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 星期一

「強大」為禍(余良)

世間多少為禍人間、造成生靈塗炭,冤死百萬、千萬,甚至億萬人計之事,除來自邪惡本性,也與所謂「強大」密切相關。
二十世紀初,德國自認「強大」,先參與、後發動兩次世界大戰,造成全球死亡人數高達一億多人。最終德國戰敗,國土縮小、分裂、賠罪。二戰的發動者希特勒走投無路,自殺身亡。
同個時期,日本也自認「強大」,於1931年9月18目發動侵華戰爭,造成中國軍民死傷約三千五百萬。最終日本戰敗,投降,軍國主義受到懲罰,戰犯處死。
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自認「強大」,不遠萬里出動五十多萬大軍入侵越南,導致自身死亡接近六萬,受傷三十萬有餘;越南軍民死亡三百多萬。最後美國戰敗,承認錯誤、浪費兩千億美元,國力稍退,越南國家統一。
一九七九年底,蘇聯自認「強大」,入侵阿富汗,戰爭拖延接近十年,導致阿富汗死傷百萬計,外逃數十萬,自身死傷和失蹤高達五十三萬,龐大的蘇共政權解體。但俄羅斯沒有吸收兵敗阿富汗的教訓,以為憑仗取之不盡的糧食、石油和天然氣,尖端武器和龐大兵員、遼闊土地等等就是「強大」,於二零二二年揮軍入侵烏克蘭,至今已三年九個月,導致兩國人民死傷超過百萬,外逃千萬。自身深陷泥潭,進退不得,國力消耗慘重,後果堪憂。成為害人害己、血淚斑斑的又一歷史教科書。
獨裁國家首領,企圖「史上留名」,以暴力手段治國,以示其「強大」。唯我獨尊,自認「英明」、「偉大」,最終適得其反。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原,夠「強大」吧?結局如何?名聲如何?
《史記》「孔子世家贊」與「項羽本紀贊」二文,指出孔子一介平民,但他提出的學說流傳百世、舉世稱頌;項羽西楚霸王,因為耀武揚威,大打四方,結局身敗名裂。遺臭千年。
美國結束兩次世界大戰、發展民主科學、幫助中國抗日、阻止蘇聯向中國使用核子武器、反恐、重創伊斯蘭國、遏制蘇俄擴張、收容難民、吸收人才,創新能力超強、高科技服務人類、取締罪惡滿盈的太子電詐集團……但美國也自恃「強大」多次發動戰爭:把越戰擴大到柬埔寨,發動政推翻西哈努克親王的軍事政變,戰爭造成大量人民無辜死亡、紅色高棉趁機坐大;伊拉克戰爭結束,承認戰前沒發現其有大規模殺傷武器;中東戰爭超搞越亂……戰爭,無論如何冠冕堂皇,造成人民大量死亡,都是為禍。
國際上,如果能做到以德服人,而非以武訓人,把用以戰爭的大量資源用於維護和平、造福百姓、預防天災、保護地球,才是真強大。
國家強大表現在經濟發達、科技創新、國防強大的硬實力,更離不開清明政治、公平正義,社會倫理、為官清廉的軟實力。國強民富,官民一體、四海歸心,進入太平盛世,方稱得上真強大。
上世紀七十年代,蘇聯國力確實強大:太空船飛行地球、核彈頭多達四萬五千顆、軍人三百多萬,核潛艇等等,可與美國爭霸。然而,整軍經武,輕忽民生,終歸落敗。
國強不在大,而在善;善不在民,而在官。官如風,民如草,風吹草動,官正民善。上樑不正下樑歪,上行下效、上好下甚。
「東大」的硬實力夠強:太空探測、尖端武器、兵力雄厚、科技追趕、經濟發達……但軟實力太弱;農民地位低下、失業居高不下,官員腐敗日甚、社會風氣墮落、「明哲保身」取代見義勇為。教育、醫療、水源和空氣污染、食物安全堪憂。當官為富,農民趨窮。荒唐的天價彩禮,導致不婚不育普遍、前途茫茫,「躺平」流行……國際方面,援外多而友邦少、樹敵多而睦鄰少。
號稱「社會主義」,又自稱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孔子學院已辦到西方多國,理應在國際樹立榜樣,事實正好相反。軟實力不如諸多「西小」,更比不上台灣,又如何「和統」?
《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指出齊國宰相鄒忌驚覺下人對他討好、奉承實是懼怕他的權威,因而提醒齊威王有錯而不自知,不要自以為是,沉醉在歌功頌德之中。威王醒悟,鼓勵並獎賞宮內、民間向他進諫,以便改革吏治。齊王痛改前非,果然朝政面目一新,國家興盛,各方諸侯悅服。
《漢書》「論貴粟疏」一文,敘述漢景帝御史大夫晁錯提出「農民有苦需扶助,市儈無良必清除」的主張:扶助農民促進生產,國家有根基,社會也安定;貪官奸商不事生產、投機倒把,巧取豪奪而誤國。景帝接納並執行,果然國家進入輝煌的「文景之治」。然而,如此扶農政策嚴重損害龐大權貴集團的利益,七個諸侯國聯合起兵,以「清君側」名義逼宮,景帝無計可施,只好殺死晁錯使其退兵。可知坐等權貴勢力壯大,絕非國民之幸。
(2125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