄了公元前684年,也即莊公十年,齊國和魯國著名的「長勺之戰」。是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
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國揮軍攻打魯國,魯莊公準備應戰。作為無品級官位、無享厚祿的大夫曹劌,求見魯莊公。鄉親們得知,便阻止他:「國家大事自有厚祿高官謀劃,何必您來操心?」曹劌說:「厚䘵高官目光短視,不能遠謀。」
曹劌見了魯莊公,問:「您憑什麼而戰?」莊公說:「我日常衣食隨遇而安,還顧及他人。」曹劌說:「這僅僅是個人小恩小惠而已。對於全國百姓並無助益,怎能喚起民心?」莊公又說:「每次祭祀,我都用上玉帛,對神靈十分虔誠。」曹劌說:「這點小事,怎能感動神靈?」莊公又說:「全國許多民間官司,大小牢獄,我雖不能一一詳察,也有同情之心。」曹劌說:「心懷國民,忠於職守,可以此目標而戰。作戰時,願與您同行。」
莊公與曹劌同乘一兵車,在長勺迎戰齊軍。莊公將擊鼓進軍之時,曹劌說:「暫慢!」直到齊軍鳴響三次軍號之後,曹劌說:「現在可以擊鼓進軍了。」果然齊軍大敗而逃。莊公又要乘勝追擊,曹劌又阻止他:「暫慢!」他下車察看齊軍留下的轍跡,再踏上馬車前的橫木觀望齊軍敗退的情形,便說:「現在可以追擊了。」果然再度取勝。
戰後,莊公問曹劌何以這麼做?曹劌說:「作戰要振作士氣。第一次擊鼓,士氣大振,再次擊鼓,士氣稍退,第三次擊鼓,士氣消磨了。此時輪到我們擊鼓,士氣高昂,一鼓作氣,進軍而勝。齊國強大,難以預測,其軍隊恐有埋伏。我觀察到其兵車留下的轍跡潦亂,軍旗橫倒,十分狼狽,因此乘勝追擊而勝。」 僅有數百字的短文,說出許多大道理:
一,國難當前,曹劌立刻想到厚祿高官們實是飯桶膿皰,平時高談闊論,道貌岸然,卻是鼠目寸光,各有盤算。因此趕緊利用大夫身份向莊公進言,並以身作則,與莊公同赴前線。一個國家如果貪官太多,就會禍國殃民,也別信庸官的誇誇其談。
二,正義的戰爭同樣需要人民的支持,需要宣傳。曹劌認為莊公的小恩小惠只是自我感覺良好,與民無益,不能以此動員人民。直到莊公說:「大小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意則民間有冤案錯案,需要公平正義。由此可知,為官者,應以民為本。  公平正義,以民為本,檢驗為官之道。
三,曹劌的戰略戰術得當,沉穩不冒進,智勇雙全,應是戰略家的榜樣。

第三談:叢林法則成過去   文明人性已來臨

原文:《宮之奇諫假道》。宮之奇就晉國向虞國借道進攻虢國向虞公進諫。
簡述:公元前655年,晉國向虞國借道以進犯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向虞公進諫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若是被晉國所滅,虞國就是下一個。不可成全晉國的野心。上次晉國已借道一次,怎可再來一次?所謂‘唇亡齒寒’,虞國與虢國就是這種關係。」虞公說:「晉公與我是同宗,怎會加害於我?」宮之奇說:「太伯、虞仲,都是太王的兒子,太伯沒繼承王位,而讓給三弟王季。王季的兒子虢仲、虢叔,做過文王的卿士,有功於周朝王室,其典冊還在。晉國連虢國都要消滅,怎會放過虞國?而且虞國與晉國的關係,怎比得上桓叔、莊柏與晉獻公的血統關係?兩人本應受到晉獻公的敬重,相反,晉獻公卻把他倆給殺了,這是因為兩人的影響力和勢力大,晉獻公認為對他有威脅。至親的同宗尚且如此,何況其他國家?」
虞公說:「我拜神用的祭品豐盛又潔淨,神靈必會保護於我。」宮之奇說:「並非人人拜神就都得到神的保護。神只保護有賢德的人。《周書》說:‘上天不循私心,只重德行。’國家無德行,人民不和睦,神靈是不會來保佑的。如果晉國滅了虞國再來拜神靈,難道神靈會保佑晉國嗎?」
但虞公不聽宮之奇的勸告,同意晉國借道。宮之奇失望之際,趕緊帶了家屬、族人離開虞國逃亡去了。他還斷言不用等到歲末祭祀眾神的時候,虞國就滅亡了。
到了冬季,晉國果真借道滅了虢國,卻把軍隊駐扎在虞國,乘機也把虞國給滅了,還活捉了虞公。
事件的背景和緣由是:上述三國都是周朝姬姓的諸候國,同一祖先。晉國公有野心,虢國公有威望,虞國公昏庸。公元前652年,晉國公大夫苟息向晉公獻計:用國之寶千里馬和稀世寶玉向虞公送禮,並以此向虞公借路進犯虢國。短視又貪婪的晉公答應後,晉國揮軍攻佔虢國的下城,控制虢國與虞國的戰略要地,摸清兩國的兵力虛實。三年後就出現宮之奇預言之事。最終,虞國公不但交出千里馬和寶玉,還被晉國所滅,為天下所恥笑。
這段歷史給人們的教訓是:各相互為鄰的弱國在強國威脅之下,必要互相支援,保持警惕。「宗族關係,神權迷信」太荒唐。當然這是愚昧昏庸、眼光短淺的統治者處於崇尚叢林法則、弱肉強食的野蠻朝代。
隨著人類社會進步,人性與文明興起,國與國互相尊重,和平友好成了主流。豈不見,世界絕大多數小國、弱國過著太平盛世的日子。哪一個強國、大國敢去攻打盧森堡、丹麥、比利時、瑞士……?
盧森堡與法國和德國為鄰,人口只有六十萬,面積只有兩千六百平方公里,卻簡直是個巨人,無人敢犯。瑞士處於法、德、意三大強國包圍之中,七百年來相安無事……
北歐各國是當代文明的標誌。歷年的世界各國人民的幸福感,人均收入、治安、政府廉潔度等等的評比均名列全球前茅。
以史為鑒,歷史是教科書,歷史也是向前的。

第四談:順天應人新朝立國顯盛世    英明賢德老來專權毀英名

題目:《齊桓下拜受胙》。威望齊天的齊桓公下跪接受周天子的賜物。
公元前652年,齊桓公邀約諸侯五國在葵丘(河南民權東北)會盟,重申尊禮、友好等合乎禮法之事。周襄王派了王室卿士宰孔前去給桓公賜祭品。宰孔說:「天子正在祭祀文王和武王,派我把祭品送給您。」齊桓公正要下階跪拜,宰孔說:「您年事已高,又有功於王室,已晉升一級,不必下階跪拜。」桓公說:「天子威嚴近在眼前,我怎敢貪功不拜?」桓公說完,便下階、跪拜、登堂、受禮。上述古文不到兩百字,道出久遠歷史和深奧道理。
周襄王是東周第六代君主。周代以禮法治國,順應自然,行天道,以維護人與大自然、國家、社會和人民的和諧,重視對天地、山川和社稷的祭祀。得到萬民愛戴、擁護。周王室大規模分封王室子弟、功臣、異性貴族到各地建立諸侯國,代表周天子行使對地方的統治權。
齊桓公是齊國第十六位國君。公元 前652年,桓公召集六諸侯會盟,幫助周王室把長子鄭扶上周天子寶座,「鄭」就是周襄王。
公元前679年,桓公在甄(山東甄城)召集諸侯四國聯盟,提出「尊王攘夷」口號,擊敗山戎南伐楚國,受周襄王賞賜。
此次「齊桓公下拜受胙」實暗含許多玄機:桓公借邀約五國諸侯會盟,有再次提升作為「盟主」威望之意:周襄王賜禮又免於桓公下跪,是怕桓公「功高震主」,試探桓公是否忠心。桓公不敢造次,依照禮法下階而跪,既消除周襄王之疑心,也令五國諸侯信服。
桓公兩次立功,英明賢德,用人得當,在宰相管仲建議下,實行政治改革,軍政、兵民結合,國家日益強盛。堪稱千古明君。然而,晚年的桓公因在位時間過長,自我神化,一意孤行,拒絕忠良,任用奸佞小人,興風作浪,致使後代爭權奪利,朝野混亂,最後桓公被軟禁,活活餓死,暴屍六十七天。
縱觀中國歷史,周朝是最長的朝代,歷時七百九十年;商朝為周朝所滅,排名第二,五百五十四年,其他依次是:夏朝四百七十年,漢朝四百二十二年,宋朝三百一十九年,唐朝兩百八十九年,明朝兩百七十六年,清朝兩百六十七年。
 周朝能夠維持最長的歷史,因立國以遵行禮法,敬畏天地、提倡和諧。

第五談:自古奸邪多得意    從來忠良難展翅

題目:《介子推不言祿》。介子推言行一致,不屑於居功邀賞。
公元前637年,晉獻公之子重耳結束十九年的流亡榮歸國都,繼位成為晉文公。他賞賜跟隨他一起流亡的隨從。眾人中只有介子推沒參與居功邀賞。晉文公也沒賞賜於他。
介子推說:「獻公有九個兒子,死了八個,後來的繼位者又眾叛親離,得罪天下。但上天並不滅絕晉國,要有人掌管晉國宗廟。除了文公並無他人。此是天意。但隨從們卻把天意當作功勞來討賞,貪佔上天的功勞,比盜賊還可恥。國君也對奸邪加以獎賞,上下互相蒙騙,我恥與為伍。」介子推的母親說:「為何不去求賞呢?一生默默無聞而終,該埋怨誰?」介子推說:「我若明知故犯,罪加一等。再說,我對他們已非常不齒,就更不該享受俸祿了。」母又說:「也要讓國君知道你的功勞。」介說:「言詞只是裝飾。我就要退隱而去,何必計較。向國君說明白,豈非言不由衷?」母說:「如此,母與兒同隱居吧!」母子兩人就此隱居至死。
後來晉文公想起介子推,趕緊派人尋覓。但始終沒找到。就把錦上(山西介休東南)之田作為介子推的祭田。說:「以此記下我的過失,並借此表彰好人。」
歷史是這樣的:重耳是晉獻公之子。他自小交結品德高尚、才能出眾之友。他也算是明德之人。
晉獻公的寵幸驪姬意圖將兒子奚齊繼位,便使出連環毒計,將獻公九個兒子逼死、毒死、流亡或互相殺害。重耳帶了舅舅、知己、宮內若干臣子到各諸侯國流亡,長達十九年,最後得到秦國同情、支持。驪姬陰謀得逞,在獻公死後將未成年的奚齊扶上王位。但被晉公的卿大夫乘其母子三人為獻公守靈時全部殺死,以迎接重耳榮歸。
重耳重孝道,認為父王之死沒有隨身在側,當時流亡也屬於不辭而別。心中有愧不想回國。但在秦王勸說下還是回到故國國都。公元前637年,晉文公正式登基。他推行國有紀,民有親,德有立。國家日益強盛,成為齊桓公之後的新霸主。
晉文公回朝、登基,面臨諸多挑戰:前朝勢力,驪姬舊臣,基礎不固,跟隨十九年的隨從爭權奪利等等。這時候需要以德取代以功論賞,便需要一個人作為表率以服眾。此人便是介子推。介子推確也「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便成了這段歷史。精明如晉文公,怎會在賞賜之事忘了跟隨十九年的介子推?
這段歷史,告訴人們:為了爭奪王位,朝庭內部互相殘殺,不顧親情,刀光劍影,血腥恐怖。因為當「王」者,權力無邊,享譽無度,而奸臣作亂,忠良者難以生存。
數千年封建制度的唯我獨尊,萬民臣服文化思想根深蒂固。

第六談:戰爭終歸是野蠻   人間正道是親善 

題目:《蹇叔哭師》。秦國老臣蹇叔因無法勸阻秦穆公勞師遠征去攻打一場必敗的征戰而哭師又哭子。
公元前627年,潛伏在鄭國的秦國奸細派人向秦國密報:「鄭國讓我掌管北門的鑰匙,可秘密發兵偷襲,一舉佔領鄭國。」秦穆公便咨詢老臣蹇叔。蹇叔說:「大軍遠征,長途跋涉,怎能遮人耳目?我軍路上辛勞,精疲力盡,軍中將士必然怨恨。對方以逸待勞,做足防御,我軍必然敗陣。」但秦穆公不聽勸阻,命令孟明等三位大將統領大軍出征。蹇叔向孟明痛哭,說:「我只能看到你們出征,而看不到你們回來。」秦穆公派人向蹇叔說:「你知道什麼?你老無用了。」
蹇叔的兒子也隨軍出征。蹇叔向兒子哭別:「晉軍必定趁機在崤山一帶狙擊我軍。你們一定戰死在那兩座大山之間。我準備到那裡收你的屍骨吧!」
大軍還是出征了。
果真如蹇叔所料,三萬秦軍中了晉軍的埋伏而覆沒,三員大將成了晉軍俘虜。
秦軍要攻打鄭國,晉國為何要前去伏擊秦軍?原來秦、晉是傳統誼邦,秦國還收留並幫助晉國的重耳回國登基,是為晉文公。後來秦國發現幫助晉國並沒得到好處,晉國佔有中原的地理位置,為其他小國所依附。晉國成為繼齊國之後的新霸主,秦穆公心有不甘。於是縱恿晉國一起進攻較弱的鄭國,互相結仇再伺機而動。鄭國的軍師用計說服秦國罷兵,兩國並簽訂結盟條約。晉國覺得受辱、受騙,想報復秦國。但因秦穆公有恩於晉文公,晉文公不想得罪恩人。等到晉文公一死,晉國便瞄准秦國出兵鄭國時在半路埋伏,一舉得勝。
這篇短文,說明幾個道理:
一, 蹇叔判斷正確,一方大軍遠途行軍,路上艱辛;一方以逸待勞,做足防備,勝負可料;
二, 秦穆公心胸狹窄野心大,目光短淺又固執,迷信武力,違背盟約,自食其果。 
三, 在接下來的歷史,是繼續無休止,無意義的諸侯之間的戰爭。從歷史長流看,「春秋戰國」是一部當權者迷信軍力,野心膨脹,勾心鬥角、奸詐陰險、殘暴血腥,給老百姓帶來漫長痛苦的歷史。 四, 歷史又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示?耀武揚威,領土侵佔,擴張勢力,發動戰爭,是未開化的野蠻人。戰爭,受害最大的都是下層廣大的勞苦大眾。人類只有進化到放棄以研究戰爭藝術,在國內、國際展示以「和諧、親善」預防和解決矛盾與紛爭的時候,才算進入文明。

第七談:  逞強逞橫史遺臭   爭雄爭霸得罵名 

題目:《王孫滿對楚子》。王孫滿是周朝的大夫,楚子是楚莊王。楚莊王挾持一場勝仗在周的疆界陳兵,向前來勞軍的王孫滿展示「問鼎」野心。被王孫滿教訓一番。
楚莊王征伐陸渾的戎族(西北少數民族),趁機來到洛水,陳兵於周的疆界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孫滿前去慰勞楚莊王。楚莊王故意問及「九鼎」的大小輕重。王孫滿說:「有天下在於有德行,而非擁有鼎。從前夏朝國君擁有德行,感動四方。各國向夏朝進貢描繪山川奇妙的圖畫,九州的首領又進貢各地的銅。夏禹就用銅鑄成九鼎,把上述精美的圖畫鑄刻在九鼎上,使人們對於神怪之物有所辨識,當身處山澤老林、蠻荒之地的時候,可辟邪、避凶,還會得到上天保佑。後來夏桀昏亂暴虐,九鼎便轉到商朝。六百年後,商紂王暴虐無道,九鼎便再遷到周朝。因此有公認的德行才有神聖的九鼎。九鼎因有德而重,無德而輕。這是上天降福於有德行的明君。對於周朝來說,九鼎將傳世三十代,享國七百年。這是上天的旨意。雖然周王室較以前有所衰落,但天意未改。是故,不可隨便過問鼎的輕重。」
上述王孫滿給野心勃勃的楚莊王一個警示:有德行才能得天下。良好的道德和行為應是世上公認。「鼎」是以德行服眾的象徵。與此相反,德不配位、用武逞強,稱雄使橫等,必是史上遺臭。
善哉!兩千多年前的中國古人,巳有如此高尚的人生觀、世界觀。

第八談:君主絕非高尊至貴   是臣應念社稷民生 

題目:《晏子不死君難》。晏子是齊國的大臣,他不因國君之死殉難。
齊莊公的忠臣崔武子娶了美貌的棠姜,齊莊公卻與棠姜私通,崔武子把齊莊公殺了。事發後,晏子聞訊趕來。他身邊的人問他:「你要為國君殉難嗎?」
晏子說:「他又不是我一個人的國君。我為何要為他殉難?」他們又問他:「你要逃走嗎?」晏子說:「我犯什麼罪錯要逃走?」他們再問:「要歸順嗎?」晏子說:「歸順什麼?身為國君,不是騎在老百姓頭上,而要為國為民。作為臣子,我以服務國家為己任,而非貪圖榮華富貴。國君若是為國而死,為臣必須與國君殉難;國君若是為國而逃亡,為臣必須陪同逃亡。而今國君死於個人私欲,我怎能陪同去死或逃亡?殺死他的是國君自己最信任、對他最忠誠的大臣。我只是一般的臣子,更不能為他殉難或逃亡。」門開了,晏子走進去。他把莊公的屍體放在自己的大腿上,枕著屍體痛哭。最後,他起身跳了三下,走出門。有人對崔武子說:「殺死晏子吧!」崔武子說:「晏子民望很高,放了他可幫我們得到民心。」
作為臣子,崔武子為何膽敢殺死國君?因為崔武子是國君所倚重和最信任的忠臣,在朝庭中有權勢;崔武子殺了齊莊公,是為維護周朝禮教。另外,崔武子若不敢下手,或許齊莊公會殺死他以完全得到棠姜。崔武子殺了莊公,並非造反奪權。他很快扶持莊公的異母弟弟當上新的國君,是為莊景公。他不殺晏子,也是明智。晏子輔助景公數十年國家安定。
在封建社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隨君命」。但晏子卻很清醒,認為國君的職責是為國家服務,不能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顯威風。他等於否定「普天之下,皆是王的土地。四海之民,皆是王的臣民。」他一方面履行作為臣子的禮儀,為莊公之死而哭,另一方面,卻大義凜然,不為莊公因個人欲望、德行敗壞之死而陪葬人生和前途。
晏子為何哭完後離開前要跳三下?歷代史家認為是表示對齊莊公最後的哀悼。我認為是晏子向人們表示:「我已做完為臣該做的事。事情就此結束吧!」
晏子以實際行動履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

第九談:上樑不正下樑歪    執政還須清正廉 

題目:《子產論政寬猛》。鄭國公為日後繼位的兒子論述施政如何把握寬松、嚴厲。
鄭國公名子產。他患病時,對兒子太叔說:「我死後,你繼位。品德和行為高尚、完美的執政者可以對國民施以寬鬆的政策,否則就要嚴厲施政。因為嚴厲如旺火,人們望而生畏,不敢犯法;自身德行達不到完美,卻施政寬鬆,好比靜水,被認為政權軟弱好欺,就會造成治安不靖罪犯多。總之,施政很難寬鬆。」
子產死後,太叔繼位。起初,他不忍心施行嚴政,國家盜賊漸多,屢屢出現搶劫錢財之事。太叔後悔沒聽眾子產的勸告,於是動用兵力,圍剿盜賊並全部殺掉。果真治安有所改善。
孔子說:「太好了!施政太寬被視為軟弱可欺,就要趕緊施以嚴政:但施政過嚴又可能傷害無辜或令民眾生畏。所以要寬嚴適當,相濟互用。《詩經》說:‘勞苦百姓希望安寧、寬鬆、得到安撫,故對他們要施以寬政;至於宵小鼠輩,不可放縱,還要除惡務盡,因為他們目無國法。’周朝之所以常年安定,就是‘安撫遠的,親善近的。’形成和諧社會。《詩經》又說:‘和諧就是寬嚴適當,不要偏激 。’ 」
子產死後,孔子流著淚水說:「子產還是有古人的愛民之風啊!」
這是一篇很有哲理、對執政者如何施政有指導意義。
不論古今,領袖自身要有良好的道德行為,如此方能服眾,百姓會比較自覺守法守紀。非洲國家為何戰亂、暴亂不息?其國家領導人的德行真是劣跡斑斑。
現代社會,包括最高領導人,整個領導層同樣要自覺自律。
時代在前進。國法並非只針對平民百姓中的宵小鼠輩、偷盜搶劫或謀財害命等等治安問題,為官者穿著神聖的外衣卻像豺狼般大肆掠奪或騙取國庫民財更是罪大惡極。官場腐敗,其對國家和社會危害甚於民間的治安。上樑不正下樑歪,必造成整個社會風氣敗壞,民間素質低下。「利」字當頭,「權」字相爭。
 新加坡執法十分嚴厲,但為官者清廉又親民,既以身作則,又寬嚴相濟,故治安良好。
在西方發達國家,絕大多數國家治安良好。美國擁槍太寬,治安差強人意。在歐美,人民有高度自覺的社會公德、文明禮貌,因此生活幸福度也相應提高。此與政府大小官員自覺的清廉、制度的透明,如公開財產、申報收入等密切相關。

第十談:獨斷霸橫終潰敗   廣開言路可安邦
 
題目:《召公諫厲王止謗》。周朝卿士召公,力勸厲王停止封殺來自民間的批評言論。
周厲王當政暴虐無道,民間怨氣很大。卿士召公提醒厲王注意民意的批評。厲王發怒,從衛國召來巫師,派他們在民間監視、抓捕批評人士,由厲王下令殺害。
此舉果然再也沒有反對、批評之聲。路人見面以眼色示意。
周厲王很得意,對召公說:「看吧,現在沒人敢對我妄議了。」召公說:「這是強行阻塞民意。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啊!河川的洪水遇到阻擋只能疏通引流,如果強行堵塞,洪水漫溢出來就會造成災禍;民間有不滿,要讓人民說出來,再行交流、疏通、引導。否則,一朝民怨爆發,對王室來說,其災禍甚於洪水泛濫。天子為政,必須廣納民意,讓不同官職、不同行業,不同專長的人士進諫,也不要忽略聾啞、盲人等底基層民眾的聲音,這樣就會聽到民意。各大臣也可來監察朝政。天子要納忠言,善於改正,處事就不會違背情理。這樣就會得到人民的支持啊!」
但周厲王不聽召公的勸說。民間也不敢發聲。三年後,憤怒的民眾終於暴動起義,把周厲王驅逐出王室並逃到外地。
其實,周厲王不但禁止民間「妄議」,他還禁止所有人釣魚、狩獵、伐樵等,把上天給予人民的大自然佔為已有。如此便連貴族也得罪了。他固執相信「禁言」行之有效,最後是自取滅亡。
歷史一再告訴人們:「天下」是普羅大眾的。為官者只是人民的勤務員。廣開言路聽民意,隨時改正錯誤是為官之道。如果自以為是、肆意封殺,暴力施政,專橫嚴苛,人民可以忍一時,不可能忍永遠。忍越久,暴發力越大。

第十一談:自恃勇武意孤行   國滅君亡留臭史 

題目:《申胥諫許越成》。伍子胥勸諫吳王不可答應越王的議和盟約。
吳王因越王請求兩國議和一事通報諸位大夫說:「我未來採取的大行動是針對齊國,所以我要答應越國議和的請求。你們不要阻止我的心意。如果越國已改變過去對我國的敵對行為,我們還要求什麼呢?要是越國不改過,日後我們伐齊回來,也可出軍攻打越國啊!」
伍子胥進諫說:「不可!越國並非真心要與我國交好,也並非畏懼我國軍力。越國的大夫文種文武雙全,足智多謀,到頭來他是把我們玩弄於股掌之中,為所欲為啊!他們深知君王尚武好勝,就故意用奉承、討好的詞令來慫恿您,使君王麻痹大意,誘使君王滋生驕傲無度,失去理智,最後把我國落得個國弱民窮,軍力衰敗。到那時,越國就可輕易把我國滅了。須知越王治國有方,在民間威望很高,又四季豐登,正是國運興隆的時候。以目前形勢,我國還有能力與其決戰,來年就難了。正是打蛇趁其小,蛇大就危險。」
吳王說:「大夫為何如此尊崇越國、如此顧慮呢?如果沒有越國,我們怎能隨時向其炫耀軍力?」
吳王答應越王的議和要求。正要訂立盟約,越王派來使者說:「議和並非必要訂盟。上次訂盟,血水未乾,雙方早已互信了。即使訂立盟約,君王不用兵力,也可迫使另一方就範。我們為何迷信紙上的東西,而不信自己呢!」吳王覺得言之有理,於是同意雙方訂下口頭而無明文的盟約。
歷史是這樣的:公元前496年,越國君王死後,其子勾踐繼位。在一次戰爭中,越國擊敗吳國,吳王受傷後死亡。其子夫差繼位,誓報父仇。勾踐先下手揮軍征戰,但敗於吳。勾踐帶領的五千兵馬受困於山峽中,眼看就要全軍覆滅,軍師范蠡向勾踐獻計:主動向夫差稱臣投降,並獻國寶,隨後帶同妻兒到吳國為夫差當奴才使用。長期忍辱負重,取得夫差信任,保存生命,以圖長遠。夫差得意忘形,當場答應,雙方立下血盟誓約。
勾踐回到國內,向國民下詔罪己,隨即履行盟約,攜帶妻兒投奔吳國。整整三年,勾踐對夫差服侍備至,馴服如囚犯。他居於簡陋柴房,用繩子吊掛豬膽,每晚嚐膽之苦味,以示忍辱負重不忘來日報仇,是為「臥薪嘗膽」。三年後,得到夫差信任,放其回國。
勾踐回國後,奮發圖強,愛民如子,苦心經營,國家日漸強盛。但表面維持對吳王言聽計從。相反,吳王驕傲好戰,不把越國放在眼裡,意在諸侯中稱霸,國家疏於經營而漸衰落。勾踐眼看時機成熟,便主動向夫差提出兩國訂立盟約。表示越國對吳國求和不爭,並無威脅。實是麻痹夫差,等待時機。於是出現上述文字。勾踐為何提出口頭盟約而無須文字?此是表示越國懼怕吳國,絕不敢違約,事實是日後違約也可解釋是「口說無憑。」不落入責難之口實。
公元前482年,勾踐趁著夫差北上會盟之機偷襲吳國國都,從此吳國國力衰敗。但越國仍等到九年後,吳國完全無力抵抗才再次進攻吳國。夫差戰敗自盡,吳國滅亡。
此文的意義在於揭示驕傲無知,自恃又愚蠢、不納忠諫、一意孤行的領導人的性格實是關係國家興亡的大事。
 
第十二談:因私及公敢進諫   整頓吏治真明君

題目:《鄒忌諷齊王納諫》。齊國宰相鄒忌以諷刺手法使齊王接受勸諫。
齊國相國鄒忌身高八尺,儀表堂堂。一天,他著意穿戴打扮,照著鏡子,問妻子:「我與城北的徐公相比,誰更俊美?」妻子說:「你真的很俊美,徐公怎能相比?」原來徐公是全國有名的美男子。鄒忌將信將疑,便再問妾:「我與徐公,誰更俊美?」妾說:「徐公當然比不上您了。」第二天,有位客人來訪,鄒忌與客人聊了一會,問他:「我與徐公相比,誰更俊美?」來客說:「您更俊美,徐公比不上您。」有一天,徐公來訪,鄒忌認真端視,自認遠遠比不上徐公。晚上他睡不著,反復想:「妻子讚美我,實是偏愛我;小妾說我比徐公美,實是懼怕我;客人也說我更美,是為了討好我。」
於是,他上朝晉見齊威王,說:「我自知長相不如徐公,但因妻子偏愛我,小妾畏懼我,客人有求於我,所以都說我長得比徐公俊美。如今齊國方圓千里,城市一百二十多座。您宮裡的嬪妃、近臣、朝中大臣,全都沒有不怕您的,全國人民也都有求於您。由此看來,大王或有嚴重的弊端,但所受的蒙蔽,一定很嚴重。」
齊王說:「說得好!」於是下了一道命令:「全國不論官吏、平民百姓,凡當面指責我的錯誤,可得頭等獎賞;凡是上奏章勸諫我的,可得中等獎賞,凡在公共場合批評我的過錯,並讓我聽到的,可得下等獎賞。」命令下達後,群臣都來進諫,宮院前後熱鬧非凡,門庭若市;幾個月後,民間前來進諫的人越來越少;一年後,幾乎沒有什麼人了。
燕、趙、韓、魏等國的國君知道此事,都擁到齊國來朝見。這就是朝庭之改革等於打了沒有損失的勝仗。
本文敘述戰國時期齊國宰相鄒忌通過自身高估自己聯想到君王也受蒙敝,因而向君王提出嚴重警示,用「王之甚弊」(君王有嚴重的弊端)勸君王虛心納諫、改革政治的歷史,說明鄒忌有自知之明,善於思考和因私及公;齊王也是知錯能改,從善如流,視野廣闊。他接受批評,並積極改正。
朝庭上下、民間百姓紛紛向齊王提出各種意見和批評,天沒有塌下來,君王並無「秋後算賬」。贏得各方讚賞,國家也進步安定。
歷史告訴人們,世上絕無完人、聖人。自以為是,自我封神、唯我獨尊,實是愚不可及。當領袖享受前呼後擁,列隊鼓掌甚至高呼「萬歲」之時,千萬不要受到蒙蔽,自我膨脹。國家領導人如果能像鄒忌和齊威王一樣通達、開明,可大大減少民間悲劇、疾苦。

第十三談:愛子需用計深謀   為國應深明大義

題目:《觸龍說趙太后》。左師觸龍用計說服趙太后將小兒子作為人質換取齊國出兵抗秦解救國難。
戰國時期。趙國的惠文王死後,繼位的孝成王年幼,由趙太后執政。秦國趁機向趙國發起進攻,並佔領趙國三座城市。趙國趕緊向齊國求救,齊國要趙國用趙太后最小的兒子長安君到齊國作為人質方肯出兵相助。大臣都極力勸諫。但太后明確拒絕。且放話:「誰再出此言,我老太婆必向他的臉大噴唾沫!」
左師觸龍求見太后,太后懷有怒意等著他。只見觸龍顫顫巍巍到太后面前請罪:「老臣腳腿有病,行動不便,所以很久不能前來拜見太后,實是無奈。但又掛念太后貴體安康,故還是來了。」太后說:「我老太婆已是全靠木車走路了。」觸龍問:「太后每天胃口可好?」太后說:「只能吃些稀粥。」觸龍說:「老臣近來胃納甚差,幾不欲食。但勉強散步,每天走三、四里路,如此可增進食欲,有益身體。」太后說:「我做不到。」她的臉色較為緩和。
觸龍說:「我最疼愛的小兒子名舒祺,沒出息。而我又老了。我斗膽、冒死向太后稟告,想讓他當任保衛王宮的黑衣衛士。」太后說:「好吧!他多大年紀了?」觸龍說:「十五歲了。雖是年少不更事,為臣還是趁未入土之時把他交付給太后。」太后問:「男人也最疼愛最小的兒子嗎?」觸龍說:「是的,比女人還厲害。」太后說:「沒這回事。女人比男人更疼愛小兒子。」觸龍說:「我內心感覺您疼愛燕后多過長安君。」太后說:「你錯了。我最愛是長安君。」觸龍說:「父母愛惜子女,就要為子女規劃未來。記得太后您當初送別遠門出嫁的燕后,流著眼淚,拉著她的手依依不捨,十分傷心。每逢祭祀,太后必定為她禱告‘千萬不可返回來啊!’這說明您為她長遠著想,希望她的子孫代代相傳做國君啊!」太后說:「是這樣。」
觸龍又問:「從當前算起,前面三代甚至直到趙國立國之時,趙王的子孫封了候的,他們的後代還保留了原來的官爵嗎?」太后說:「沒有。」觸龍再問:「其他各國君主的子孫當初被封候的,到現在還留傳給子孫嗎?」太后說:「沒聽說過。」觸龍說:「世事多變。當災禍降早出現,就降臨到自身上,災禍遲來,就降臨到子孫頭上。子孫是無辜的,不是做得不好。為何如此呢?因為子孫位高而無功勛,俸祿豐厚而無業績。現在太后封給長安君肥沃的土地,給他大量金銀財寶,卻不讓他為國立功。太后百年之後,長安君憑什麼在趙國安身?我想,太后是沒有為長安君規劃未來,此所以疼愛他不比燕后。」太后說:「好吧!聽你安排、調派吧!」觸龍便為長安君準備了一百輛車子,到齊國當人質去了。齊國也派兵前來救援趙國。
此文應加說明:封建社會,公主遠嫁,如非事先各方安排回娘家探親,是不能回來的。自行回來是被夫家拋棄或國亡朝倒,走投無路。因此太后每次祭祀都禱告「千萬不可回來啊!」
此文讚賞觸龍先以慰問、聊家常使太后怒氣漸消。營造良好氣氛之後,再以自己的兒子為例,現身說法,勸諫太后愛惜兒子就要為兒子規劃未來,而非讓兒子坐享其成。強調讓兒子為國立功,建立功績,方是長遠之計。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於說服太后將兒子長安君作為人質,成功得到齊國出兵相助從而解救國難。

第十四談: 布衣先聖流傳百世    西楚霸王遺臭千年

題目:《孔子世家贊》與《項羽本紀贊》
《孔子世家贊》──太史公引用《詩經》的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說,我雖做不到如此高的境界,但內心嚮往著它。我讀了孔子的著作,真想見到他的為人,後來我到了魯國,瞻仰了孔子的廟堂、車子、衣服和禮器,又看到許多儒家弟子按時來到這裡學習禮儀。我徘徊在那裡不想離開。天下的君王以至歷代的賢士,多不勝數。他們生前十分榮耀,轟轟烈烈,死了卻靜如止水,風吹雲飄。孔子一介平民,他的學說卻代代相傳,流芳百世。上自天子王候,下至賢士文人,凡是研究《六藝》(《詩》、《書》、《禮》、《樂》、《易》和《春秋》)的人,都以孔子學說作為準則、依據。
《項羽本紀贊》──太史公引用漢代一位儒生的話:舜的眼睛似有雙瞳孔,據說項羽也是這樣。難道項羽是舜的後裔嗎?此說為何如此盛行?       
秦朝政綱混亂,社會動蕩,陳勝率先造反發難,各地豪傑紛紛起事,分據山頭,烽煙四起。項羽沒有地盤,卻尚用天下大勢,領導民間力量,僅用三年時間,率領五國諸侯滅了秦國。他自稱「霸王」,分封諸侯和土地,頒發政令。雖然他最終保不住霸王之位,但如此豐功偉績已是史無前例。他後來放棄有戰略意義、地形險要、土地肥沃的關中,到楚地建都。他使用奸計,先擁楚懷王之孫為王,再將其放逐,途中派人將他殺害,再自稱為王。他得不到王侯們的支持但沒有反省。項羽目空一切,唯我獨尊,不遵行古代明君立國為安邦之大道,卻繼續連年征戰、耀武揚威,以大殺四方的手段以稱雄,結果五年後就滅亡了。他臨死還不醒悟,竟高呼:「天要我亡!我沒有用兵的過錯!」
上述兩篇文章出自司馬遷撰寫的《史記》。《孔子世家贊》一文表達作者對孔子的景仰、尊崇。特別強調孔子雖然一介平民,但因主張忠孝仁義禮樂信等符合天理天道,而得到世代稱頌、傳承。
《項羽本紀贊》一文開頭是諷刺有人對項羽刻意「領袖神化」。接著是對項羽在推翻秦朝暴政,領導農民起義取得勝利的讚賞;但他後來沒有開創太平盛世,反而獨斷專行、妄圖以殺戮稱雄導致最後滅亡而嚴加批判和警示。
孔子與項羽,一文一武。一流傳百世,世代敬仰尊崇;一稱雄一時,卻遺臭千年。歷史教訓,發人深省。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德行高尚,遵行大道世代傳。

第十五談:農民有苦需扶助   市儈無良必清除

題目:《論貴粟疏》。太子家令晃錯向漢文帝呈奏書,提出扶農抑商的策略。
以往的明君朝代,百姓沒有遭受飢寒之苦,並非明君親自給百姓耕種或織布,而是為百姓開闢謀生發展之路。因此,即使堯、禹時期,有過九年的水災,商湯時期有過七年的旱災,但民間仍然沒有因挨餓而棄家行乞的事,此是常年儲備足夠糧食之故。當今國家安定統一,地大人眾,又沒有連年水、旱之災,但糧食的積蓄卻比不上湯、禹之時,此是何故?
土地廣闊,百姓有潛力,田園未完全開墾,大自然豐富的資源還沒充分利用,但是有不事生產的農民,於是造成貧窮。人窮了就會做壞事,物資與就缺乏,又加重了貧窮。結果人們就像鳥獸一樣到處游蕩,即使有高大的城牆,深深的護城河,嚴刑律法也無法阻止他們出走。
天寒地凍、挨餓受飢才想到衣裳飽餐,太遲了。人生潦倒至此怎會顧上廉恥?於是到處乞討,連慈母都留不下,國君又怎能保住國民呢?英明的君主懂此道理,就要想方設法鼓勵百姓耕種和紡織,要減輕農民賦稅。糧食充足,糧倉充實,飢寒無憂,防備災年,百姓也就擁戴了。
老百姓的作為,在於帝王的治理方法。人性總是要逐利的,如不治理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失去方向。
金銀珠寶之類,不能當飯吃、當衣穿,但卻是人們追求之物,原因是為皇上所偏愛。金銀珠寶輕巧,容易攜帶和收藏,隨身帶上走遍全國隨時不致挨餓。人們一味追求金銀珠寶,臣子就輕易背叛君主,百姓也可能見利忘義、不事生產離開田園,盜賊得到鼓勵,犯法逃亡者有了輕便攜帶之物等等。米穀和布帛,來自不同的季節中田裡的種植,耗時又耗力。收成後,米糧沉重且不易搬運。然而,這些卻是人們一天也離不開的食物。英明的君王理應重五穀而輕珠寶。
一個五口之家,能勞動者至少兩人,最多只能種不超過一百畝地,收成不超過一百石。他們春耕、夏種、秋收、冬藏,還要砍柴薪、當官府的建築工等各種工程的勞役。春夏秋冬,風吹雨淋,日曬受凍,一年到頭操勞不息,此外,還有家庭雜用、生老病死、扶養老幼等等費用開銷,其苦到此地步。但即使遇到天災,官府照樣急征暴斂,收稅不按季節,朝令夕改,農民苦上加苦。為了趕上交賦稅,有米糧者心痛以半價賣掉米糧應付催稅,米糧不足者被迫以加倍利息借貸以交稅,最後走投無路賣地賣屋、甚至賣兒賣女來還債。而那些奸商市儈,趁機收購、囤積糧食,放高利貸或開店倒賣,投機取巧。他們活躍於商場與官府之間,巧取豪奪。商人之家,男人不必耕種,女人不必紡織,但穿的卻是綾羅綢緞,吃的是魚肉上鮮。他們不勞而獲,勾官結府,玩樂無度,堅車駿馬,招搖過市。這就是農民不堪商人剝削而流離失所的原因所在。雖然法律表面是重農輕商,但實際卻是富商窮農。人們理應重視的,國君卻是輕漫了。如此言行不一,與事實完全相反,怎能使國家富強、法律生效?
當務之急,是引導、鼓勵農民從事農業種植。以農民種植的收成作為賞罰。全國百姓凡是能為國家上繳糧食,可以得到封爵,犯罪者可用來贖罪。這樣,官府有餘糧,農民可致富封爵;窮苦農民,應減少賦稅。明文嚴令,各地遵行。如此國家不愁糧食,農民負擔減少,農業得到發展。
按照現行法令,老百姓能為國捐獻一匹馬,可免除其一家三人的兵役。因為戰馬是戰備所需。
神農氏說:「即使有七、八丈的高牆,百米寬的護城河,百萬雄師,但如果沒糧食,也難以守住。」故此,糧食才是君王最重要的物資和治國之本。老百姓繳糧得到爵位,但要辛辛苦苦封到第九級,才免除一人的兵役,此與貢獻一匹馬相比太苛刻了。爵位由皇帝之口賜給,無窮盡;糧食是百姓從地裡種出來的,無限量。百姓種田,利好雙收。如能滿足邊防所需,不出三年,邊防也可鞏固了。
上述奏書切中時弊,條理分明,說服力強,充滿憂國憂民之心。得到漢文帝賞識並付之執行,農業發展蓬勃,直到景文帝,國家日益強盛。史稱「文景之治」。晁錯也官至內史,御史。
晁錯出身上層書香門第,如何了解民間疾苦?他自小學習儒家和法家學說,懂得「民為貴」的道理,他為國君獻策,同情弱者,特別是農民。古代書籍雖無記載他深入民間調查研究之事,但從奏書內容所述的實情,他是「人有心,必有渠道。」
《論貴粟疏》,意為「論重視農業之理」。糧食是國家之本,農民是國家之寶。在農業國家尤其如此。中國農民自古就是地位低下,一年到頭勞作不息,世代生活艱難。每有戰爭,當兵役是首當其衝。「召之則來,揮之則去。」成為當權者的隨心所欲的使用工具。確實如晁錯所言,受官富、有權勢者所逼。官商勾結,如泰山壓頂。
農業國家,農民是最大階層,為國為民貢獻最大。一個文明、先進、富強的國家,必須給農民更多照顧和尊嚴,讓農民享有平等權益,得到公平正義,如果言行不一,所謂「強大」是虛偽的。

第十六談:盡孝報恩感天地    寬容親善昭古今

題目:《陳情表》。蜀漢遺臣李密向晉武帝陳情,為盡孝無法赴朝應征:
臣李密稟奏:臣命運坎坷,自幼屢遭不幸。出生六個月,父親去世,四歲時,母親在舅父威逼下放棄守節改嫁去了。祖母劉氏,可憐我孤苦無依,親自把我撫養長大。我直到九歲,還不大會走路。我孤苦伶仃,沒有叔伯,沒有兄弟,也無近親,很晚才有兒子,福分淺薄,連個看護門戶的僮僕也沒有。我與祖母相依為命,與影子為伴。如今,祖母多年疾病纏身,臥床不起,只有我時刻在傍照顧看護,侍奉湯藥。
當今聖明,臣受教化,前郡太守逵,考察並推舉我為孝廉;後益州刺史榮,推舉我為秀傑。但我因祖母無人供養伺候,只有推辭,無法從命。今朝庭發布詔書,任命我為郎中,接著又蒙受國恩,任命我為太子侍從官。以我身份如此卑微,去擔任侍服太子的重任,如此恩德,是我至死也難以報答的。臣上表陳情,懇求開恩,接納臣之辭意。當此詔書急切嚴厲,責備我怠慢,郡縣官員加緊催促,州官衙門的吏役更上門逼迫,急如星火。臣若奉詔上路赴任,無奈祖母病情日益惡化,如此苟且循私,一直得不到允諾。真是進退兩難,十分狼狽,
念及聖朝以孝治天下,凡老年人都受到恤顧。我身處祖孫非同尋常的孤苦境地,況且臣年青時曾任前偽朝郎官,意欲仕途發達有名節,現是亡國戰俘,身份低賤,卻蒙恩受重用,怎敢不從、另有盤算?無奈祖母已是氣息奄奄,命在旦夕。臣若無祖母,便無今日,祖母若無臣,便無以度過余年,祖孫相依為命,故而不敢拋棄祖母離家遠行。
臣李密今年四十四歲,祖母九十六歲。故此,臣未來盡忠守職於陛下的日子很長,現今報養祖母的日子卻不多。我懷著烏鴉反哺其母的私衷,乞求陛下恩准臣為祖母養老送終。
我的苦衷,不僅前朝蜀漢人士知悉,當今梁、益二州長官親目所睹,天地神靈也明察。懇請陛下憐恤臣的誠心,允許為臣這個小小心願,使祖母有幸安度終年。我活著將以生命為陛下效勞,死後有靈也將報答皇恩。臣誠惶誠恐拜呈以上。
李密原是前朝西蜀劉禪國君的郎官,他沒受到處置,還得到晉武帝厚待。 晉武帝沒有追究李密的「抗拒不赴」罪名,還派人給他送上米糧布帛表達同情和慰問。《陳情書》達到三個目的:為祖母盡孝,規避政治風險和保留名節。
且說司馬昭先後消滅魏、蜀、吳三國,成立晉朝。司馬昭不久病亡,由其子司馬炎稱帝,即晉武帝。公元265年,年青的晉武帝制定新法,重振綱紀,選賢任能,虛心納諫。他大力征召蜀朝中的賢能到朝中做官。他勤政愛民,鼓勵農業生產,迅速穩定社會秩序。他繼承漢代以來的「以孝治天下」,清正廉明。他親自制定和頒布《晉律》,國家有法可依。他依照法律親自處理案件,把無罪者釋放;他打獵時會避開農田……他在位二十五年,史稱「太康之治」。《史記》對此時期的晉武帝譽為「不世之賢君。」(一世所無的賢君)
國家進入太平盛世。但後來晉武帝可能認為從此長治久安,苟安而無遠慮,也或者他受到社會滋長享樂縱欲的風氣所影響,後期的晉武帝驕奢淫逸,走向腐敗。他五十五歲死亡,讓位於無德無能的兒子,最終西晉四十年後滅亡。此是另外話題。
對比一千多年前的晉武帝「太康之治」,自古到今,世界各國各朝代新政權的更替卻是充滿血腥、暴戾。從近的柬埔寨紅色高棉波爾布特到較遠的蘇聯斯大林等「社會主義」國家,哪一個新政權的成立不是擔心前朝勢力串連、反攻倒算而採用趕盡殺絕或常年監控迫害的手段?晉武帝反其道而行,是相信國家和社會的寬容和親善的威力遠遠大於黨派的暴力和殺戮---當整個國家和社會上下一派祥和,你反對和企圖推翻的正當性從何而來?

第十七談:官場黑暗快逃離   故園美景好隱居

題目:《歸去來辭》。古代田園詩人陶淵明的厭惡官場,退隱田園的抒情文:
歸來吧!家鄉的田園將荒蕪,為何不歸來?當初違心去當官,而後惆悵而悲傷,今已醒悟可追悔,幸得及時未走遠。是非已明,來日方長。
小船輕輕地飄遊啊,清風輕輕吹拂我的衣。且向行人問前路,可惜晨光仍朦朧。啊!故鄉茅舍在眼前,我欣喜若狂快步走。僕人笑臉來相迎,孩兒倚門望眼穿。
院中小徑長滿草,翠松霜菊似依舊。牽著幼兒進屋內,美酒已然斟滿杯,舉杯自斟樂開懷,庭院的花草樹木啊!我倚在南窗真怡情。我已大徹而醒悟,小小茅屋才是我安心之地。
園中漫步自得樂,雖有門兒常關閉。我拄著拐杖來閑遊,遙望藍天與白雲。白雲自由在舒捲,鳥雀飛遠也返回,夕陽西下景矇矇,我扶著孤松流連而忘返。
歸來吧!斷絕官場不來往,世道不合我的心,人生有何可追求?親人心語真開心,我撫琴讀書樂無憂。農家告知春耕到,要到西邊地裡忙。我時而乘車或划船,到幽深的山澗找淙淙的細流,走崎嶇山路上蒼翠的山丘。林木欣欣向榮,泉水涓涓長流。羨萬物正當好時節,嘆人生將走到盡頭。
怎奈何!人生在世有幾時?何不遂心任去留?何必惶惶而不安?不求富貴不羨仙,心懷佳時且前行,放下拐杖來耕種,又登高處來長嘯,再臨清流來賦詩,順其自然過一生,心安情怡無憂愁。
以上是我盡量按照陶淵明的《歸去來辭》的文意用現代語言重寫的譯文。
陶淵明,出生於公元365年,六十三歲去世。他的人生正處於東晉末期到劉宋初期,社會動蕩不安、刀光劍影的時代。他的祖父與父親當官,但父親早死,從此家道衰落。二十九歲時,叔父見他聰明好學,把他推薦到地方做個小官,屬於無實權,類似現代官場的機要、秘書或咨詢、顧問之類,長達十三年,後來做到有實權的彭澤縣令。但他看不慣官場腐敗、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等等黑暗的現實,在當作縣令八十多天後,因不堪阿諛奉承,「不為五斗米折腰」,憤而掛冠離職,返回美好農村故鄉,從此隱居。
陶淵明自小受教於儒家學說,懷有兼濟天下,大濟蒼生之大志。但他眼見整個官場奸詐、陰險之徒打著崇高道義的幌子,無法無天,且無法改變,繼續當官豈非同流合污、沆瀣一氣?
陶淵明是中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田園詩人。他展示了中華民族正直文人的骨氣。

第十八談:種樹育子順自然     傷財勞民違天道

題目:《種樹郭橐駝傳》。郭橐駝談種樹的經驗,引伸為官府應順民情:
郭橐駝的原名是什麼?無人知曉。他因患上佝僂,走路駝背,被人叫「駱駝」。他說:「很好,這名字很恰當。」還乾脆自稱「橐駝」。他住在長安西城的豐樂鄉,以種樹為業。長安一帶的富人家要修建園林景物,或專賣水果的商人,都要請他種植樹木或果樹。他種植或移植的樹木、果樹,都長得高大,枝葉茂盛,或果實豐碩。外人悄悄觀摩,耐心模仿,卻種不出像他的那樣好。
有人問他種樹的門道。他說:「我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本領。很簡單,只要依照樹木生長的天性,順其自然就行了。要點是讓樹根伸展,培土要平坦,用樹苗原來的土壤,樹苗種後把泥土搗實。種完後就不要再理它,不用擔心樹苗的存活,過度的照料反而不利其生長。就像養育子女那樣,兒女長大了就讓其自由發揮。開始的時候要用心,妥當了,就讓其自由發展。只要不違背自然,不損耗其天性,順其自然就有成果。別人種樹不像我,他們種的樹是樹根彎曲,運來新土,培土或太多或太少。有的雖沒這麼做,但是種下後總是不放心,早去看,晚去摸,走開後又回來,甚至用指甲摳破樹皮檢驗樹的存活與否,搖動樹看看是否鬆動等等,過度的動作損害了樹木的本性,違背了自然的法則,當然就種不出好的樹木了。」
該人又問:「把你種樹的道理,可以用到官府治理百姓方面嗎?」
橐駝說:「我只管種樹,不管為官如何治理百姓。不過,在我的鄉里,看到當官的頻繁發佈命令,早晚都有差吏到村裡喊叫‘奉官府之命,趕快去耕地,官府勉勵大家去播種,督促你們去收割,別耽誤煮繭抽絲,趕快紡紗織布。官府要你們教育好兒女,把小豬、家禽養大’等等。他們時而擊鼓召集群眾,時而敲梆喝令集合。我們小民本已忙碌不堪,還要放下飯碗趕去集會、甚至分擔招待這些差吏的費用。為官者過度打擾我們正常的生活。大家又忙又累,加重了貧困,又如何能休養生息?這大概與我的種樹的原理有相似之處吧?」
該人感嘆說:「很好啊!我問種樹的經驗,也得到為官治民的道理。」
我謹記下此事,作為官吏治民之鑒戒吧!
上述文章出自唐代貞元19年(公元803年)至21年,時任監察御史裡行(見習官)柳宗元之手。他的官位不高,但權限廣,可和御史一樣對各郡縣的民事、軍事、財政等進行檢查、整肅。他有機會親臨民間觀察、巡視。
本文是他委婉向朝庭提出要讓農民、百姓休養生息,不要瞎指揮,不要勞民傷財以及取消在民間的攤派等等的建言,以免增加百姓的經濟和精神壓力。
柳宗元是唐代的文學家、哲學家。他擔任御史里行時年才二十六歲。身為官,心懷民、拳拳的同情弱者之心。在整個封建官僚之中,「竟有一人是男兒 」。
為免得罪朝庭,受到「妄議」的罪名,文章開頭巧妙地用幽默手法,又道出農民的老實、善良本性。他沒有直指朝庭「愛民」之虛偽。他用主角「橐駝」之口,表示「不懂政治」。但現實是:農民自有生活之道,不必干涉、過問,不要逆道而行。

第十九談:與民同樂山水美    太平盛世聖君功

題目:《豐樂亭記》。歐陽修讚美滁州山清水秀,又能與民同樂,聯想到中原太平盛世是北宋初期宋太祖讓人民休養生息的功德:
我前來治理滁州的第二年夏天,才發覺滁州的水如此甜美。我向滁州人打聽水源的出處,原來是在州城南約一百步,一處挺立的高山與幽深的谷道中間,清澈的泉水滾滾而來。我細心觀察,此處真是別有景致,令人心曠神怡。
我令疏通泉眼,移石開辟,就近建立一個亭子,每天與滁州人同來遊賞。
滁州在五代戰亂時期是個軍事要地。前太祖曾率周朝軍隊在此處打敗了南唐李璟的十五萬軍隊,在城東門外活捉其將領皇甫暉和姚鳳,從而平定滁州。我曾考察那裡的山川地形,根據地圖和記載,登高遙望清流關,希望找到當年皇甫暉和姚鳳被捕的地方,但年代久遠,人事全非,人們也長久安享太平了。自從唐朝政治混亂,天下各自為政,豪傑四起,紛爭不息,勢力割據,多不勝數。直到宋朝承受天命,聖人出現,四海才得到統一。百年歲月,人去物非,已無跡可尋,而年老者也早已去世。現今人們只知欣賞美景,不管那戰火紛飛的時代遺跡了。
滁州位於長江與淮河之間,並非水陸交通要地,商人遊客不會前來。當地人一生也不與外地來往。沒有紛擾,守家守業守田地,自得其樂。但誰又知道如此安享太平長達百年,是來自皇上的安民生息之功呢?
我喜歡這裡的僻靜安詳,民風樸實可親,我的政務也輕鬆。在高山與幽谷之間有如此清流泉水,我每天便和滁州人前來仰望高山,觀賞清泉,傾聽流水之聲或採摘鮮花,或坐臥於大樹之下。風霜冰雪時節,別有幽美景色。一年四季,都是風光誘人。若遇到農民豐收時節,在隆重的喜慶氣氛中,更有人與我結伴同遊,流連忘返。
山川秀美養育了純樸的民風,百姓年年安享豐收年景,真是幸福好生活。
宣揚皇上的恩德,讓百姓過上豐年快樂的日子,這是我作為刺史的職責。「豐樂」兩字,就作為此亭子的名字吧!
上文是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歐陽修的傑作。歐陽修因在「慶曆新政」失敗被貶到滁州。他感嘆被人遺忘的戰亂年代,也為人民從此安享太平而欣慰。他每天與民同樂,更念念不忘提醒人們:太平豐樂的日子來自開國皇帝宋太祖的功德、恩惠。北宋初期的政局穩定、儒學復興,尊師重道,寬宏大量的皇帝與專心奉獻的士大夫共治天下,沒有戰爭和動亂,人民得到休養生息。
中國最後的五個朝代,是唐、宋、元、明、清。唐與宋之間有五代十國,彼此混戰長達半個世紀。唐代末年,政綱混亂,國力衰敗,地方勢力趁機坐大,挑戰唐朝地位。唐朝滅亡後,先後出現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因上述朝代名已用過,故加個「後」字)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於北征回京後不久駕崩,他留下遺囑指定趙匡胤為掌軍大臣。新皇年幼無知,趙匡胤在手下擁戴下發動兵變,建立北宋,統一南方格局,結束五代十國,從此天下太平。
南北宋長達319年,歷經十八任皇帝,基本履行趙匡胤立下的祖訓:重文抑武,不得殺害文人及上書諫議之人。文人地位提升,從中央到地方,完全由文官治理。創造古代文藝復興、商業繁榮,經濟飛躍,科技進步的新時代。北宋時期的民間繁榮、太平豐樂,勝於盛唐。「唐宋八大家」,宋朝佔了六位。出現大量文學巨著。
歐陽修的《豐樂亭記》告訴後世:
為官者與民同樂,而非高人一等。顯官威是未開化,反文明;
戰爭造成人民死傷,家庭悲劇,國家退步,生產破壞,社會紛亂,經濟落後、加劇貧窮……
和平使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富強……
知識份子是國家中堅、社會財富;
統治者寬容大量,心胸開闊,國家有幸;不斷鬥爭,逞強好勝,人民有難。

第二十談 :忍小忿而成大業 為深謀何計近虧

題目:《留侯論》。蘇東坡科舉考試名文:讚揚被劉邦封為留候的張良有遠謀而不計眼前虧,終於成就大業的睿智。
古人之所以能成為豪傑,必有其過人之卓越之處,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事。如果所謂的男子漢受到一時侮辱或虧損而失去理智,拔劍而起,挺身而出,看似勇敢,實則無謀而壞事。大智大勇之人,處驚不變,突遇無故受屈辱之事,能沉靜應對,甚至願吃眼前虧以保全未來。
有一天,張良路過一橋,遇一老者。老人故意把鞋子丟到橋下,叫張良幫他撿起。張良覺得此老人很古怪,但念其年老,便下去幫他撿鞋。老人又叫張良幫他把鞋子穿上,他認為既然撿來了,再幫他穿上又何妨?便照做了。老人說:「這孩子可以教養。」他叫張良五天後的早晨在這橋頭等候。張良依約前往。老人先到,責備張良遲到,又約他五天後再來。直到第三次約會,張良凌晨趕到,早於老人。老人這才送他一本兵書。說「讀此書,可日後成為帝王師。」
張良並不知道老人是在奏朝隱居、前來試探和考驗他的。試探和考驗這種事,是古來聖賢對人或事有所警示的意義,常人並不理解。其深意超過贈書本身。
秦國滅了韓國,秦朝鼎盛之時,秦王實行苛政,大量殘忍殺人,甚至在家的老實人也遭無故殺害。縱有反抗的義士,在嚴厲鎮壓之下也無從下手。張良當時賣盡家財,收買一大力勇士,持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伏擊秦王路過之地,卻誤中副車。張良慌張而逃,居然沒死。秦王大舉搜捕,形勢極其危急。
家財千萬的人,犯不著與盜賊拼命。張良有蓋世雄才,不再以卵擊石,而要學習隱忍,如荊軻、攝政之深藏不露,再伺機而為。
當初楚莊王侵伐鄭國,鄭襄公自知不敵,便光著膀子牽著羊前來迎接。鄭楚王深受感動,認為鄭襄公為人謙恭,心懷信義,是能治理國民之國君,便放了他。越王勾踐被吳國大兵圍困於會稽,走投無路之下,自降身份願當吳王的奴婢,隨時聽任吳王使用。他忍辱負重、低聲下氣隱忍三年,最終報仇雪恨,滅吳復國。
劉邦所以取勝,就在於使用張良的隱忍之計:等待時機,慢慢消耗項羽的兵力、資源,自己保存完整兵力;而項羽高估高傲,揚威耀武,最後精疲力盡,兵敗而亡。
太史公司馬遷以為張良是個體格魁梧奇偉之漢,卻原來是媳婦姑娘樣。這就是張良之所以張良吧?
本文說明一個道理:胸懷極大抱負、志向高遠之人,可以忍受眼前暫時的虧損或受辱,保存生命或能量,以實現長遠目標。中國歷史有太多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例子,大多是先隱忍,避其鋒芒,再等待時機,畢其功於一役。韓信在路上遇到刁民欺凌,刁民逼韓信從他的胯下爬過。韓信忍辱照做,刁民得意大笑。日後韓信成為西漢開國功臣,戰功顯赫,為劉邦手大將。如果當年韓信忍不下這口氣,與刁民拼命,哪有後來成就偉業?
當前世界局勢混亂,動輒發動戰爭,隨時恐怖襲擊。人與獸何異?俄烏戰爭未息,以巴戰爭又起。世人把眼光注視到台海或南海未來可能的戰爭。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經驗再次警戒人們:戰爭結果兩敗俱傷,必悔之不及。當權者要有遠大理想,胸懷廣闊,眼光向前,人民生命利益優先。不可沽名學項羽。萬勿逞一時之強換來歷史的罵聲。世事,潮流,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俄羅斯與烏克蘭是如此,中國大陸與台灣如此,順其自然,民間持久、深度融合,政府順水推舟,水到而渠成,又保全兩岸人民安居樂業,功德無量。

第二十一談:盡心盡力竟全功    無志無能嘗鎩羽

題目:《遊褒禪山記》。北宋宰相王安石文作。借遊山闡述治學的道理,鼓勵人們以堅強意志,用足夠能力或加上必要的物質條件,堅持不懈去取得成果。
褒禪山原名華山。早年唐朝僧人慧褒在此建房舍,死後又殯葬在此,故也叫褒禪山。慧褒的房舍和墳墓合稱慧空禪院。此處以東五公里、位於華山南面有一山洞,稱華山洞。華山洞一百多步遠有一倒臥石碑,其碑文只能認出「花山」等幾個字。「花」字實為「華」字,應是讀音之謬。
華山下面平坦寬闊,有一道泉水流出,稱為「前洞」,近處有許多遊客題字。由此山再登上五、六里路,有另一幽深的洞穴,稱為「後洞」。一進去就覺得陰森寒冷。山洞究竟有多深?聽說酷好遊歷探勝的人也從沒走到底。我們四個人舉著火把走進去,越走路越難,景物也越奇妙。有一疲乏的同行說:「回去吧!火就要滅了。」我們只好跟著他出來。我們走到的深處,其實比起酷好探險遊歷者不到十份之一吧。當時所看到的石壁題名已經很少,說明進入更深處的人更少。當時我的體力完全可以再走進去,火把也完全可以繼續照明。出來後,有人就埋怨那方才叫出來的人,我也後悔跟著他出來,不能充分享受遊賞探幽的樂處。
此事令我感觸很深。古人觀察天地、山河、草木、蟲魚、鳥獸等等,多有成果。這是因為他們鍥而不捨的探索精神。這平坦而路近之處,遊人多,走艱險而路遠的人少。可是世間凡是奇偉奧妙的景物、事物,往往存在於艱險而遙遠之處。所以沒有志氣者是不能到達的。此外,還要有體力,有時還要有必要的物質條件。有志氣、能力,但如果缺乏必要的輔助工具被迫半途而廢,那也不要悔恨,別人也不應譏笑他。
從倒臥的石碑,讀音謬誤導致文字寫錯,使我惋惜很多古籍沒能保存下來,造成後世流傳錯誤的字。此類例子太多了。學者任重而道遠啊!
王安石,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1070年升為宰相。1054年有一天,他與四位親友同遊褒禪山。因有人半途畏縮,使眾人放棄深入洞穴一探究竟而感到可惜,並從中悟出治學的道理:平凡的事物易得,簡單的道理易懂,但凡越深奧的事物,遇到的艱難險阻就越大,道路也更遙遠。他鼓勵人們為了追求知識和真理,不論困難多大、歲月多久,都要堅持到底。不要做平庸之輩、畏縮之徒。
中國古代不知有多少志士,以堅強意志,鍥而不捨的精神創造了中華文明,發展了中華文化。四大名著,史記、本草綱目、四大發明、各家學說、唐詩宋詞、傳統中醫……無一不是古代聖賢常年甚至一生的付出,以嚴謹周密的態度取得的豐碩成果,從而造福萬民,推動時代進步。

第二十二談:官場現形太黑暗    驕橫趨炎真醜惡

題目:《報劉一丈書》。明朝嘉靖時期,進士宗臣給劉一丈的回信,狠揭嚴嵩專權,挾勢徇私,士官趨炎附勢,奴顏卑膝,爪牙狐假虎威等官場一片黑暗:
晚輩在千里之外,有幸時而收到前輩書信,又勞前輩贈送禮品,實令晚輩感動萬分,愧無以報。前輩常記懷年老家父,自是家父也十分思念前輩。
前輩所言「上下相孚,才德稱位」,實令晚輩深有感觸。晚輩承認自身的才德與官位不相稱,至於上下官級要平等互信,晚輩犯的就更加嚴重了。
所謂的平等互信,無非就是:有人時時策馬上門到當權者府上拜望,守門的卻故意阻止。來客便好像婦人般甜言蜜語討好守門人,並將備好的銀子暗中從衣袖裡取出來送給他,守門人這才拿著來客的名片進去。但主人卻又故意不立即召見,讓來客站在馬棚院,在僕人與馬匹之間聞臭味,臭味直闖入衣服之內,甚至挨餓、受寒或暴曬。一直站到傍晚,收了銀子的守門來了,說:「相爺累了,今天辭謝來客,明天再來吧!」來者明天不敢不來,於是半夜起身披衣而坐等待天光雞啼,再洗臉打扮一番,匆匆策馬趕到相府門前。守門大發脾氣惡聲問:「是誰?」來者說:「就是昨天來過的訪客。」守門又發怒:「你過分殷勤吧?哪有相爺此時見客的?」來客羞愧難當,低聲下氣說:「既然來早,無奈何啊!請您將就讓我進去吧!」守門再次得到銀子,這才讓他進去。他又再次站在馬棚院裡等待。幸好主人走出內宅,進入廳堂朝南而坐,意可召見。來客誠惶誠恐、急急低頭彎腰來到廳堂台階下。忽聞主人一聲「進」,便進入廳堂跪拜,遲遲不起。等到起身便獻上折扎的金銀。主人故意不收,來客再三懇請,主人再三拒收,最後,主人被「勸請」而叫下吏收下。來客又叩頭再拜並下跪,好久才緩慢起身、拱手作揖多次才退出。出來後,再向守門作揖施禮,說:「幸得官人關照。下次我來,可別攔住我啊!」守門居然作揖回禮。來客歡喜不迭,騎著馬遇到熟人便揚鞭比畫說:「我剛從相爺處出來,承相爺厚待、相爺厚待我!」並虛構一些厚待細節。聞者果然對他敬畏不迭。宰相也露些口風,說些那位來客人品的好話。聞者也跟著附和傳頌。
這就是前輩所言的“「上下相孚」。請問前輩,我可以這麼做嗎?事實是:前面提到的那個權勢高官,晚輩除了夏、冬節季前去投遞名片而已之外,一年中其他日子,絕不上門。偶爾路過其家門,也是匆匆而過,幾乎掩耳閉目,避之唯恐不及。我的狹隘心胸,令高官不悅。但常言道:「人生有命,只知安分守己。」不知前輩是否責怪晚輩的不通人情世故?     上文作者宗臣,明代官至福建提學副使,明代中葉文壇著名人物。他借給父親友人劉一丈的回信狠狠揭露官場上下一片腐敗,表達他不屑與伍、潔身自好的勇氣。
文中刻畫下官先媚後狂,相爺先傲後貪,守門借機勒索的醜惡。
明朝嘉靖皇帝因迷信道教不理朝政,奸臣嚴嵩專權,把持朝政,挾勢徇私,賣官鬻爵,賄賂盛行,致使官場盛行趨炎附勢,追求官職,貪污錢財,上下腐敗,一片黑暗。
中國封建社會長達數千年,大多數朝代,整個官場都是官大者驕橫恣肆,趾高氣揚,或虛偽裝作,勢利刁鑽;下屬奴顏卑膝,趨炎附勢;爪牙狐假虎威,狗仗官勢。平民百姓受欺壓而只有認命。至今遺毒甚深。
中國古代《禮記》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間正道光明之路是人人生而平等,讓賢明有能力的人做事,講信義,和氣親善。
國家是否進入現代文明,還是停留在封建制度之中?《報劉一丈書》是一面照妖鏡。

第二十三談 :尋常百姓有傲骨 民族脊樑無畏途

題目:《五人墓碑記》。明末崇禎朝代進士張溥為五位民間烈士寫的碑文,歌頌他們反抗權貴作惡而慷慨就義的事跡、氣概:
顏佩韋、楊念如、馬傑、沈揚和周文元在周蓼洲公被捕後,激於義憤而赴死。吳郡多位賢明士大夫向當地長官懇請,在已被清理的大宦官魏忠賢的生祠廢址上安葬他們,並在墓門前豎起石碑,以表彰他們的義舉。此事極其隆重。
五個人的死,到現在修墓安葬,已十一個月。這期間,富貴人家因病去世不值一提,普通百姓病死更是默默無聞,只有上述五人名聲顯赫。此是何故?
周蓼洲被捕是丁卯年三月十五日。我們復社中一些正直、有名望的人士為他伸張正義,募集錢財、動員民眾為他送行,一路哭聲震天。押送的差役按著長劍厲聲吆喝:「何人敢為他哀傷?」送行民眾本已有怒意,人多勢眾當場把他打倒在地。在場吳郡的巡撫,是魏忠賢的心腹、周公被捕的指使者,民眾本已痛恨於他,在他厲聲恐嚇時趁勢追趕他。堂堂巡撫狼狽逃藏到廁所,被他逃脫了。過後,他向朝庭報稱吳郡民眾謀反,奏請朝庭派兵鎮壓,按律處死上述五人。
五位志士臨刑時,毫不畏懼,大聲叫罵中丞的名字,大義凜然,從容就義。五人的頭顱被懸掛在城頭,神色依然堅毅。有幾位賢明士紳,出錢買下五人頭顱,封好放置於木匣裡,再與屍身相合,葬於此墓穴。
大宦官魏忠賢為禍天下時,天下達官貴人有幾人能起而阻止?上述五人居然是平民百姓,沒受過文化教養,只憑良心,就能明辨是非,慷慨就義。此是何故?何況當時魏忠賢假造詔書,紛至沓來,到處有捉拿東林黨人的捕快。然而吳郡百姓團結一心、堅強反抗,魏忠賢也不敢造次,篡位的陰謀不得逞。聖明天子登基後,魏忠賢在被貶黜路上自縊而死。這也是上述五人的功勞啊!
當初官位顯赫者,一旦被定罪,逃脫者亡命天涯,或剃頭改容,或裝瘋賣傻,下場可悲可恥,與五人相比,突顯了生命意義和價值輕重。這也顯示朝庭中周蓼洲的忠義,故給他追贈了顯赫榮耀的謚號,而五人也獲得風光大葬。他們的名字刻在石碑上,豎立於大堤上。四面八方,人來人往,無不前來憑弔、流淚追思。真是百代一遇的事跡。假如五人苟活在世,平淡無奇,那麼任何身份高者都可役使他們,怎麼能有今天連各方豪傑也俯首屈身於他們的墓前,肅然起敬、哀鳴悼念?我與同社的君子對五人墓只有碑石、沒有碑文而悲哀,故在此寫下碑文,為了闡明生命意義和價值:平民百姓也可為國為民為大義。
上述碑文所述事件大概發生於明朝天啟六年的公元1626年。周蓼洲因反對大宦官魏忠賢的專權惡行而遭誣陷、迫害。
明宗熹1620年登基,時年十四歲。內侍魏忠賢被提拔為司禮監筆太監,官位不大卻有實權。
魏忠賢出身貧窮,自小好惹事生非,賭博游蕩,沒有文化,後以太監之身進入皇宮。他在朝中善於巴結、揣摩上意,察言觀色,為三朝元老,日益得勢。他網羅心腹,排斥異己,意圖一朝篡位。朝中多有反對者,遭到排擠、迫害甚至殺害,有的辭官回鄉。這些人逐漸聚合,連同江浙一帶有識之士在吳郡(今蘇州)成立東林書院,以儒學為教,是為「東林黨」,頗有民意,聲勢日增,並影響到朝中開明派,威脅魏忠賢。魏忠賢鼓動明宗嘉大清洗,燒毀全國書院,抓捕東林六君子,周蓼洲也在殺害之列,激起民憤,於是發生上述「謀反」之事。朝庭揮大軍前來鎮壓,五位市民為免於屠城,主動出面「自首」而被殺害。
1627年,明熹宗駕崩,因沒有子嗣,由其異母弟繼位,是為崇禎皇帝。他上朝不久,便鏟除魏忠賢勢力,為東林黨平反。魏忠賢在被放逐路上自縊身亡,五位民間烈士為後世景仰。              
專權殘暴鬥仇狠,何苦害人又害己?

第二十四談:體恤民艱身作則 以德治國史最長

題目:《無逸》。周公輔助年幼的明王的文書:史上沉迷於宮庭的享樂者壽命與在位均甚短;以身作則,體恤農民的艱辛者,壽命與在位時間長:
有官位的君子不論何時何地都不要貪圖享受,而要到民間去親身體會農民的艱辛。即使在享受時,也要想到民間的艱難。有些農家的孩子,雖然眼見爹娘辛苦勞作,卻只圖自己安逸。無禮,不孝,甚至放蕩,侮辱父母「上一代人什麼都不懂!」
過去殷朝的國王中宗,處事嚴格,為人親和,順天意,慎治民,因而他壽命長,在位長達七十五年;另一國王高宗,長期與民共處同苦。他後來登上王位,居喪守孝,三年來沉靜寡言。一旦他認真起來發了言,便引來上下轟動、注目。他勤政少言,以身作則,把國家治理得很好,甚得官民之心。他也享有長壽,在位時間五十九年;另一位國王祖甲,自知為弟不可佔王位,逃到民間與民共處。他後來登上王位,深知民間疾苦,故對百姓非常照顧,連鰥夫寡婦也沒虧待。他也活得長壽,在位時間三十三年。但從此之後,殷朝國王從小就在宮殿裡盡情放縱享樂,對民間不問不聞,所以從那時起,歷代國王都沒有一個長命,在位時間是最多是十年,有的七、八年,五、六年甚至三、四年。
到了我們周朝,太王、王季,都是為人謙虛謹慎。文王從前更是做家務、農耕等。他個性善良,待人親切,善待百姓,體恤鰥夫寡婦。他從早忙到晚,有時顧不上吃飯。他不會貪戀遊玩或打獵,不向各國橫征暴斂。因此,文王深得民心,各方擁戴。雖然他到中年才受天命為王,但在位長達五十年,壽命也很長。
今後,為王者,不可找借口只顧個人享樂,不要向百姓橫征暴斂,不要像殷王紂那樣糊裡糊塗、酗酒發脾氣。因為這些是逆民心、違天意。
自古以來,賢明的君王,他們的君臣關係是互相尊重,各自謹慎行事,有事發生就好心勸戒,形成風氣,就沒有陰謀詭計之徒。為官不正,人民就會有樣學樣,社會風氣敗壞,最終是失民心。
從殷王中宗、太宗、祖甲到我們周家的文王,這四人是最賢明的。如果有人對他們說:「民間有人在恨你罵你」,他們就會細心檢討;如果他們發現民風壞了,也會自我檢討。能做到如此,百姓必會擁戴你。相反,如果不自我檢討,反而怪罪於人,處罰甚至大開殺戒,那麼,民眾就會藏恨於心。
王啊!切記。
上述文章出自《尚書》。是先秦時代政治文書的彙編,收集上古及夏商周三朝君王或重臣的宣示布告記錄。
公元前1045年,周朝滅商的次年,周武王病逝,其子成王年僅十二歲,周武王的四弟周公是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學先驅。他為穩定政權,親自攝政。後來遭遇三兄及五弟妒忌,聯合前殷朝貴族發動兵變,被周公出兵平定。成王二十歲時,周公放手讓成王親自執政,先給成王宣讀此文,殷切希望成王執政以百姓為重,不可自顧享受、為所欲為。
周成王接位後,命周公編制「制禮作樂」,制定官民禮節,官民歌舞娛樂。官民和睦,社會安定。後成王病逝,其子康王繼位,延續成王以德治國的大政,天下太平。史稱「成康之治」。
本文題目「無逸」,意指不要貪圖享樂。作為國君,權力最大,所作所為無人敢阻敢反對。周公憂心忡忡,殷切希望成王掌權後切記民間疾苦,應以改善民生為重任;君臣之間,各臣之間,要坦誠相待,同心同德為國為民,避免為私利而勾心鬥角。國君必要以身作則,如此方能服眾。
周朝之所以傳位三十代,延續七百九十年,是中國史上最長久的朝代,其基石是「禮節」和「法度」。朝庭,各方諸侯,民間,都自覺遵行「禮節」,彼此以禮相待,互敬互愛;「法度」,指公認、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犯上、欺下」,就是冒犯「禮節」,前提是在位者必樹立榜樣,在封建社會具進步意義。也給後世提供借鑒:必要提升農民地位,改善民生。爭權謀私,個人野心,貪污腐化必造成爭鬥不止;忽略農民,置弱民於不顧,必造成社會不公,矛盾加深,危機四伏。以德治國天下太平,以鬥立國死傷累累。

第二十五談: 中國道統有力量 現代強權無德行

題目:《展喜犒師》。強齊揮軍進犯弱魯,魯僖公派太史展喜以犒軍之名向齊孝公曉以周朝制定的天下太平的「禮節」和「法度」,成功說服齊國退兵:
公元前639年夏天,齊孝公率軍進犯魯國北疆。魯僖公派太史展喜以犒勞齊軍的名義求見齊王,再用外交詞令說服齊國退兵。此事先與展禽商量。
齊王還未進入魯國的邊界線,展喜已到了。他向齊王說:「敝國國君得知齊王屈駕親躬,即將光臨,特派小臣前來慰勞。」齊王問:「魯國的人害怕嗎?」展喜說:「百姓害怕,朝中不怕。」齊王問:「屋子空懸無物的罄,田野沒有青翠的草。究竟憑恃何物而不懼?」展喜說:「憑恃先王的遺命。當年周公和太公,都是周朝輔助成王的股肱大臣。成王念及他倆有功,特地賜給他們盟文,指明‘世代子孫,互不傷害。’此盟文書協並載藏於盟府,由太師掌管。恆公因此聯合各諸侯,調和彼此矛盾,彌補裂縫,避免災難。以行動履行誓約。到了君王您上位,各方諸侯都對您心存仰望,異口同聲:‘您有遵行恆公職責之功。’我們敝國也不敢在邊境陳兵,認定‘君王繼承王位九年,怎會不遵行王職?否則,怎對得起先王?因為先王必定不會如此的。’就憑恃此信念而不懼怕。」
齊孝公班師回府。
上文出自《左傳》。魯僖公26年,原來弱小的魯國發生飢荒,強大的齊國趁機進犯。魯僖公指派太史展喜作為外交特使,以早年周公和齊恆公協同輔助周成王的重道大義說服齊國退兵。
展喜的哥哥展禽是遵行傳統道德的典範,「德行滿天下」,名聲顯赫,也是朝內太史,魯僖公為何派較平凡的展喜為外交特使?史書并無解釋。個人認為,其中蘊藏大智慧,是為了表示「犒勞」的誠意,使魯孝公有面子。
魯國為何能以外交說詞就令野心勃勃的強大齊國退兵?這是相信道義在己方,加上機智和勇氣。在維護周朝樹立起來的、天下公認的「禮節」和「」法度」方面以己之強攻敵之短。強大的齊國即使攻下魯國,勢必引起各諸侯的警惕、對抗,尋找機會群起而攻,置自身於不利。由此看來,魯國相信並維護道統的力量,齊國也有「後覺之明」,臨崖勒馬。一場戰爭洗劫安然度過。
然而,現代政治強權不顧人道災難,視正義為無物,恣意發動侵略戰爭,開歷史倒車。如今的俄烏戰爭已死傷數十萬人,千萬人失散,雙方筋疲力盡還未罷休,為「面子」?為「權力」?為「爭雄”」?戰爭的意義何在?中華傳統文化值得世人省思。

第二十六談:兩國聯軍雙夾擊 老臣退兵一席話

 題目:《燭之武退秦師》。晉國邀秦國聯合進攻鄭國,並已兵臨城下。鄭國大夫燭之武奉命用計和理說服秦國退兵,開啟以外交平定戰爭、救國難之例:
公元前 630年九月初十,晉國和秦國出兵包圍鄭國。這是因為鄭國曾經對晉文公無禮,又曾幫助楚國對抗晉國。
晉軍進入軍事要地函陵,秦軍也到達汜水河南面。鄭國大夫佚之狐對鄭國君說:「當此危急關頭,只有派遣燭之武去見秦國君當面曉以利害,秦軍必會退兵。」鄭國君同意。但燭之武卻推辭說:「下臣年壯已不如人,現在老了,更無能為力。」鄭國君說:「我早年沒任命您,是寡人的過錯。現在形勢危急,還是以國家為重吧!國家亡了,您也不利啊!」燭之武於是臨危受命。
燭之武利用黑夜從城牆吊下來,見到秦王,說:「秦、晉兩國包圍鄭國,鄭國將亡。如果鄭國滅亡對秦國有好處,秦國的付出是值得,但是秦國怎麼可能越過別國,以遠方的土地作為自己的邊陲?以滅亡鄭國來擴大國土,更不容易。因此,晉國的加強就是秦國的削弱。相反,如果保存鄭國,秦鄭兩國友好來往,鄭國可為秦國提供方便,對秦國沒有害處。況且秦國曾對晉國君有大功,晉國卻食言沒有給秦國焦、 瑕兩地。他早上渡河回國,晚上就修建兵城備戰,此事您也知道。晉國貪得無厭,向東侵占鄭國,日後若不向西侵佔秦國,就沒地方可侵佔了。因此,助晉害秦,助人害己。請君王三思。」
秦王醒悟而喜,隨即與鄭國結盟。撤兵之外,還派杞子、逢孫和楊孫幫鄭國守城。
晉國的重臣子犯請求晉王進攻秦軍。晉王說:「不可,沒有秦國,我們也沒有今天;過去得其幫助,後來又有求於人,今日反而攻擊他,這是不仁:從此化友為敵,這是不智;不顧大局,趁亂而戰,這是不武。我們還是回去吧!」 晉王撤兵返回。
上述事件發生於公元前630年。鄭文公43年,晉文公7年,秦穆公30年。晉國要進犯鄭國的原因,一是晉文公(本名重耳)早年因逃避父王晉獻公的寵妃驪姬逼害而帶上一批巨子逃難出國,流落至鄭國時受鄭王冷落而懷恨;二是兩年前晉楚爭霸,鄭國支持楚國有了新仇。當年鄭王冷落他的原因是鄭國受周朝倚重,狐假虎威,看不起重耳。後來重耳登基稱王,鄭王有所防範。晉楚爭霸,鄭國自然不希望晉國獲勝而支持楚國。晉楚爭霸,楚國大敗。鄭國擔心晉國報復,趕緊派人向晉文公請罪。晉國聲勢大增,晉文公趁勢要報舊恨新仇;晉國為何要邀約秦國聯軍?因為當年重耳逃難到秦國時得到秦王的保護和厚待,雙方關係十分密切。有秦國出兵,可減少自身損失。
鄭國原就國小力弱,怎能抵抗兩大強國?但鄭國大夫佚之狐看清該軍事行動與秦國無關,只要向秦國當面陳述利害得失,利用晉文公曾對秦國失信而從中挑撥離間,促使秦國退兵。佚之狐不親自出面,可能怕萬一事敗生命危險,也可能為讓一向不受鄭王待見的老臣燭之武有立功的機會。燭之武年已七十,面見秦王比較安全。
從地理上看,秦與鄭隔了一個周朝所在地,越過周國戰勝鄭國不能佔有領土;其次,重耳當年為報答秦王之恩,曾答應將兩地割讓給秦國,但過後並無履行,雖然晉文公曾派人前往解釋道歉:「先王之地不可割讓。」但經不起燭之武的外交口才,加上燭之武也為鄭國承諾日後為秦國提供幫助,提醒秦王:化敵為友,有利無害。秦曾有功於晉,晉文公也不會施以報復。燭之武所言「他早上渡河回國,晚上就修建兵城備戰」是誇張之詞,故意製造秦晉矛盾。秦王「感動」之餘,不但退兵,還留下 三名大將與將士幫助鄭國防範晉國。
局勢至此,晉國若繼續進攻鄭國,勝負難料,甚至可能與秦軍發生衝突;若是轉而進攻秦國,便是化友為敵,忘恩負義,為天下人所譏笑。
可知戰爭不止是軍事、經濟、政治較量,外交也不可或缺。外交作用於戰爭爆發之前,達到止戰,最為高明。

第二十七談:世間何物是不朽 三立並行德功言

題目:《魯叔孫豹論不朽》。魯國大夫叔孫豹回答晉卿范宣子關於「死而不朽」的提問,指出要做到「立德、立功和立言」方能達到「死而不朽」的境界:
晉襄公二十四年的春天,魯國的孫叔豹到了晉國。范宣子接待他時,問叔孫豹:「古人所言“死而不朽”,是何意?」叔孫豹未作答。
宣子又問:「從前驩的祖先,虞舜以前是陶唐氏,夏朝時候是御龍氏,商代是韋氏,現在華夏盟主是晉國的范氏,全都是貴族身份。那麼,是不是“人死了,卻不滅?”」
叔孫霸說:「這叫做貴族身份享俸祿,而非不滅。從前,魯國有一大夫叫臧文仲。他雖然死了,但他生前立下的言卻沒有消亡,這應該就是“死而不朽”吧!據說,最高尚者是立德,是能使他的恩德澤及後世,其次是立功,是他建立的功業永垂後世,接著是立言,他說的話能垂教後世。也就是德澤、功業和道理這三者都經得起時代的考驗而流傳下來,這才稱得上“死而不朽”。至於保住貴族身份,守住宗廟,世代祭祀,傳承祖宗等等,屬於後代傳承的性質,各國都有,十分普遍,不能稱為“人死而不朽”。」
上文見於《左傳》:借孫叔豹的話傳達一個真理:只有「立德、立功和立言」才是人死而不滅。立德就是創造、制定足以惠澤後世、博施眾濟的神聖法度;立功就是拯救劫難,建立濟世功業;立言就是足可傳世的至理名言。人死後,他生前的施行的恩德、建立的功業和哲理名言有普世價值、經得起時代的考驗、得到公認而流傳下來,便達到「死而不朽」的境界。
「死而不朽」在於強調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道理,是世人共同追求、造福於社會的最高指導原則。
爭霸鬥狠、奸詐拐騙、欺善怕惡等,其人未死已朽;
良知良能、仁愛惻隱、除惡揚善等,逝後後世懷念;
立德、立功、立言,人類表率,長留後世,死而不朽。
中國古代,達到「死而不滅」有三個人: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學說創建人孔子,哲學家、思想家和三道(儒家、釋家和道家)合一的王明陽,以及集政治、戰略、理學、文學於一身的曾國藩。(余省略)
「立功」的有「臥薪嚐膽」越王勾踐,中草藥始祖李時珍,南宋民族英雄、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岳飛。(余省略)
國際上,達到上述「死而不滅」,政界方面,南非前黑人總統曼德拉、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科學界方面,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瑞典化學家諾貝爾。(余省略)
至於「立言」,下面一些影響極大的言論,如: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
「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要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
「人人生而平等。」
「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 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見《共產黨宣言》) 。
上面的言論,哪些符合人性需求又經得起時代的考驗?

第二十八談:國君無能萌殺意   明臣有智救人命

題目:《叔向諫殺豎襄》。《國語》晉國篇短文:叔向得知晉平公因自己無能而委罪於豎襄並要將他殺害,用諷刺但不會得罪晉平公的勸諫使豎襄獲救。
晉平公射鴳沒有射死,便令豎襄去擊殺,鴳卻飛走了。晉平公一怒之下,把豎襄囚禁起來,準備殺死他。叔向聞知此事,當天傍晚參謁平公。平公告以此事。叔向說:「大王必要將豎襄殺了!以前我們的先王唐叔,在徒林這地方射蔆牛,一箭就把蔆牛射死,因此才受封於晉朝,如今大王射殺鴳不死,擊殺也不死,此事突顯大王的恥辱。因此,大王必要把豎襄殺了,以免此恥辱之事遠揚廣傳。」
平公臉上露出慚愧之色,於是催促手下把豎襄釋放、赦免。
上述短文中的「鴳」是一種小鳥;「蔆」是古代傳說中的獨腳神獸。豎襄是晉平公的隨身下臣,叔向是晉朝三朝元老士大夫。叔向正話反說,把正經的話說反了,達到了勸諫的目的。他對晉平公的勸諫順著國君的意思,不會得罪晉平公,但又把晉平公射小鳥不死,擊殺也不死,與數代以前的先王唐叔一箭射死大獸相比較,突顯晉平公的無能,使晉平公自慚,如若再因自己的無能而把無辜的豎襄殺了,那就更顯得殘忍,必定臭名遠播。幸得晉平公最後還是聽出弦外之音,領悟其中道理:赦免豎襄有利無害。
叔向的技巧勸諫既達到救人命的目的,又保住了君王的面子,同時也不會得罪君王。叔向是地位和聲望高的明臣,他說的話晉平公也會思量,緊要關頭表現出雅量的一面。
封建社會專制國君的特征就是自以為神,有過錯委過於人,有成績自我獨攬,歌功頌德,盡量誇耀。別人都是無能,自己就是聖明。但本質卻是無知、無恥、無德、無能,愚昧之外,專橫殘忍。

第二十九談:為富不仁有報應 執政為民看成效

題目:《叔向賀貧》。晉國大夫叔向為大卿韓宣子指明為官貧窮是福不是禍,貧不足憂,德行更重要。否則,愈富,對自身、對國家和人民的禍害就愈大:
叔向去看望韓宣子。宣子向他訴說貧窮,叔向聞言向他道賀。
宣子說:「我雖是卿,但沒與卿相匹配的錢財,不能與其他卿大夫平等應酬來往。我為此而發愁,您卻向我道賀,是何道理?」叔向說:「從前,欒武子沒有一個作為大卿應有的田地,甚至連家裡祭祀的用品也不夠,但他把德行善舉宣示和執行,因此名揚天下,諸侯信服,少數民族敬畏。他行事依法,處事秉公,光明正大,無愧於心,因此從沒遭遇災禍。到了他的兒子桓子,卻為所欲為,窮奢極欲,違犯法制,卻沒遇到災禍,不受懲罰。這是因為他得到父親生前積德的庇蔭;到了桓子的兒子懷子,又恢復他祖父武子的良好德行,照說是就有好報,但他卻承受其父生前的罪罰,落泊流亡到楚國。至於另一家族郤昭子,富可敵國,權勢有三軍之一半,如此大富大勢,其結局卻是被人殺害後還陳屍於朝堂之中公開示眾,連同家族後人也都在絳邑被殺殆盡。郤氏八人中,有五個大夫,三個卿,如此顯赫的名門世家,誰知一天內就被殺盡,連個哀悼的人都沒有。這就是為富不仁的結局。如今您與武子一樣窮,所以我應該向您道賀。如果您不從事樹立德行,反而擔憂錢財不夠,那我恐怕日後要向您弔唁都來不及,哪來向您致賀呢?」
宣子聞言向叔向拜揖。說:「原來我就要遭遇禍害,幸虧您使我得救。不僅是我一人,我想,從桓叔以下的後人,都要感激您的恩賜。」
上文有勸人行善之積極意義。按照歷代封建王朝官位,「公」在上,「卿」次之,「大夫」在下。「大夫」的俸祿是一百畝地,「卿」應有五百畝田。奕武子作為「卿」,得不到相匹配的地,相對較窮,但其德行好而為萬眾所服。他的兒子桓子,德行惡劣,但沒受上天懲辦,是因其父生前積德得到庇蔭。桓子的兒子懷子,又是好德行之人,卻遭到上天懲罰,是因為其父生前幹盡壞事,害了兒子遭到報應。此是隔代報應。
郤氏大家族八人中,三卿五大夫,因為富不仁而全部遭到現世報應。
韓宣子是晉國六卿之一。他埋怨「窮」,只是與其他卿相比而言,並非真正意義的「窮」。在得到叔向的提示後,他沒再為「窮」而發愁。他後來輔助晉國27年,復興晉悼公霸業。
不論隔代報或現世報,都是「好人好報,惡人惡報」。報應有多種形式,涉及個人、國民甚至朝代,現世、隔世或他世。故有「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之說。但對於無神論者,卻認為「報應」是宿命論、迷信,故而大貪、橫行而悠然自得,其惡行會更嚴重,為禍更深。其死後,惡名遠播,世人咒罵,便是報應。
要求統治者兩袖清風,走進民間,似乎強人所難。但做到使老百姓過著好生活,有尊嚴,享受平等社會地位是其不容推卻的職責。古人說:「為富不仁,為仁不富」。德行壞而越富,對人民、社會和國家的危害就越大。
英明的領導者做到「執政為民」有成效,人民擁戴是好報應;執政為權、為勢、為財,造成貪官污吏,卷款外逃,禁而不止,人民無奈,農民遭殃,不但治國無能,古人也一再警示:必有惡報。

第三十談:國興民安方是寶 佩玉再貴也虛榮

題目:《王孫圉論楚寶》。楚國大夫王孫圉拜訪晉國,晉國大夫故意在宴席上炫耀佩玉,示為國寶。王孫圉明示國之寶在於護國、和平和民安而非佩玉: 
楚國的大夫王孫圉國事訪問晉國,晉定公設宴招待。晉國卿士趙簡子主持宴會,他佩帶響叮噹的玉飾出席。他問圉:「楚國的白珩還在嗎?」圉答:「是的。」趙又問:「這件國寶有多少年歷史了?」圍答:「我們並不把它當作國寶。我們的國寶是外交奇才觀射父,他口才伶俐,每次出使外國,不會給外國有取笑敝國國君的話題。還有左使的倚相,他處事按照先王的遺訓,向國君獻策時勸諫國君要以先王的功業為重來處理國事,如此國家也得到上蒼護佑。敝國還有一個名叫 “雲連徒洲”的地方,出產五金、木材、竹子、龜鱉、珍珠、象、虎、豹、犀牛等走獸和飛禽。這些資源有的可製作武器用於防範戰爭,保家衛國,有的可製作成珍貴禮品待客或贈送外賓,用作外交睦鄰。如此,國際關係良好,外部環境安全。這才是真正的楚國之寶啊!您所言的佩玉,不過是先王留下的玩具罷了,怎稱得上國寶?」
「我還聽說,國之寶,只有六種:能正確處理各種政事的賢才、拜祭神靈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祭器玉石、像征吉祥、作為趨吉避凶的龜甲、防御火災的避火珍珠、抵御外侵與鎮壓內亂的武器、大自然的寶貴礦藏等。楚國雖然尚未完全開化,但不會拿這種叮噹作響的玩意當作國寶。」
上文中的「觀射父」是楚國大夫,「左使」是官名,「倚相」是人名。兩人各協助楚國國君主政內外。「白珩」是佩玉上面橫著的小玉,用來襯托佩玉的高貴。顯然,楚國的「珩」只是佩玉的附屬品。晉國卿士在招待楚國大夫宴席上以主人身份向客人展示其視為國寶的佩玉,表現出其個人虛榮、對物質生活的奢求和著重眼前利益。而客人卻以憂國憂民的心態視能為國家振興、人民幸福為目的而作貢獻的人與物才是國家之寶,從而維護國家尊嚴,使主人無言以對。
此雖是兩千五百多年前談論有關「國寶」(國之重器)之事,卻仍然存在現代一些國家政治中。胸懷狹窄、鼠目寸光的政治家、高官或領袖以財物、高高在上的心態視經濟為唯一「國寶」,定義「強大」。實際上,政治開明、民心凝聚、外交多友以及人才、天然資源、長遠的國家發展大計是以人民福利為重等等多方面結合才是國家之寶。前者固步自封,滿足現狀,從政為私;後者負重致遠,堅持不息、從政為公。國家的前途,可以以當官的心態和行為作參考、判斷。

第三十一談:勞民傷財多害處     面子工程必誤事

題目:《齊人諫靖郭君城薛》。齊國門客用三個字以常理勸諫齊國宰相靖郭君停止在封地──戰略要地薛城修築城牆。專橫、有野心的靖郭君最終接受民意:
靖郭君田嬰準備在薛邑修築城牆,但遭到諸多門客前來勸阻。靖郭君向傳達者下令:「不許再向我通報那些諫阻者。」但有一人還是冒死前來,他說:「我只說三個字就走,若有多說一個字,可把我烹死。」靖郭君很好奇,便破例接見他。來人進來就說:「海大魚!」然後轉身就走。靖郭君趕緊勸說:「客人留步!請說下去。」來人說:「鄙人不敢以死當兒戲。」靖郭君說:「放心,沒事。請說下去吧!」來人說:「海大魚就是海中的大魚。這大魚用魚網無法拉網捕獲,用魚鉤更無法釣上來。大魚雖有如此威力,但一旦在某種情況下失去了海水,無所依附,連螞蟻也能摧殘它致死。齊國就是您的海水,您若長期保有齊國,便如大魚生活在大海之中。一旦失去齊國,您把城牆修建得像天那樣高,也沒用啊!」靖郭君說:「您說的對!」於是決定停建城牆。
上文出自北宋劉漢所著《戰國策》的短文,記載齊顯王48年,公元前321年,齊國宗室、宰相靖郭君(本名田嬰)要在其封地──古薛城修建高大城牆,受到眾多門客勸阻的事。勸阻的理由是勞民傷財,勢必造成民怨,且可能引起齊王警惕而惹禍。
原來靖郭君傳說是齊宣王的異母弟、齊威王的少子。靖郭君也曾在攻打魏國時得勝立功,後又通過外交手段使魏、韓兩國歸順於齊,因此獲得齊威王授封薛地。薛地是僅次於齊都臨淄的大城,也是與楚、魏、滕三國接壤的戰略要地。靖郭君要修建大城牆實無必要,其目的只是顯示其威權。眾多門客勸諫,認為此舉會惹來繼位的齊宣王的警惕而惹禍,同時,與接壤的三個國家也不好相處。
「門客」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大官貴族招攬的大量、可能多達數百上千的來自民間或半官方的各有本事、精明幹練人士。主人長期供給他們生活居所,使之衣食無憂,有事時「門客」替主人出謀劃策、聽任使喚。「門客」見多識廣,忠於主人。因靖郭君拒絕勸諫,其中一位門客用簡單的三個字來引起主人的好奇,再以海水與大魚的關係比喻統治者與人民的關係不可分,終於勸諫成功,使主人改變主意,停止修建城牆。
後來靖郭君又接受眾門客的意見,專心致志發展農商,經濟發達,民心安定。他當任相國十一年相安無事,直到齊宣王去世。此時的齊國也日益強盛,聲望日隆。
此段歷史告訴後人:當權者必須與人民相融合,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長治久安;面子工程只是短暫滿足虛榮心和僅僅顯示個人威權,最後得不償失;當權者若固執地自以為是,自我神化,拒絕進諫,實是愚不可及,下場可悲。

第三十二談:齊若攻魏兩敗傷  俄烏大戰誰得利

題目:《淳於髡諫齊勿伐魏》。《戰國策》的齊國篇中的短文:齊國上大夫淳於髡用寓言中狗兔追逐,農夫得益的道理來說服齊王放棄討伐魏國的戰爭。
齊王打算討伐魏國。淳於髭對齊王說:「天下跑得最快的狗,是韓子廬黑狗;最狡猾而尚逃竄的兔子,是東郭逡狡兔。韓子廬追逐東郭逡,繞過山追了五圈,越過山頭追了三次。最後,跑在前面的兔子精疲力盡,奄奄一息,而在後面追逐的狗也跑不動,累極而死。路過的農夫見了,不勞而獲就把兔子和狗帶回家。如今,齊國與魏國本已互相對峙很長時間了,當此軍隊困頓,民眾疲勞之際,揮大軍進攻魏國,恐怕軍力強的秦國和國力大的楚國就要如上述農夫一樣在後面等著坐享其成了。」齊王聞言,決定休兵,讓將士養息。上述事件發生於公元前353年,齊魏爭霸時期。齊國因在桂陵和馬陵兩次戰役中得勝,便對魏國更有野心,意欲全面佔領。魏國雖然居於下風,但也不可輕視。戰國中期,魏國在七雄中實力最強,稱霸天下,曾佔領原屬秦國的河西地區數十年。如今,齊魏雙方長期對壘,兵力國力互有消耗。齊王只看到眼前利益,淳於髡卻看到長遠:齊魏互戰的結果,必兩敗俱傷,反而幫助秦楚兩大國趁機進犯,到時候,齊國決無能力應戰而全面潰敗。
齊王接受淳於髡的勸諫,避免一場戰爭。後來國相靖郭君經外交手腕說服魏韓兩國為共同對付強鄰──秦國而三方結盟,並承認齊國為盟主。是為「合縱」。意為合眾弱以攻一強。韓國面積最小,四面受敵,自然同意結盟。當初齊王若不接受淳於髡的勸諫,一意孤行,必陷災難。
反觀當前的俄烏戰爭,普金恰似齊王的短視,只看到自己的「強」,沒看到對方的堅強和韌性;只相信武力,不相信「合縱」的團結力量;只信強橫,不信正義。俄羅斯或許有淳於髡,可惜普金本性專斷、頑固又惡霸,戰前秘而不宣,一意孤行,智者要阻止也來不及。如今進退兩難,兩國長期互耗的結果,至今雙方死傷數十萬,千萬人失散,未有盡頭,普金終會老死,俄烏已成世仇。
俄烏兩國原來親如兄弟,歷史多有分合。俄羅斯地大物博,資源充足,大可創造民富國強;軍力強大,足以防禦西方。如果對烏克蘭親善,兩國官民深度、長期、全面來往,緊握正義之劍,何懼北約東擴?如今硬生生把烏克蘭推向敵方,俄羅斯得到什麼?

第三十三談:國勢強盛莫得意    稍有差池可敗亡

題目:《魯共公擇言》。梁惠王因國勢盛,又好大喜功。在宴請諸侯的席上,他請魯君敬酒。魯君引證史實,對梁惠王提出譏諷忠告。梁惠王連聲稱贊:
梁惠王設宴邀請諸侯在範台歡慶。期間,梁惠王邀請魯共公舉杯敬酒。
魯共公起身離席,莊重致詞。他說:「古時帝禹的女兒請儀狄專為帝禹釀美酒。帝禹飲了美酒,果然如甘露醇香。但帝禹卻遠離儀狄,從此也不再飲酒。他說:‘後世必然有因貪飲美酒而導致亡國的。’有一次,齊桓公半夜因飢餓而肚子不適,易牙立刻為他煎煮食物,齊桓公吃飽後睡得很香,到第二天還沒醒過來。他後來說:‘後世必有因貪食而導致亡國的。’晉文公得到美女南之威,因迷戀她而三天沒上朝。他猛然醒悟,推開她並不再見到她。說:‘後世必然有因迷戀美女而亡國的。’楚莊王攀上強台遙望崩山,但見左有大江,右有洞庭湖,錦繡河山,令人流連忘返。但他突然想到不可過度迷戀景色 ,便在強台上立誓從此不再攀山,說:‘後世必然有因過度貪戀河山景色而亡國的。’
如今主君的酒杯裡,有好似儀狄釀成的美酒;主君的佳餚,有勝似易牙煎煮的美味;主君左邊有白台,右邊有閭須,恰似南之威之美;此處前有夾林,後有蘭台,好比楚莊王強台登高賞美景。為君者身有一樣,便有亡國之憂,何況君主四樣齊備,能不警惕嗎?」
梁惠王對魯共公的發言連連稱讚。
上文見《戰國策》中的《魏策》。(梁惠王實是魏國國君魏惠王,因姬姓梁氏,故也稱梁惠王)記載梁惠王15年,公元前344年,梁惠王因國勢強盛,宴請國力較弱的魯、衛、宋、鄭四諸侯國以圖拉攏和揚威。他請四國中較強的魯國國君在席上敬酒。魯共公看出梁惠王的意圖,便借史實提醒梁惠王,並告誡其他諸侯國要戒除酒、味、色、樂的誘惑。從中看出魯共公卓越的政治眼光。
梁惠王對魯共公的警示發言不認為是「冒犯」、「妄議」,反而稱道。算是開明、有膽色。
文中「強台」是指章華台,「崩山」是崇山,「範台」是君臣娛樂喜慶的場所。「白台」與「閭須」是梁惠王隨身美女,「夾林」是頗有景觀的密林,「蘭台」,莊嚴宏大的史宮。
卓越的政治家、國家領導人胸藏未來,眼望長遠。對於「強大」沾沾自喜,顯耀揚威,實是短視無知。在歷史長河中,所謂「強大」是暫時、甚至是表象的,在複雜的國內國際形勢中,極可能在得意忘形之時失去警覺而敗亡。

第三十四談:求才用才誠與智  善始善終範和模

題目:《燕昭王求士》。國殘父亡,百廢待興,燕昭王以誠心和智慧招徠賢才,駕馭和任用賢才。彼此肝膽相照,與民同甘苦,齊心協力,終於報仇雪恥揚國威。
燕昭王在殘局中登上王位。他降低身份,以厚禮招聘賢才,為報齊國侵犯之仇。他對重臣郭隗說:「齊國趁我們燕國內亂時候入侵,現我國國力弱,沒法報仇。我的願望是求得賢才協同治國,以報國恥。你有何高見?」郭說:「為成帝業,必以賢才為師;為成王業,以賢才為友;成霸業,以賢才為臣。無能的亡國君,以庸才為伴。古時行王道,先降低身份,厚待賢才,虛心誠懇,百倍於我的智者能人就會來;先付出,再求人,持之以恆,十倍於我的賢才就會來;與常人一樣勤勞、付出,能力與自己一樣的人就會來;指手劃腳,目中無人,身邊只是奴僕;發號施令、嚴酷待人,甚至毆打辱罵,面對是俘虜或奴隸。大王若真心誠意求廣求賢才,必親力親為,上門求見。世人知之,必主動上門投靠。」昭王問:「誰是我可以上門謁見的賢才?」郭說:「聽說古時有一位國君,願用千金求得一匹千里馬,但三年過去,沒能得到。一近侍對國君說:‘請讓我去求購試試。’國君同意。三個月後,果真求得一匹千里馬,但馬已死了。他用五百金買了馬的骨頭。國君大發脾氣:‘ 我要的是活馬,白白用五百金買來死馬有何用?’近侍說:‘天下人若知道大王連死的千里馬也要,不久就會有活的千里馬來到。’果真不到一年,就有三匹千里馬來到。現今大王果真要求得賢才,就先啟用於我。天下人知道此事,才能比我高的人千里也會趕來啊!」
於是昭王為郭修建一座宮室,以郭為師厚待之。魏國的樂毅來了,齊國的鄒衍來了,趙國的劇辛來了。有才能的人陸續而來。接著,昭王弔唁死者,慰問生者,還與人民同甘苦。二 十八年後,燕國強大了,士兵無所顧慮,不怕戰爭。昭王任樂毅為大將,聯合秦、楚、三晉等多國攻打齊國。齊國戰敗,齊王外逃,燕國大軍繼續追擊齊國潰兵,攻進齊國首都臨淄,繳獲所有齊國寶物,並燒掉齊國宮室宗廟。除了莒和即墨之外,所有城市均被攻破。
上文來自《戰國策》的《燕策》。公元前312年,燕昭王還是公子之時,其父因禪位於燕相之子引起紛爭內鬥,齊國趁亂入侵,攻破燕都,殺死其父。公子逃到趙國,後在趙國扶持下自立為王,又在趙國幫助下重整兵力反攻,收復國都。經過二十八年的精心經營,在上述招徠的多位賢才協助下和與民同甘苦共奮鬥,君臣、官民同心,國力強大而反攻得勝,齊國幾近滅亡。
歷史要稱頌三位難得賢才。樂毅到了燕國,只顧在宮內享樂,無所作為,昭王也耐心等待多年,並無責怪。終於一天晚上,樂毅戎裝求見,向昭王提出聯合上述多國一起進攻齊國的大計,並願親自領軍作戰。昭王依計而行,果然大獲全勝。樂毅為何如此?是為韜光養晦,掩人耳目,致使齊國麻痹大意,同時考驗昭王誠意。
歷史要稱頌燕昭王,他接納忠言,親力親為,用人不疑,禮賢下士,凝聚力量,成就偉業。他也體諒民間,安定民心,從而得到糧食的後勤供應。他誠心誠意,來自外國不得志的賢才投奔而來。此外,他也善用人才,樂毅是帥才;鄒衍善於推演,佈署;劇辛籌劃……智慧和誠意,超凡的膽識,不急功近利,親民等等,是歷史的典範和楷模。
人們可在現代哪些國家找到像燕昭王如此膽識的領導人?其親密戰友、接班人有善終嗎?老百姓得到善待了嗎?還是遭受過飢荒又內鬥?

三十五談:先糧而民後君王 大道尊嚴何取捨?

題目:《趙威后問齊使》。趙王年幼,威后執政。她接見齊王使者時先關心齊國農業收成和百姓,再問候齊王。使者不悅,威后指出不能捨本求末的道理:
齊王派遣使者友好問候趙威后。威后接過信,還沒拆開,先問使者:「貴國今年收成好嗎?百姓生活好嗎?齊王也平安嗎?」使者心中不悅,說:「臣奉派遣前來問候威后,如今威后沒有先問候齊王,卻先問起農業收成和百姓。豈非重卑賤而輕尊貴?」威后說:「不是。如果沒有農業收成,怎麼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又怎麼有君王?我怎能捨本求末?」
威后繼續發問:「齊國有一位名叫鍾離的人,他好嗎?他為人處世,心中懷民。他常提供糧食和衣物給民眾,不論民眾是否有糧食、是否有衣穿。這是幫助齊王安撫、救濟民眾,卻為何沒賜給他官位,讓他更有作為?葉陽此人好嗎?他心懷慈悲,照顧孤身,體恤老幼,接濟貧困。也是幫助齊王扶民治國,為何至今也沒給他職位,以便更好成就他的功業?還有一位住在京都北宮,名叫“嬰兒子”的孝女,為了侍奉父母,取下原來待嫁的耳環玉飾,終身不嫁。如此值得宏揚的孝道,卻為何不給她封號上朝?無視濟世的處士和行孝的女子,如此怎能把國家治理好?怎能愛民呢?還有,在於陵一位叫子仲的,他活得怎樣?他不顧家,無益國,不賢不孝,自私冷漠,影響很壞,是個廢物,為何不殺死他?」
上文見《戰國策》中的《齊策》。公元前266年,趙惠文王死後,因其子孝成王年幼,其母趙威后執政。她在齊國國君派遣的友好使者以書信示好,為何表現出居高臨下,甚至干涉齊國內政的姿態?可從當時歷史背景和兩國關系等尋找答案。
一、兩國的特殊關係。公元前286年,齊宣王依靠趙國滅了宋國。趙有功於齊;趙威后原是齊愍王的女兒,即齊國公主。趙威后自是關心母國,熟悉母國著名人物;後來強大的秦國要進攻趙國,趙威后在忠臣勸說下讓心愛的唯一兒子到齊國作人質從而求得齊國出兵相助,擊退秦軍。
二、民本思想出現。戰國時期,思想家和政治家意識到不論治國或戰爭,人民的作用很大。民貴君輕、國以民為本和民以食為天的道理開始成為潮流。
三、趙威后本人的強勢作風。思想開明,治國理念和政治眼光。趙威后主政時期,推行利民政策,體恤百姓,以身作則,國家漸強。是為典範。
趙威后如此「教訓」鄰國、友邦,實是粗暴干涉外國內政甚至司法。放在當代,自是傲慢、強橫,自損國格和外交關係。但對昏庸領袖,也有警示作用。無能、腐敗的領導層,面對國內種種困境、弊端或危機,能夠醒悟改過,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未嘗不是好事。如何面對此種既有天大道理卻有損國家、領袖尊嚴的矛盾?端視其智慧和膽色。

三十六談:不患貧而患不均 不患窮而患不安

題目:《季氏將伐顓臾章》。大貴族季氏趁魯君勢弱要奪權。欲先攻下附屬小國。季氏家臣告之孔子。孔子警告將引致內戰,責家臣進而阻止一場戰爭。
季氏準備攻打顓臾。
冉有和子路前來謁見孔子,告知此事。孔子說:「冉有!這是你的錯了。顓臾這小國,是先王給予其作為東蒙山的祭祀,其國境是在我們魯國最初的疆土之中,與魯國安危共存,休戚與共。為何要去攻打它呢?」
冉有說:「季孫要這麼幹,我們本來也不同意。但有什麼辦法?」
孔子說:「冉有!周任說過,‘為官必須稱職。否則,便須離職。’例如,作為主人隨身的助手,見到主人即將跌倒,助手不去攙扶,要助手幹嗎?再舉個例子:老虎、犀牛從檻裡逃出,龜甲、玉器在匣中被毀壞,難道不是看守者的責任?」
冉有說:「顓臾的城牆十分堅固,距離季孫的管轄地又近。此時不攻取,日後必成後代的禍害。」
孔子說:「冉有!作為君子,口是心非,不承認內心貪婪,卻找其他借口。要知道,作為諸侯或大夫,不應擔心財富少,而應擔心分配不均。不應擔心國民人口少,而應擔心民心是否團結。財富均衡,便沒有貧富之分,國民齊心,便沒有眾寡之別。國家也不會有危機。如此,有遠地的民眾來了,可用仁義禮樂來感化他們。你們兩位是輔助季孫,不思用親善感化,卻想著使用武力。我想,季孫的目的,不在顓臾,而在魯君。」
上文見於《論語》的《季氏篇》。魯國國勢轉弱,魯哀公無奈。其三個貴族大夫,季孫、孟孫和叔孫,以季孫勢力最大。季孫有取代魯君的野心。他企圖先奪取附屬小國顓臾,再威脅魯君,一舉奪權。冉有與子路是孔子的學生,想聽師聖的意見。孔子看出冉有口是心非,內心支持季孫,先教訓冉有,再說出幾個道理:
一、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窮而患不安。為官不要擔心貧窮,如果大家都如此,便是公平合理;國家不要擔心人口少,如果國民齊心合力,便有凝聚力量;魯國三個貴族之間,魯國與顓臾之間,彼此平等,已是公平合理。魯與顓一大一小,但兩國人民團結友好。何必無事生非?
二、和平示好,親善感化,不必使用武力。季孫攻打顓臾,魯哀公不會坐以待斃,須知還有兩個貴族勢力。戰爭一打響,內戰必掀起。人民必死傷累累,還不知何時結束。
現實是:與之相反,國家如果貪官太多,官民貧富懸殊,社會不公,必有危機。
只看到自己「強大」,沒看到對方潛伏的力量和大勢,必有災難。所謂「強大」、「厲害」,實是暫時的,因為歷史是長遠的。
以「鬥爭」眼光看世界,看到的是敵人,以「親善」眼光看世界,看到的是朋友。

第三十七談:知書達理誠可貴  入士從政展鴻圖

題目:《子路從而後章》。孔子的學生子路在路上無意受到一位農民隱士先批評後禮待。孔子借此提出知書達理者不應隱居,應以國家為重而從政:
子路跟著孔子趕路,卻走失了。
他遇到一位挑著鋤草農具的老農,便問他:「您見到我的老師嗎?」老農說:「四肢不勤,五穀不分。誰是你的老師?」說完,他自顧去鋤草。
子路拱手恭敬地站著。
老農挽留子路到他家住宿。他殺雞、煮飯給子路吃,又叫兩個兒子來相識。
第二天,子路趕路找到孔子,把這事告訴孔子。孔子說:「他是位隱士,你回去找他。」子路回到老農的家,老農卻不在了。
子路說:「賢人不做官是不合理的。行長幼之禮固然可貴,行君臣之義更不可廢。消極自我,不合禮義。君子做官是為義,即使無所作為,也不要放棄。」
這篇見於《論語》《微子篇》的極短散文應略加說明:
老農應該從子路的衣著打扮看出子路不是農民,因而批評他「四肢不勤,五穀不分」。也或者從與子路進一步的交談中知道孔子是子路的老師,因此上述批評是針對孔子;
子路被老農教訓後沒有不悅,而是恭敬禮貌聽訓,虛心接受。這感動了老農,認為子路是個知書達理的年輕人,因而勸留子路,並熱情招待;
孔子知道此事,認為老農非同尋常,是個知書達理的隱士。他叫子路回去找老農,並把自己的見解轉告老農。子路後來說的話就是孔子的話。這話的意思是:
「賢者作為隱士是不對的。既然您行老幼之禮儀,更應知道履行君臣之禮義。君子當官為國君,即使不合理念,無所作為,也不要放棄。」
子路此段話是對老農的兒子說,希望老農聽到。更是借此對世人而說。
老農的話有對有錯:中國是農業國,做人要先從農民做起,也即要做好本分,但也不是絕對。孔子如果按照老農的人生觀去做,後世便沒有儒家學說。孔子對國家和后世貢獻之大,非老農所及。
中國文革時期,耳熟能詳的口號是「打倒孔家店!」批評孔子是「四肢不勤,五穀不分」,脫離勞動,知識分子是「臭老九」等等,因此不惜全國關校停教,讓千萬學子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然而,傳播文化、研究科學知識也是勞動。社會分工不同,何須人人去務農?走不出小農經濟,即使全國務農,依然挨餓,貧窮。改革開放,青年學生返回城市,社會、家庭、個人,皆大歡喜,人民生活改善,國家經濟騰飛,走向世界。
本文的意義在於:心懷國家,有志向的人應該積極參政。如果對時局或統治集團感到灰心失望,自認無法改變而隱居山林、農村,不理政事,那是消極,於事無補;如果留在城市或有影響力的地區,或有參與改變形勢的機會,此所謂「時勢造英雄」;如果能擠身於高層,更不要放棄。所謂「統治集團的開明派」,就是從這而來。須知,世事不會永遠一成不變。
然而,現代世界政治不像中國孔子所處的時代,臣子可向國君進諫,勸阻國君不良圖謀。柬共頭目波爾布特殺人如麻,你膽敢參政,絕有可能是送死。所以孔子也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在此情況下,還是老農明智。

第三十八談 ;民本思想圖千秋 武力征戰陷不義 

題目:《季梁諫魏王攻邯鄲》。隨國大臣季梁在路上聽說魏王準備攻打邯鄲,趕緊改變方向,趕到魏國,用生動又有說服力的例子勸阻魏王的戰爭意圖:
魏王打算攻打越國首都邯鄲。此事被正在趕路的季梁聽到而中途緊急折返。他甚至沒有整理衣服,風塵僕僕前往求見。他對魏王說:「臣因在路上見到一個人駕著馬車,向北而去。他對臣說:‘我要趕去楚國。’臣說:‘去楚國,為何走向北方?’他說:‘我的馬十分強壯,善於奔跑。’臣說:‘馬雖強壯,但也不是去楚國之路啊!’他又說:‘我身上的川資很多。’我說:‘那也不是去楚國之路。’他說:‘我是善於駕車者。’好吧!各種條件都好,但是方向錯了,只是距離目的地也就越遠。如今君王您要完成霸業,立威望於天下,依靠國大兵強去攻打邯鄲,以此來擴充國土,這方向是錯了。您的行動越多,條件越好,距離得天下的目標卻是越遠。好比剛才那個趕路走錯方向的人一樣啊!」
上文來自《戰國策》中的《魏策》。季梁是楚國的附屬小國──隨國的大臣。他上述的故事可能是自己編造但言之有理,說服力強。他一生主張以民為本,提出「民為神主」。天下以民為大,神為次,君為末。顛覆了自周朝以來建立的「神、君、民」為序的政治倫理。他是中國開創「民本思想」的第一人。他輔助隨國國君實行「內修國政,外睦友邦」,開方氣之先。
國家的領導人、統治者如果能高瞻遠矚,真正執行「以民為本」,在國內安民造福,做到強國富民,對外敦睦交好,此不但是人民、國家之幸,也可以此樹立國際威望,增強影響力,立不世之功;相反,如果只看到自身、當前的「強大」而使用武力強行征服,是方向不對。越固執,錯越大。 歷史正在或即將證明,不論是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還是當今的俄烏戰爭都不是正義之戰。人類應該改變武力征服的思維,把用在戰爭的龐大財力、人力資源,用於發展足以阻止戰爭的強大的國際和平力量。
「春秋無義戰」。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的爭霸、征伐,沒有一場戰爭是正義的。留下的是無數的忠言逆耳,人民的死傷累累以及深刻的歷史教訓。

第三十九談:倡導和平須「兼愛」 反對戰爭是「非攻」

題目:《兼愛與非攻》。「兼愛」指「愛人如愛己,愛鄰居如愛自家,愛鄰國如愛本國」;「非攻」是「不挑起戰爭,不恃強凌弱,不無理進犯」。
以上是春秋戰國時代墨子的政治主張:兼愛方面,指出聖人的天職是治天下,應知亂源在何處,尋根究底才能治之。好比醫生治病,應知病因所在,方能對症下藥。
天下世事的亂源,是人與人之間沒有相愛之心。臣不愛君、子不愛父、弟不愛兄,或君不愛臣,父不愛子,兄不愛弟,各自都只愛自己,進而做出損人利己之行為,亂之由生。
社會上的盜賊也是只愛自己,不愛他人,為自己一而偷盜、行搶、殺人。
大夫搶奪家邑,諸侯爭奪土地,都是只愛自己,不愛他人。亂源的病根在此。
如果天下人都彼此相愛,愛父親、哥哥和愛君王如愛自己,而父親、哥哥和君王也愛各自的家人和臣屬,各自做到愛人如愛己,那麼怎麼會有不孝、不慈、不忠的人?怎麼會有盜賊?怎麼會有戰爭?所以愛人如愛己,愛別家如愛自家,愛別國如愛本國,愛別人的性命如愛自己的性命,那麼自然就沒有盜賊,沒有戰爭,天下太平了。
聖人治天下,就要先教育人們彼此相愛,禁止仇恨。大家都相愛,彼此沒仇恨。一句話:「不可以不勸人相愛。」
墨子的另一篇《非攻》,是「反戰」的意思。內容是:
有人闖進別人的果園偷了水果,被主人捉獲送到官府治罪受懲處,損人利己,罪有應得;有人闖入別人家偷了家禽,其罪行大於偷盜水果,因為其行為使別人損失大;要是闖入別人的牛圈馬棚,偷了畜牲,其罪行又比偷盜家禽更大,因為受害者損失更大,其受處罰的大小視受害者損失的程度而定。然而,進攻別國,殺人放火,讓無辜人民家破人亡,其罪行比上述偷盜更為巨大,理應受到更大的處罰。然而,卻有人讚美其為「義」。真不懂得區分「義」與「不義」嗎?
殺死一個人,犯了一條死罪,殺死十個人,犯十條死罪,殺死一百個人,犯一百個死罪。進犯別國,引起戰爭,殺死人數更多,其罪行更大,反而讚其為「義」,豈止顛倒是非、善惡不分?因此,天下的君子必要先分辨是非善惡。
上文見於春秋戰國的《墨子》篇。由於連年戰爭,不論勝負,結局都是給雙方國家和人民帶來沉重災難。偷盜、行搶,是人所共知的罪過,發動戰爭,殺人爭地,得勝而歸,稱之為「義」,此是以勝敗論英雄,於世危害之極。
「非攻」,「反戰」的意思。不可無理進犯他國,不可主動挑起戰爭。墨子強調的是「正義」與「非正義」之分。正義之戰爭是必要的,受到外國無理發動戰爭的侵略而被逼應戰也是必要的。如越南進攻紅色高棉之戰。後者屠殺本國百萬人民之外,還殺兩萬越南僑民,挑起邊境戰爭,越南若不出兵,柬埔寨民族真會被滅絕。越南發動與紅色高棉之戰,其正義性視人民得救還是人民受害?同理,紅色高棉的「應戰」也以此為定性。結果越南軍隊僅用十四天就推翻紅色高棉政權,舉國歡騰,正義戰勝邪惡。

第四十談:楚王強勢圖攻宋    墨子智勇解國難

題目:《公輸》。墨子得知強鄰楚國利用工匠公輸盤建造雲梯準備攻下宋國首都的城牆,不辭辛苦來到楚國先後見到上述兩人,智勇雙全救了國難。
魯國的公輸盤為楚國國君建造攻城的雲梯,準備去進攻宋國。
墨子得悉此事,從齊國出發,走了十個晝夜,來到楚國都城郢都,見到公輸盤,對他說:「北方有一人要欺負我,請借您的力量把他殺掉。」
公輸盤很不高興。
墨子說:「我願為此給您獻上十金。」
公輸說:「我是個有正義之人,不能隨便殺人。」
墨子起身而拜。說:「恕我直言,我在北方,聽說您造了雲梯,要去攻打宋國。宋國有何罪過?再者,楚國地大人少,以人少去佔領多餘的土地,此是不智;攻打無罪的宋國,此是不仁;明知故犯,不去勸阻,此是不忠;如果勸阻不成,此是不強;您說您是有正義的人,故不能殺一個人,但卻要去殺更多的人,更是無理。」公輸盤表示 接受。
墨子又問:「既然如此,那就放棄攻打宋國吧!」
公輸盤說:「不行,我已經答應楚王了。」
墨子說:「為何不引薦我去見楚王呢?」
公輸盤答應了。
墨子見了楚王,說:「有一個人,寧可丟棄自己華麗的車子,去偷竊鄰家的破車;丟棄自己錦繡的衣裳,去偷鄰家的粗布衣服;丟棄自己的山珍海味,去偷竊鄰家的糠糟。這是屬於哪種人?」
楚王說:「此人犯上偷癖。」
墨子說:「楚國地域五千里,宋國只有五百里。楚國物產豐富,資源充盈,盛產珍禽、走獸、林木、海產,世所罕有。相反,宋國物產匱乏,土地貧瘠。如若君王要去攻打宋國,正如我方才舉例那個放棄豐富財物去竊取窮人家一樣。是不義,又不值得啊!」
楚王說:「言雖有理。但公輸盤已替我造了雲梯,勢在必行啊!」
墨子又去見公輸盤。雙方以物品代替城牆、雲梯,兵器等作為攻城演練。墨子解下褲帶仿作城牆,以木筷當作兵器。公輸盤九次發起進攻,墨子九次將其擊退。最後,公輸盤無計可施,墨子應戰綽綽有餘。
公輸盤說:「我還有一殺敵攻城之計,但我不說。」
墨子說:「我知道你殺敵之計是什麼,但我不說。」楚王問墨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墨子說:「公輸盤的意思,是把我殺了,宋國就沒人幫助守城解圍。但我的學生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持有我的守城之兵器,在宋國城牆上守候了。雖然把我殺了,卻無法殺滅我的學生。」楚王說:「好吧!我放棄攻打宋國了。」
上文見於《墨子》篇。墨子是春秋戰國時期主張和平,反對戰爭的傑出人物。是墨家學派創建人。此文是他以行動實踐他宣揚的「兼愛」和「非攻」,以非凡的勇氣,超人的智慧說服楚王和公輸盤放棄攻打弱小的宋國,避免一場戰爭。
故事大約發生於公元前440年,墨子二十九歲,他在宋國家鄉講學時,聽到楚國准備進攻宋國的消息,非常焦急,用周詳計劃,阻止一場戰爭:先是派出三百學生,奔赴京城,用護城兵器,幫助守護城牆,然後不辭辛苦走了十個晝夜來見公輸盤,最後用道義和守城實力,即是用現代稱之為「兵棋推演」的結果,明告公輸盤和越王。終於將兩人說服。
公輸盤是魯國人,也叫公輸班,後稱「魯班」,是著名工匠、古代土木工程師。
春秋戰國時期,盡管常有戰爭,但面對「道義」,歷代君王還是有所顧忌。

第四十一談:國弱外交強 侏儒實高大 自信衛尊嚴 膽色顯超凡

題目:《晏子使楚》。齊國派個子矮小的晏子出使強大的楚國。楚王三次羞辱晏子以顯威風,被機智勇敢、善於辭令的晏子巧妙回擊,捍衛國家尊嚴。
晏子出使楚國。楚國人見晏子身材矮小,故意開城門外側的小門讓晏子進入。晏子站著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門進入。我是出使到楚國,不應從這個門進入。」迎賓者趕緊打開正面大門,請晏子進入。
晏子見了楚王。楚王見其矮小,其貌不揚,便問:「齊國沒有人嗎?怎麼派你當使者?」晏子回答:「齊國的都城臨淄,人口眾多。人們走在街上,張開袖子可以遮日,天色就會暗下來;要是揮汗,就像下雨。彼此肩靠著肩,腳碰到腳,人山人海,怎麼說沒人?」楚王問:「既然如此,為何派你來?」晏子說:「齊國派出的使者,視該國的國君表現而定。好的使者被派到好的國,差的使者被派到差的國。我晏嬰實在乏善可陳,所以被派到楚國來。」
早在楚王得悉晏子將作為齊國使者前來楚國,便對左右的臣子說:「晏嬰是個善於言辭的人,我想要羞辱他,有何辦法?」左右的人說:「等到接待時,派人捆綁一個人走過。大王就問,‘這是什麼人?犯了什麼罪?’我們就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盜罪。’」
晏子到了,楚王以酒款待,正在酒興,兩個差吏綁著一個犯人來到楚王面前。楚王問:「綁著的人是誰?犯什麼罪?」差吏說:「是齊國人,犯了偷盜罪。」楚王轉頭問晏子:「齊國人很會偷盜嗎?」晏子離席回答:「晏嬰聽說,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叫做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叫做枳樹。兩者葉子很像,但果實的味道不同。這是因為兩地的水土不同。因此,生活在齊國的人不會偷盜,到了楚國就學會偷盜。莫非楚國的水土和風氣使人偷盜?」楚王苦笑說:「聖人是不可以取笑的。我是自討沒趣。」
上文見於《晏子春秋》的「內篇」第九章與十章。故事大概發生於公元前545年。晏嬰是晏子的本名。「子」是尊稱,「士官」之意。晏子為何要離席答話?一是表示對楚王的尊重,二是表示嚴肅。
之前,齊景公在訪問晉國時被認為態度傲慢,晉國憤而一度出兵。兩國成為宿敵。齊景公有意討好楚國以謀得支持,便派出晏子出使楚國以示友好。
楚王知齊國有求於他,又見晏子個頭矮小,其貌不揚,便故意對他羞辱,以顯威懾力,佔據外交優勢。但晏子不是等閑之輩,他機智勇敢,善於詞令,沉著應付,捍衛國家尊嚴,又不傷和氣。楚王三次發難在先,晏子被逼回擊在後。楚王自知理虧,最後無話可說。他最後那句話可能是事後所說,也可能是後人加上去。無論如何,楚王服軟,晏子出色完成使命。
晏子的膽色從何而來?一,出身官場。膽色因眼界而成:父親是齊國士大夫。他繼承父業,當齊國名臣,自小見識官場文化,熟知進退;二,品質高尚。膽色因德行高尚而立:他節儉力行,提出「計能定祿」(計謀也能定興旺)、「誅不避貴」(有罪當罰不因身份高貴而例外)、「賞不遺賤」(有功當賞不因身份低賤而遺漏)等主張;三,愛國情懷。膽色因愛國而生。武將愛國當有勇,文官愛國應有謀。維護國家尊嚴,愛國者的責任。不因困難而放棄,不因壓力而投降。 
晏子輔助齊國長達五十多年,三朝元老,七十八歲去世。是春秋戰國漫長歷史中名聲顯赫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外交家。

第四十二談:治國方略古已有 官正濟民今遵循

題目:《牧民》。治理國民之意。也即治國方略:君王順應民心,以身作則,方可治理和教育人民;官民榮辱與共、共同遵行禮法,方可安邦而興國。
國頌:國家興旺之路。一國之君,其職責在於教育和鼓勵人民按季耕種,大力開發土地,使糧倉充實,國家物豐,民間溫飽,人民就會湧入;豐衣足食,人民自然知曉禮節、分辨榮辱;為官遵守禮法,親族就會和睦團結。禮義廉恥普行,進而法令暢通。國家有法制,民間少刑罰。順天道,敬神靈,拜祖先,莫忘恩。如果做不到上述這些,一旦糧倉空虛,鬧飢荒,官場腐敗,民間動亂,失去控制……,國亡矣。
四維:國家安定之路。立國四大原則:禮,是遵守禮法;義,是實事求是;廉,是行為端正;恥,是自覺清廉。與之相反的是:胡作非為、奸詐投機、從邪作惡,貪污腐敗。四維不張,國或危,或亡。
四順:國家自強之路。政治施行順民,推行政令慰民,實際行動利民,最終目的富民。如此,人民安居樂業,政事順利,上下親和,國富民強。順民心施政必有碩果。做不到上述四項或與之相反,人民不能安樂,社會不能安定,國家處於危險之中。倒行逆施必自食惡果。
上述三篇短文來自春秋戰國時期的《管子‧牧民》篇。管子則管仲,齊國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他輔助齊恆公成為春秋第一霸主。他提出的治國安邦方略首要是富民,民富則易治,民窮則難治。而富民來自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糧食充足,國家強大,民心安定。國安則眾聚,國危則眾逃。他同時也提倡積極從事商業,貨物交流,市場活躍。他是中國歷史上宰相的典範。
兩千七百多年前管仲提出的治國方略至今仍經得起歷史的考驗。人們可從各國的政治現實鑒別其是非善惡。哪些國家進入國強而民富?歐洲與非洲為何相差如此巨大?哪些國家為世人所湧入?哪些又逃之唯恐不及、避之則吉?昔之東西德?今之美國、北朝鮮?中國有過大躍進卻遭遇飢荒、內鬥不止,民眾逃亡香港的日子。也有改革開放,人民溫飽、社會和諧不折騰、世人稱頌的高光時刻。
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華人社會,如中國大陸、港澳台和新加坡,哪個在上述禮、義、廉、恥等四維方面做得最好?公布財產?沒有特供?捲款外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
管仲的治國方略:官正而濟民,至今仍在考驗各國政要。

第四十三談:德政普施得太平 酷刑崚法適其反

題目:《酷吏列傳序》。以古代三個聖人所言,列舉嚴刑峻法管治人民只具暫時阻嚇作用,往往適得其反。德政的教育和推行形成民風才是安邦之本。
孔子說:「以政法為導,以刑罰阻嚇,人民或可免於犯罪,但卻不知廉恥更重要。如果推行道德、禮教使之成為民風,人民知曉廉恥,而且自覺、上下遵行,才是民心歸服之本。」
老子說:「本性有高尚的道德,便是最高的道德;不具備本性的道德,便是無德。」「法令越嚴,盜賊越多。」
太史公說:「說得真對!法令,是政治的工具,而非決定政治清明或污濁之本。以前政令繁多又嚴密,但奸邪罪犯屢禁不止、屢抓不絕。甚至有官民互利用法律漏洞或各種狡詐手段逃避刑罰,事態泛濫,後果嚴重。到了這種情況,有關法律就更加嚴厲,刑罰更加嚴重。彼此升高,已非道德教育所能解決,社會氛圍更形惡劣。審理案件,懲治罪犯不難,難的是治本,使之完全杜絕。這些話,對無遠見者會認為笑話,但卻是事實!
當年漢朝興起,因為重視道德宣導,法律寬松,刑罰輕微,但是為官清廉,民風純樸,舉世太平。由此看來,政治清明在於自覺而非阻嚇,進而在於寬松而非嚴酷。」
上文見《史記*酷吏列傳》的序文。上文言之有理,但放在今天似乎有些理想化。一是現代人大多是「人心不古」,二是犯法犯罪越來越多樣化,防不勝防,三是根源在官、在制度。以權謀私、以官壓民、以財「擺平」,比比皆是,層出不窮。如果民風淪落,社會道德敗壞,要其自覺、學習古人純樸之風,無疑緣木求魚,惹來恥笑。
但不至於悲觀絕望,責任在官方。為官者必要政治清明,有膽色,有勇氣,以身作則,樹立清廉權威,大公無私,真正奉獻人民與社會,再從小學開始,全面推行學習中國傳統優良文化,形成整體社會風氣,識廉恥,自守法,為時未晚。相反,為官繼續享受權力,唯我獨尊,權財雙收,名利皆得,進退皆享福,家族全得利,卻任由民風敗壞,爾虞我詐,再用嚴刑峻法對付,恐怕一如本文所言,社會治安只是越來越差。
中國是禮儀之邦,應名至實歸;中華民族有四、五千年的優良的傳統文化,應傳承發揚。

第四十四談:涵養修德學問求   福至心靈意會通

題目:《勸學》。勸導世人學好文化知識。有學問者,涵養良好,道德高尚。於人於己,於社會和國家,都是寶貴資產,並為人類奠定價值準則和規範。
孔子說:「能使人終日不覺得厭倦的事,應該是學問吧!有學問的人,他可能貌不驚人,無過人之力氣,其祖先平凡無奇,其宗族也不值一提,但卻可以名聲遠揚,甚至為諸侯所知,這就是學問的威力。《詩經》說:‘不僭不亡,率由舊章。’便是講有學問的道理。」
孔子問子路:「你喜歡什麼東西?」子路說:「我喜歡長劍。」孔子說:「我問的不是這個意思。我希望以你的能力,再加上真才實學,有誰趕得上你呢?」子路問:「學問真這麼好嗎?」孔子說:「一個國君沒能規勸過失的臣子,便沒有好的政治;有識之士沒有教導朋友向善,不算有好的行為;對於發狂的馬,不可放下手中的馬鞭;已經做好的弓,不必再行扭正;木材在墨線較正下筆直,人能接受規勸方能高明;虛心向學,請教,怎能不順利成功?破壞仁義道德之人,等於自身受罪。因此,君子不可不從事學問修養。」
子路問:「南山的竹子,天生筆直,無需再行扭直,就可以加工成箭,也能穿透堅韌的犀牛皮。難道還需要學問嗎?」孔子說:「把箭尾裝上羽毛,把箭頭磨得鋒利,不是射得更遠、更透嗎?」子路聞言,當即下拜說:「敬領教了。」
晉平公問師曠:「我年已七十,想研究學問。太遲了吧?」師曠說:「為何不點蠟燭呢?」平公說:「哪有做臣的居然向自己的國君開玩笑?」師曠說:「不敢。臣聽說,少年學學問,如太陽初升,光芒萬丈;壯年學學問,如日正中天,魅力四射;老年學學問,如蠟燭明亮,黑暗中得耀眼的光芒。請問要點蠟燭得光明前進,還是要摸黑萎縮前行?」平公說:「說得太好了!」
上文出自劉向的《說苑‧建本》篇。劉向出身西漢宗室。著名文學家,他博覽群書,此文是他從古籍中採擇輯錄而來。說明古人重視追求學問,有學問者,人文教化提升,行為品德高尚,上到處理國政,下至為人處世,心坦蕩,光明磊落,幾乎無事不順。「腹有詩書氣自華」 由此而來。
「不僭不亡,率由舊章。」此句的「不亡」,應是「不忘」。意指不要忘記不做越軌之事,要遵循歷來的禮教行事。這就是「學問」。
子路是孔子的學生,體格魁梧,喜武鬥勇。因此他說喜歡長劍。孔子說,如果加上有知識學問,豈不完美?因為真才實學可以修心養性,達到文武雙全,智勇兼備。
晉平公是晉國第二十九名國君,師曠是其宮廷中的盲人樂師。
上文指出:生性善良,出身良好,也應虛心向學,養成謙虛請教,精益求精。國君勸導犯錯的臣子,有識之士教化或影響周圍親友,品德惡劣之徒,務必嚴懲,良民好人,順其自然。
本文還說明「學無止境」的道理。青少年、中壯年,不要浪費光陰,趕緊追求學問,務正業,走正道。老年人也不要放棄,勤學照樣可得到光明。

第四十五談:德高望重守節操   人窮志滿護道義

題目:《節士》。德高望重而生活貧困、三餐不繼的列子,目光遠大,謝絕國相的糧食饋贈,守住了賢者節操,日後又免於陷入不義、無道的境地。
列子生活貧困,營養不良,一家人面呈菜色。鄭國相國子陽的門客向他說:「列圉寇是個德高望重之人,生活在您的國家中,難道您不同情如此有賢能的人嗎?」子陽聞言,命手下給列子送去許多米糧。列子行禮如儀,但謝絕子陽的饋贈。來官走後,列子的妻子不高興地拍著胸口說:「我只知道有道德和學問的人的妻兒,生活無憂無慮。但如今我們吃不飽飯,面黃肌瘦,相國好心派人送來米糧,你卻不收。我的命該如此嗎?」列子笑著說:「相國對我並不了解,他對我們的情況也非親眼所見,而是聽了別人的話才送來米糧。有朝一日,他如果聽到另一種人的話,也可羅織罪名強加於我,我不能收下,他對我便會謹慎行事。再說,如果我收下相國送來的米糧,一旦相國有過錯遇到災難,我若不為他赴死,便是不義;若為他赴死,卻又無道。我此次不收下米糧,正落得輕鬆自在,無所牽掛。」
後來,子陽果然遇到民間造反,子陽被殺。列子沒受到連累,明哲保身。果然見微知著,目光遠大。
上文出自西漢時期劉向所著《新序》  。「列圉寇」是列子的本名。
「知恩圖報」是中國傳統文化。「滴水之恩,必以湧泉之報。」列子雖貧,能權衡利弊,人窮志不窮,有理智、看長遠。
子陽代鄭國國君管理國政。他個性固執、粗暴,強橫。有一次因處理一宗民間小事:有人投訴鄰居偷了其家中種植的桑葉,要其以布帛賠償。鄰居辯稱只是在其樹下撿到,作為養蠶之用,現願意奉還。但子陽拒絕該鄰居申訴、說情,聲稱引用「偷盜必處以砍斷兩腳」的刑律,原告趕緊幫助鄰居說情,願意撤消控告,也遭到拒絕。子陽在處理其他芝麻小事也全是如此,屢屢欲置人於死地,於是民間不滿日益強烈,終於有人在路上埋伏將其暗殺。
貧困的列子如果當初收下子陽饋贈的米糧,子陽出事遇難而置若罔聞,世人必責以「不義」;若是為他赴死或寄以同情,卻是「無道」。因此謝絕饋贈才是最佳選擇:守住德高望重者的節操和道義。

第四十六談:戰爭規律與原理   四養八面首重義

題目:《心術》。蘇洵的樸素辯證法軍事思想,特殊規律和基本原理:戰略戰術、士氣、後勤、勇謀、知己知彼、審時度勢等等。但首要是正義之戰。

作為軍事將領,務必有過人的沉著、冷靜。即使泰山在面前崩塌仍面不變色,糜鹿從身邊竄出也不眨眼。遇突發事故能及時判斷,從容以對。

凡是用兵,首重正義與否。不義之戰,即使有利也不可興兵。此不關當前利害,而是 後患無窮;只有正義之戰,方能激勵士氣,士氣旺盛,就能持久作戰。

戰爭的規律是:備戰做好後勤,戰前儲備戰力,戰時鼓勵士氣,得勝培養軍心。還要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嚴密偵防。務必使農民安心耕種,沒有後顧之憂。後方安定,後勤糧草充足之外,對立功將士要加大獎賞。所有這些都是為了鼓動士氣,培養軍心。打贏一仗要爭取趁勝追擊,一次挫敗不要氣餒,克服困難,戒驕戒躁。用人時要蓄勢而發,不要一泄而盡,保存兵力、戰力留待下次發揮,如此便不怕持久作戰。正如黃帝打了七十次仗仍然保持戰力。

作為將領,要有智謀和威嚴。有智謀,猜不透、不可料而服眾;有威嚴,不可冒犯而有震懾力。作為士兵,要絕對服從,軍令如山。

軍隊出征,先明了敵方主帥、將領。古時的良將,善用軍隊試探對方虛實,又驗證自己的軍力,再決定進退。

作為主帥和將領,出兵前須明白戰爭原理、掌握形勢,知所進退。小有利而不衝動,小不利而不退卻。冷靜,理智,爭取更有利因素,減少不利因素。

敵我雙方往往都各有長處和短處。敵方也會揚長避短,有時須要用己之短誘惑敵方,敵方反而不敢動;有時又把己之長隱藏起來,讓敵方自投羅網。

善於用兵,做到士兵沒有顧慮且有雄心,這樣就敢於戰鬥,不怕犧牲。赤膊露臂持劍,大力士如烏獲也不敢近;身穿盔甲而倚著兵器睡大覺,小孩也敢拉弓射他。所以會用兵的將領,就是要使兵士堅強奮勇。

上述議論文來自北宋文學家蘇洵。蘇洵出生於北宋中期,朝庭腐敗,軍事驕惰,重文輕武,契丹和西夏蠢蠢欲動。蘇洵在此時提出戰爭規律和基本原理。強調治軍八則:治心、尚義、養士、智慧、料敵、審時、出奇和守備。用現代語言,簡易之,便是有膽略、全盤考量,意志、刻苦、素質、知己知彼、義利結合等。強調戰爭四養:財力、智力、戰力和意志力。但無論如何,首先是用兵必須是屬於正義之戰。只有正義之戰爭,才能激發士氣,才能持久作戰。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越南戰爭到後來的越共與紅色高棉之戰、現代的俄烏之戰,已經或正在驗證正義之戰爭可決定勝負。蘇洵反對「有利而無義之戰。」警告貪圖眼前利益,會惹來日後禍患無窮。此觀點確有現實意義:兩年多前的俄烏戰爭,豈不是俄羅斯發動的不義之戰造成今日的後患無窮?!

第四十七談:人亡政息功盡棄 繼往開來靠接班

題目:《管仲論》。蘇洵的名文,指出齊國宰相管仲雖然為恆公建立宏大功業,但因生前沒培養接班人,僅靠一己之力,死後遺禍無窮的歷史教訓。

齊恆公在管仲的輔助下成為各諸侯的霸主,擊退戎狄的入侵,國家富強,諸侯臣服。管仲一死,豎刁、易牙、開方三人起而取代,政綱混亂,桓公死於變亂,五位公子爭奪王位。從此國不安寧,直到簡公即位,也無一年太平。

須知功業成就,不在達成之時,而在其過程和根源;禍亂之產生,不在爆發之時,在其過程和根源。齊國的富強,根源不在管仲,而在鮑叔;齊國的禍亂,根源不在上述豎刁等三人,而在管仲。

豎刁等三人,固然為禍害國,但是,任用他們的是桓公,而輔助恆公正是管仲啊!

管仲病重,恆公問他誰可接替他做宰相?我以為管仲會推舉天下賢人,誰料到他竟然說豎刁、易牙和開方三人違悖世道人情,不可親近。管仲以為這麼說,恆公就真的不用這三人嗎?管仲和恆公相處多年,應知恆公幾乎每時每刻都喜歡聲色、女人和歌舞等作樂,過去因為管仲在身邊,恆公只好忍了。上述三人也無可奈何。沒了管仲,三人必然雀躍歡呼,有機可趁。

須知齊國所應擔心的,不是上述三人,而是沒有管仲。像豎刁等三人,天下多的是。即使恆公把三人殺了,管仲又怎能全部除掉其他眾多同類人?所以,管仲處事,不是治本。他應該借著恆公垂詢的機會,推薦天下大賢人,以承前啟後。

五霸之中,聲望最高者,除了齊恆公,就是晉文公。晉文公的才干在恆公之下;晉國眾臣,也比不上管仲幹練。後來的晉靈公是暴君,而齊孝公是仁君。可是晉文公死後,仍然在諸侯中保持聲望,為諸侯之領袖長達一百年。此是因為晉國的群臣保有原來的老成持重傳統。相反,齊恆公一死,因為沒有類似管仲之賢能接班,國家便墜落至此。我不信天下就沒有像管仲這樣賢能之人。

管仲後期的著作是評論鮑叔、賓胥無等為人和他們的短處,說明他認為這幾個人不足以擔當國家重任。他自知將死,卻出此怪論,真難以置信。

當初衛國的大夫史鰍臨終時不能勸說其國君提拔蓬伯玉並放棄彌子瑕,只好用「屍諫」來達到目的;蕭何將死,也推舉曹參來接班。這是為臣的職責。國家可因有良相而興,也可因良相之死而亡;良相不應為自己之死而悲,而應以國家衰亡為憂,才能死得有價值。管仲死得不值。

上文見北宋文學家蘇洵的名作。作者固然稱頌管仲為相使齊國強大、聲望高的功勞,但管仲臨終時犯下大錯,就是沒有為國君指定接班人。此文言之有理,因為齊恆公不是個有主見的強人,而管仲不能料到身後的禍事。

文中開頭說:「齊國的富強,根源不在管仲,而在鮑叔。」因為早在齊襄公晚年,國政混亂,朝庭刀光劍影,公子糾的師傅管仲與公子小白的師傅鮑叔趕緊護送上述兩位公子分別投靠魯國與莒國以避難。多年後,齊襄公被至父殺害,至父立其子為君。其大夫又把新君殺死,並秘密通知在莒國的小白回來即位,魯國得知消息,也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管仲在半路攔截小白,並射箭射中小白的護身鉤環。小白假死,事後繼續趕路,先於公子糾到達朝庭而稱為齊恆公。

齊恆公不忘管仲的一箭之仇,但鮑叔說服恆公不能殺死管仲,因管仲有治國稱霸之才,免其死罪可得加倍效力。因此蘇洵此文指出齊國富強功在鮑叔。

根據史料,管仲實有為恆公指定接班人,是公私分明、目光遠大的公隰朋。但後者年紀也大,接位不久也死了。因為時間太短,後人將之忽略。蘇洵認為鮑叔應可接班,但鮑叔同樣年紀太大。所以管仲錯在沒有培養年輕一代,也沒在朝內營造一個比較明賢的班子,導致人亡政息從而前功盡棄。

第四十八談:立法從嚴刑罰輕    建功未定獎賞重

題目:《刑賞忠厚之至論》。北宋蘇東坡應試名文,提出為政寬厚之主張:若未能確定犯人罪責輕重,量刑從輕:未能確定某人立功大小,獎賞從重。
遠自唐堯、虞舜、夏禹到周朝的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朝代,君王都深愛百姓,掛念百姓,以寬厚仁慈施政。人們只要做好事,不但有獎賞、還要歌頌、傳揚,目的是鼓勵他發揚光大,有始有終;如果有人犯小錯,就用開導式處罰、警示他,目的是給他自新改過的機會。所以得獎或受罰者,各有喜悅和悔改,口服心服。
到了周穆王的朝代,政治開始變差。即使如此,穆王還是命令大臣呂侯宣讀以前審慎用刑的律法條文以告天下。這些律法,有些看似悲戚,但不致哀傷,有些看似嚴厲,但不致忿怒,有此時看以慈悲,但卻果斷。總體來看,是充滿對無罪受屈者的同情心。所以孔子很贊成並將其記錄下來流傳於世。
流傳說:「當遇到不知是否該賞之時,就用獎賞法,這是為了讓更多人得到恩惠;若遇到不知是否該罰的之時,就用不處罰法。這是為了避免誤罰好人。」唐堯時候,刑官皋陶判罰犯人死罪,連說三遍,唐堯連說三遍「赦免」以阻止。所以天下人都怕皋陶的嚴刑而喜堯的寬大。四岳(分管四方諸侯的四位賢人)說:「鯀可以用」,但堯說:「不可。因鯀這個人不聽命令,又破壞好事。」但堯轉口又說:「先讓他試試。」為何堯不同意皋陶「殺人」的判決,卻同意四岳的建議?從中也看出聖人的用意了。
《書經》說:「當不能確定犯人的罪責是重是輕,用輕判;不能確定立功者是大是小,用大賞。與其妄殺罪不該死者,不如犯了因輕判而失職之過。」說的太好了!過於仁慈,還是君子;過於嚴酷,就成狠毒了。
古時對於立功者,不用爵祿封官;處罰罪犯,不用體罰酷刑。立大功得封官本是正道,但要視其人是否適合當官;犯大罪不得不受酷刑,本是刑法威嚴,但要視犯人是否經得起酷刑。古代聖王知道天下好人無法全部用爵祿封官,因為官位不夠;天下犯人無法全用刑罰,因為刑器不夠,所以就想到仁慈。仁慈流傳,天下遵循,仁道得施。
《詩經》說:「當君子該喜的時候歡喜,禍亂就差不多平息了;君子該發怒的時候發怒,禍亂就快消逝了。」如此說來,平息禍亂還不簡單嗎?該喜該怒,就要記住仁慈。《春秋》的主旨,立法嚴,刑罰輕。以仁慈來彰顯賞善和罰惡。
上文見於宋仁宗朝代,蘇東坡二十二歲時考進士的應試試卷。
文中說:「四岳(分管四方諸侯的四位賢人)說:‘鯀可以用’,但堯說:‘不可。因鯀這個人不聽命令,又破壞好事。’但堯轉口又說:‘先讓他試試。’這是因為鯀不聽堯的命令,治理洪水又失敗。但鯀在四岳中威信很高。」
《刑賞忠厚之至論》對於現代社會來說,過於理想化,因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天下善良正直守法者當是絕大多數,但是貪婪無恥惡毒者的人數和手段也不可小覷,關鍵在於整個社會的民間力量和官方。以民為本的社會,責在民;以官為本的社會,責在官。正如文章開頭說:「遠自唐堯、虞舜、夏禹到周朝的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朝代,君王都深愛百姓,掛念百姓,以寬厚仁慈施政。」千百年來聖賢明君心懷百姓,愛民如子,百姓自然愛戴,仁政得以施行,社會安定。如果官方不正,知法犯法,「上樑不正下樑歪」,無法禁止,且有樣學樣,整個社會風氣敗壞,德行淪陷,到了「亂世用重典」的地步,蘇東坡此文,只能夢中求了。

第四十九談:居安思危練武勇  有備無患防敵侵

題目:《教戰守策》。蘇東坡應試名文:國家沒有永世太平。國家若只圖太平而放棄戰備,人民只圖安逸而沒有練兵,一旦外敵入侵,國與民危矣。
當前憂患何在?在於只知太平不知危機,只知安逸不知勞苦。現時看不到,日後就會看到;現在不想辦法,日後就沒辦法。
古代先王知道國家不可沒有軍隊,太平也不忘備戰,利用百姓在秋冬農閑時候,就利用打獵來習武、操練,大家聽慣戰鼓、見慣旌旗,臨戰就不會慌亂,遇敵就不會膽怯。
到了後世,因為太平,走上迂腐之路,廢除軍隊,收藏兵器。幾十年後,因為過慣安逸,一旦外敵入侵,不加抵抗,悄悄逃跑。唐朝盛世,就因為久享安樂,民間意志消沉,毫無警惕,小小的安祿山就敢興風作浪,百姓驚慌失措,不是逃跑就是投降,從此天下紛亂,唐朝走向衰敗。
天下大勢,如人的身體。大官貴人過分保養反而多病,農夫百姓,勤勞刻苦身體粗壯。後者經受風雨烈日和天寒地凍的磨練,有抵抗力,適應環境變化;前者養尊處優,四肢不勤,自然容易生病。故保養身體,不要只顧享受,也要學會運動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久享太平,容易滋生惰性,意志消沉,一旦發生戰禍就驚慌失措,一聽到外敵就不敢面對。為官者平時不談備戰,以為杞人憂天或擾民、製造驚慌。豈不是如上述的過分保養,反而不利身體嗎?
天有不測風雲。愚者只見眼前,沒有遠慮。現時國家每年向西夏、北方的契丹大量進貢,須知進貢總歸有限,而貪婪索取無度,發展下去必會發生戰爭。可能我方發起,也可能敵方發起;不是來自西夏,就是來自契丹,不知何時何地,總之戰爭不可避免。
戰爭不可避免,用兵又不是權宜之計。試想,在長期安逸之中突然出來拼命,其禍怎料?故要有憂患意識,因此官方應重視戰備,讓人民因地制宜、隨時隨地練兵習武,如古時檢閱考核,論功行賞,進而用軍法訓練。此舉或有人以為擾民。須知,有備無患,才是為民、安民的長遠之策,總比措手不及、身處險境強啊!
現時邊防的士兵,對上傲慢,對下強橫,欺負百姓,以為天下只有他們能打仗。如果全民學軍事,他們就不敢有邪心、驕氣。利害得失,不是很明顯嗎?
上文見宋仁宗朝代蘇東坡《東坡應詔集》十卷,「安萬民六策」之第五。
1033年,二十三歲的仁宗親政,西夏屢屢發動入侵戰爭並大勝。後來又趁一次勝仗分出兵力意欲直取重鎮原州,因遭到知州景泰頑強抵抗而全軍覆滅。北宋與西夏均大傷元氣,雙方達成妥協,西夏向北宋稱臣,北宋每年給西夏大量物資援助作為安撫。實現和平長達四十餘年。
蘇東坡看出以大量財物換取和平不是長遠之計。除了西夏,北方的契丹也對北宋虎視眈眈,若麻痹大意,重文棄武,恐有滅國之虞。他苦口婆心,以此文警示世人,應趕緊在民間興起習武練兵之風,保衛國家,安定內政。並舉證備戰多方有利:增強國民意識、凝集民心、鍛煉身心和意志、遏制邊防兵的高傲氣焰等。
回到現代,既有現實意義,也有隨著形勢而變化。新加坡國小,兵力強大。六百萬人口,隨時可打仗的正規軍八萬,後備兵三十八萬,民兵一百二十九萬。高效的戰備和動員機制,強大的海軍,先進戰機、現代化尖端武器等。但世界也有約三十個國家沒有軍隊,數十年到數百年來相安無事,其原因一是小國寡民,軍費負擔太重的國家,如列支敦士登;二是與世無爭的島國如冰島,冰島又是北約成員國;三是有軍隊反而內亂不止如哥斯達黎加,憲法取消軍隊後,至今和平長達七十五年,四是受大國保護,如澳大利亞保護瑙魯;美國保護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帕勞等。原因各不同,遵守國際秩序相同。
東歐的斯洛文尼亞面積只有兩萬餘平方公里,人口兩百萬餘,卻是世貿創始國之一,經濟在東歐經濟轉型中名列第一,教育水平世界排名十二,自1992年以來,奪得奧運獎牌45面,其中金牌10面。出海口被克羅地亞包圍,但後者開放海口讓其自由通行。
西歐小國瑞士三面被德、法、意三強包圍,兩百餘年來沒有戰爭,除了中立政策,也是歐洲文明、人性和制度的體現。
各國如果進入沒有軍隊而天下太平,以文化、競技等促進友誼與合作,才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第五十談:懷才不遇殊可惜    身處逆境應自強

題目:《賈誼論》。洛陽才子賈誼有治國之才,因舊臣恃功排斥,未及時得到漢文帝重用。後來因漢文帝乘馬意外摔死,賈誼憂傷過度,失志、郁郁寡歡而死。
人有才學不難,難的是如何以才學施展抱負。真可惜,賈生有輔助帝王的本領,卻不能貢獻其才學。有道德學問者,其理想是高遠的,那就要耐心等待時機、創造機會;他要成就偉大的功業,就要有過人的恆心。古代賢人,都有真才實學,結果絲毫未能致用。此未必全是當時帝王的錯,或是他本人之過。
賈生的政論文,若真正施行,可超越夏、商、周三代。卻因為連開明的漢文帝也不能見用,便悒郁而死。太不值了。當初天下若沒有堯、舜,難道國家就不能有所作為嗎?孔子周游列國並親自觀察,若非特別暴虐之國,他都願意去效勞,為的是施展其抱負。他前往楚國之前,先讓學生冉有去接洽,再叫另一學生去安排。說明有學問修養者,對所要效力之國是如此認真、耐心;孟子離開齊國之時,在晝邑住了三天才走,是為了等待齊王可能召他回去,也說明他對所要效力的國君有恆心。公孫丑問孟子:「老師為何不高興?」孟子說:「當今天下,除了我,沒有誰了。我怎麼會不高興?」可知有學問修養者,應珍惜自己的身體。做到如此地步,仍不待見,那就沒有遺憾了。賈生的情況,不是漢文帝不用他,是他不能用漢文帝。
絳侯,親自拿著天子玉璽授予文帝;灌嬰,聯合幾十萬軍隊決定劉、呂兩姓的成敗。兩人都是漢高帝時的老將、功臣,其君臣關係勝於父子。賈生,不過是洛陽一少年,怎麼可能要君王朝夕間拋開舊臣而單獨與他商議朝政?他應該先獲得國君的賞識,再得到大臣的敬佩,對絳侯、灌嬰,要委曲求全順其意,逐漸交融。如此,天子不懷疑,大臣不妒忌,再逐漸涉及朝政,不到十年,便可得志。哪有在剛涉入參政卻替其意外不幸悲觀、絕望、郁郁而死?再說,一次政見不被接納,怎知以後永遠不被接納?不圖長遠,沒有恆心,自傷身體到此地步,匪夷所思。可見賈生志大而量小,才學有餘,眼光不足。
古時才學卓越者,必不隨波逐流,而是超越世俗。故此若非特別賢明、眼光獨到之君王,不會讓他有貢獻才能、施展抱負的機會。自古以來,人們都稱讚苻堅能在芸芸眾生中提拔王猛,並在一天內辭退眾舊臣而獨與王猛論政。苻堅本平庸無奇,有了王猛而佔了天下一半。
我同情賈誼不得志,也惋惜作為君王不理解像賈誼這種遇事消極悲觀的人。
賈誼,本應鎮定,冷靜,控制情緒。
上文見蘇東坡文集《進論》。
賈誼是賈生的本名。出生於公元前200年,洛陽人,32歲早逝。是西漢時的政論家、思想家、文學家。賈誼善文,18歲就名揚當地。著有《論積貯疏》、《治安策》、《過秦論》。漢文帝時任博士。他向漢文帝提出將儒家學說融入政治,行仁義、法先聖、制禮儀、別尊貴等。但受周勃、灌嬰排擠,漢文帝未能採用,就因一次乘馬意外摔死,給賈誼很大刺激,從此傷心絕望,郁郁而死。
孟子在齊國為卿,見齊王不行王道便辭官。在齊地待了三天,希望齊王重新召回。
苻堅是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君主。王猛出身卑微。家境貧窮,從小喜讀兵書戰策,胸懷謀略,受苻堅器重,參掌機要。在王猛言輔助下稱雄半個天下。蘇東坡舉此兩個例子,前者說明賈誼志大量小沒眼光,後者指統治者要重視民間賢能之士,善於發現人才、重用人才。
蘇東坡更惋惜賈誼懷才不遇,無謂犧牲。
現代政治,有才能者要積極參政,統治階層要選賢任能。前提是必須是開放的社會,民主的國家。朝鮮和一些落後的非洲國家不同,前者是家族式、專制獨裁制度,後者是野蠻的部落。時代在前進,有些國家卻倒退了。

第五十一談:無價之寶是書籍 社會進步靠閱讀

題目:《李氏書房藏書記》。珍奇寶物只供欣賞、日常器物用之有盡。只有書本的知識,對社會的發展,人性的修養和聰明才智貢獻最大,且取之不盡。
象牙、犀角、珍珠、玉石等等珍奇之物,名字好聽,琳琅好看,卻非日常生活必需;樹木五穀、絲麻礦石等等器物雖可用,但不能重復使用。有一種東西,好聽,好看,實用,又不會消失。好人或壞人要從中得益,端視其人品、本質;道德修養不同的人,得到其益處,要看其天分。天分和人品不同,但只要去追求,就會有收獲──那就是書籍。
聖人如孔子,他的學問來自書籍。那時只有周朝掌管藏書的官才有很多書。晉國大夫韓仙子要到魯國才能看到《易經》和《春秋》;吳國的公子季扎出使到北方文化高的國家才能看到《詩經》;楚國的左史倚相才能讀到《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那時的讀書人要看到六經的,實在太少了,要學習、研究太困難了。但那時的君子都熟習禮樂,道德良好,非後世所能及。
自秦漢以來,著書的人多了,紙張和筆墨方便了。書籍多,閱讀方便,但學者卻苟且、馬虎。何故?一位老學者說:「我小時要讀《史記》、《漢書》卻沒有,碰巧有,也要自己抄寫下來,日夜誦讀怕失去。」現在,人們互相傳寫、印刷,諸子百家,大量印行,書籍很多,也容易得到。照理說,大家的學術、文章應該比以前更豐富多彩。然而,現在的青年、應考者不認真閱讀,盡說些沒文化素養的空話。何故?
我的朋友李公擇,小時曾在廬山、白石庵的僧舍裡讀書。他離開後,人們把他住過的地方,起名「李氏山房」。裡面藏書九千多卷。公擇大多閱過,認真研究過。於是開花結果,充實自己,行文處事,成為當代名人。但他的書還是保護得很好。他打算留給後世,孕育人才,而非私藏起來。實是仁者之心啊!
我年老多病,沒有太多作為,只希望讀遍未讀的書。我打算去廬山養老,盡量閱讀公擇的書,充實自己。公擇要我寫關於他藏書的事,我就借此勸告世人:以前找書太難,現在的學者有書不讀,真可惜啊!
上文是蘇東坡記述李公擇藏書如寶、以遺後世的仁者之心。文章宣揚閱讀求學不倦的精神,強調書籍對社會發展和人性的重要,批評有書不讀、空談浮誇之風。
世上讀書最多的民族是以色列的猶太民族,年平均每人六十四本。全國人口僅佔世界百份之零點三,但獲得的諾貝爾獎的佔比百份之二十二。以色列的高科技舉世聞名。
讀書的好處很多:一,增加知識、開拓眼界;二,鍛煉腦力、增強記憶力;三,有利於人際交流、語言表達;四,提高分析能力;五,有助於心理健康;六,多方面,閱讀不同的書,有助於分辨是非,培養獨立思考能力。
在讀書中學習,從好奇、質疑、思考,到產生結果,從而提升分辨能力或增加知識。讀書的人多了,形成風氣,社會就會進步。
可惜現代許多青少年迷痴於娛樂、玩游戲、視頻、追星等,疏於閱讀,請問前途在哪裡?
還是借用蘇東坡最後那句話:「我就借此勸告世人;以前找書太難了,現在的學者有書不讀,真可惜啊!」

五十二談:庭院飛鳥不傷害 人類何故互殘殺

題目:《記先夫人不殘鳥雀》。蘇東坡敘事文:家母武陽君心地善良,連庭院的飛鳥也可低樹築巢、珍禽放心飛翔。反襯統治者如施行苛政,其惡如猛虎。
少年時,我所住的書房前面,是一個長滿竹子、柏樹、槐樹和其他花草的庭院,許多鳥雀在上面築巢。
家母不殘害動物,也不准家裡小孩或婢僕捕捉鳥雀。幾年後,鳥雀都築巢於樹枝的的低處,低頭就可看到巢裡剛出生的小鳥。另有四、五隻桐花鳳,每天自由自在飛翔於竹叢花草之間,其羽毛奇異珍貴,難得一見。這種鳥十分馴良,又不怕人。對此,鄉裡人覺得很稀奇。
道理很簡單。對動物誠心相處,不加傷害,非同類也可共處。鄉裡有老人說:「鳥雀要是築巢遠離人煙,其卵和雛兒就會受到其他走獸的傷害。人類不傷害它們,自然會與人類接近以避禍害啊!」
如此說來,後來的鳥雀都不敢築巢近人處,恐怕是人比蛇鼠等更殘忍吧!「苛政猛於虎」是有道理的啊!
蘇東坡此文,讚揚母親善良之心,愛鳥及人,說明非同類也可誠心相處。從而宣揚仁愛、德政。並警示人類要敬畏動物生命,人與人之間要和平共處,互不傷害。執政者更要施行仁政,若是殘民以逞,作威作福,那麼其政治就一如猛虎般凶惡了。
蘇東坡的母親是否真正做到鳥雀在其庭院的樹上低處築巢、珍貴的桐花鳳在近處自由飛翔?如果庭院闊大,主人家又長期絲毫不驚擾,或有可能。但文章重點是借題發揮:善良之心做到連膽小的鳥雀也不畏人類,做到不同動物互相信任,確實難能可貴。那麼為官者,難道做不到其母親之善良、仁愛之心嗎?
中華傳統文化是仁愛之心,統治者達到德政施行方顯強大。如果鬥爭、壓制、特權、貪污橫行,怕是連一千年前蘇東坡的母親也比不上;如果戰爭、侵略、野心、殺戮不止,怕是互害互殘無了期、禽獸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