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近四年,人民死傷極慘重,兩國支離破碎;以哈戰爭久不息,巴以世代大結仇,冤冤相報無解;危機四伏臨南海,極易走火在兩岸,中日火苗驟起;印巴衝突常爆發,加入紛爭阿富汗,形勢錯綜複雜;泰柬邊境又開戰,不共戴天互仇視,戰火暫熄難平;兩韓統一已無望,大軍對峙常戒備,隨時戰火重燃;加勒比海戰雲罩,萬餘美軍加機艇,擊沉委國五船……,人類走向倒退?文明面臨末路?
中國古代一篇古文或對現代人類面臨上述危機有啟示意義。
宋仁宗嘉佑六年,公元一零六一年,蘇東坡參加科舉考試之文章《留侯論》。(見《史記 留侯世家》)。用白話文翻譯如下:
古人之所以能成為豪傑,必有其過人之卓越之處,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事。如果所謂的男子漢受到一時侮辱或虧損而失去理智,拔劍而起,挺身而出,看似勇敢,實則無謀而壞事。大智大勇之人,處驚不變,突遇無故受屈辱之事,能沉靜應對,甚至願吃眼前虧以保全未來。
有一天,張良路過一橋,遇一老人。老人故意把鞋子丟到橋下,叫張良幫他撿起。張良覺得此老人很古怪,但念其年老,便下去幫他撿鞋。老人又叫張良幫他把鞋子穿上,張良照做了。他認為既然撿來了,再幫他穿上又何妨?老人說:「這年輕人可以教養。」他叫張良五天後的早晨在這橋頭等候。張良依約前往。老人先到,責備張良遲到,又約他五天後再來。直到第三次約會,張良凌晨趕到,早於老人。老人這才送他一本兵書。說「讀此書,可日後成為帝王師。」
張良並不知道老人是在秦朝隱居、前來試探和考驗他的。試探和考驗這種事,是古來聖賢對人或事有所警示的意義,常人並不理解。其深意超過贈書本身。
秦國滅了韓國,秦朝鼎盛之時,秦王實行苛政,大量殘忍殺人,甚至在家的老實人也遭無故殺害。縱有反抗的義士,在嚴厲鎮壓之下也無從下手。張良當時賣盡家財,收買一大力勇士,持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伏擊秦王路過之地,卻誤中副車。張良慌張而逃,居然沒死。秦王大舉搜捕,形勢極其危急。
家財千萬的人,犯不著與盜賊拼命。張良有蓋世雄才,不再以卵擊石,而要學習隱忍,先有謀,後有勇。如荊軻、聶政之深藏不露,再伺機而為。
當初楚莊王侵伐鄭國,鄭襄公自知不敵,便光著膀子牽著羊前來迎接。楚莊王深受感動,認為鄭襄公為人謙恭老實,仁慈信義,是能治理國民之國君,便放了他。越王勾踐被吳國大兵圍困於會稽,走投無路之下,自降身份願當吳王的奴婢,隨時聽任吳王使用。他忍辱負重、低聲下氣隱忍三年,最終報仇雪恨,滅吳復國。這兩個例子均說明「隱忍」之意義。
劉邦所以取勝,就在於使用張良的隱忍之計:等待時機,慢慢消耗項羽的兵力、資源,自己保存完整兵力;而項羽高估高傲,揚威耀武,最後精疲力盡,兵敗而亡。
人們以為張良是個體格魁梧奇偉之漢,卻原來是媳婦姑娘樣。這就是張良之所以張良吧?
這篇短文說明一個道理:胸懷宏大抱負、志向高遠之人,可以忍受眼前暫時的虧損或受辱,保存生命或能量,以實現長遠目標。中國歷史有太多以柔克剛、以弱勝強的例子,大多是先隱忍,避其鋒芒,再等待時機,畢其功於一役。韓信在路上遇到一伙刁民欺凌,刁民逼韓信從他的胯下爬過。韓信忍辱照做,刁民得意大笑。日後韓信成為西漢開國功臣,戰功顯赫,為劉邦手下大將。如果當年韓信忍不下這口氣,「士可殺不可辱」,與刁民拼命,哪有後來成就偉業?為了強調隱忍的重要性,文章還引用鄭襄公、越王勾踐、韓信等事例強調「忍一時而畢全功」確實可行並加以推崇。
荊軻與聶政,是春秋戰國著名行俠刺客。為成大業埋名隱姓,低調行事。時機一到,荊軻行刺秦始皇,聶政刺殺韓國國相俠累。
張良生於韓國,祖輩世代為韓國宰相,韓國是首個被秦國滅亡之國,因此張良對秦懷有國仇家恨。熱血青年的張良企圖半路暗殺秦王,失敗而逃亡。一天,路上遇到文中所述的老人。老人有意幫助張良滅秦,卻要先試探張良的良心和耐心,果然是可造之才,便給張良贈送《太公兵法》。兵書有各種計謀,主要是強調「戒急用忍」、「伺機而動」。張良苦讀領悟。天下苦秦久矣,他聚集百多名青少年,投奔在附近屯軍的劉邦,受重用而為謀士。足智多謀的張良與善於用兵的韓信,以及撫民有方的蕭何一起輔助劉邦戰勝項羽、建立西漢。
上述西漢三傑,韓信因王侯將相集於一身,被劉邦懷疑功高震主,借呂后之手將其殺害;蕭何個性老實無兵權,得以善終;張良從上述老人的兵書領悟急流勇退的道理,最後功成身退,回鄉隱居。
老人送兵書一說,竟然是蘇東坡借用張良一生的成就而杜撰的科考文章,並非事實。這是借用張良真實的成就,用虛構「老人送兵書」加強感染力。文中強調張良其貌不揚,還像個姑娘樣,只要走對方向,一樣可以建立豐功偉績。
回到文章開頭,強者對付弱者,若是能三思而後行,考慮恃強凌弱的前因後果,往往不必付諸武力,攻心為上,可避免生靈塗炭。前提是自身具有道義;弱者面臨威脅,若能先行隱忍,避其鋒芒,以圖長遠,「退一步海海闊天空」,前提是得到民心、得道多助。
說的容易做的難,千隻羊不敵一隻狼。因為有些狠人就是不顧忌他人死傷,爭強好勝、耀武揚威、窮兵黷武,於是造成大悲劇:一方是老父老母望眼欲穿,妻子牽腸掛肚,孩兒呼喊父親,另一方是趕盡殺絕、心如蛇蠍、殘忍凶狠。面對烈火炎炎,血淚斑斑,救聲陣陣,白骨累累,全然無動於衷。同是人類,相殘何太急?
(2025年11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