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歐遊日記其七(法國巴黎)

2012年5月18日(星期五)法國巴黎
巴黎戴高樂廣場凱旋門前留影
麗珍一早來電話,我們用了早餐後去她家會合,乘搭27號巴士去盧森堡公園。然後到附近83米高的Pantheon先賢祠(雨果和左拉的墓就在地下室),1253年創立的La Sorbonne索博恩大學、法律學院、巴黎大學、巴黎市政廳。又到聖母院,適逢有麵包節活動,非常熱鬧;我們在左岸拉丁區吃午餐,喝咖啡,大批遊客在聖米歇噴泉前許願;跨過新橋就是羅浮宮博物館,雖然沒有時間入內參觀,但能在外面拍照也已心滿意足矣!

青玉案
──詠盧浮宮
珍藏精品收天下,覓國寶、甄真假。蒙娜麗莎牆上掛。神工雕刻,大師繪畫。件件連城價。
由來藝術推歐亞,懷舊幽情更風雅。金字塔前今古跨。斷垣殘壁,秦磚漢瓦。詠史留佳話。
羅浮宮博物館,後面是貝聿明設計的金字塔
穿過Arc de Triomphe du Carrousel卡盧塞勒凱旋門進入Jardin des Tuileries杜伊勒里花園,到達協和廣場,憑弔被斷頭台處死的國王路易十六、王后瑪麗──安托奈特,在23米高的古埃及方尖碑前懷古一番。
惠茵和麗珍在協和廣場,背景是古埃及方尖碑
然後步入世界聞名的Champs-Elysees香榭麗舍大道,又向左拐去克里孟梭廣場,經過邱吉爾大街兩旁的大、小宮,來到金碧輝煌的亞歷山大三世橋,拿破崙紅色花崗岩石棺所在的Les Invalide榮軍院圓頂教堂就在橋的另一端。我們又折回香榭麗舍大道,在Paul咖啡座喝香濃咖啡,享受溫暖的陽光。
從亞歷山大三世橋上看到後面的榮軍院圓頂教堂
終於走到了雄偉的凱旋門,高50米,寬45米,屹立於戴高樂廣場,拿破崙生前沒有凱旋歸來通過此門,死後七年,法國才向英國交涉,要求將拿翁遺體移歸法國安葬,直到廿年後的1840年,英國由於鴉片戰爭,須與法國聯合對華,才允許將拿翁骸骨歸還。終於從聖赫勒拿島運回巴黎,穿過凱旋門,「無言凱旋」,沿著香榭麗舍大道駛進榮軍院圓頂教堂。每年七月十四日法國國慶,從這裡到協和廣場舉行大型閱兵儀式,一面巨大的法國紅白藍三色國旗就在凱旋門正中。

破陣子
──詠凱旋門
征戰他疆跨越,凱旋何日歸來?大業未成君已逝,壯志難酬骨怎埋?拿翁曠古才!
遺體為民而掘,巨門為汝而開。一代英雄囚愛島,廿載亡魂伴白骸。停靈舉國哀。
與麗珍攝於艾菲爾鐵塔前
我們下地鐵去參觀320米高的巴黎地標──艾菲爾鐵塔,正好有一對新婚夫婦在拍結婚照片。太陽還沒有下山,細雨稍微停,趕快獵取鏡頭,留下難忘的一刻。

小重山
──詠艾菲爾鐵塔
拔地凌空插入雲,劍鋒驚出鞘,震乾坤。百年鐵塔閱沉淪,憑冷眼,屹立笑紅塵。
千尺巨神身。巋然常守護,度晨昏。峻崢高聳指天伸。埃菲爾,俯首覽遊人。

與時間賽跑,匆匆趕回麗珍的家,又去第十三區潮州城酒家赴宴,鄭懷國已經久等,姚洪亮、林惠卿夫婦隨後趕來,詩壇四位詩友首次一起聚首,非常難得。姚洪亮兄將步關不玉《虞美人》和步江麗珍《一叢花》兩首詞手稿交給我。晚餐很豐富,還有法國特產的鮮魚,懷國兄請客,散席後他們陪我們步行回住所後告辭,夜已深,我們又陪麗珍走回她的家,恨不得時間停下來,能多一分鐘相處。

附:
敬讀白墨《歐遊日記》其七
李錦榮
法國麵包無比美,適逢佳節心昂喜。
拉丁左岸午餐豐,聖米歇泉遊客弛。
拍照羅浮通古今,悠觀鐵塔忘行止。
詞家相會夜潮城,酒外詩燈千載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