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十月卅日
之子于歸吉兆生,凌風到此喜相迎。
先師真魄騰雲去,孔母儒胎吐玉成。
瑞獸豐姿仙冊載,大唐隆運史書銘。
花斑五彩誰添色?神話由來勝實情。
詠鳳
一九九七年十月卅日
阿閣連巢有聖禽,飛來吉羽媲黃金。
和鳴鸞鳳抒丹喙,共聚梧桐映翠襟。
佳話欣傳呈笛曲,良緣喜締沁人心。
棲枝瑞物皆祥兆,百鳥朝凰囀好音。
詠龜
一九九七年十月卅日
暴日遙途慢慢爬,寬心穩步笑流沙。
縮頭何罪稱王八?披甲無辜扮傻瓜。
百壽由誰添海屋?四靈惟汝隱凡家。
恐龍枯骨冰河絕,獨有玄夫數異花。
詠龍
一九九七年十月卅日
角突鬚拋氣吐虹,蜿蜒煙霧勢騰空。
潛鱗藏尾深淵底,舞爪矜牙聖殿中。
飛瀑百尋頷噴雨,落潭千尺掌生風。
真龍面目誰曾見?莫信詩書笑葉公。
詠東嶽泰山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廿一日
五岳為尊獨岱宗,秦皇武帝禪登封。
三潭疊瀑摩崖石,十八盤梯護駕松。
霞碧靈岩天柱頂,鷹愁絕澗日觀峰。
凌雲穩坐群山抱,齊魯千年響寺鐘。
註:泰山古稱岱山,亦名岱宗,春秋時改今名,有「五岳獨尊」之稱譽。秦始皇和漢武帝封禪泰山,護駕松,指秦始皇曾避雨松樹下,因此松護駕有功,獲封為「五大夫」松。三潭疊瀑、摩崖刻石、十八盤、鷹愁澗、日觀峰,皆泰山景觀;碧霞為泰山女神,泰山頂有碧霞祠,極頂玉皇頂又稱天柱峰。
詠南嶽衡山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廿一日
南岳如飛翼觸天,雲移嶺動海山連。
祝融峰險邀星醉,磨鏡臺寒抱月眠。
赤帝祥光經殿照,念庵松影禹碑傳。
鄴侯書院難藏古,八祖清風可悟禪。
註:清人魏源在《衡山吟》中曰:「恒山如行,岱山如坐,華山如立,嵩山如臥,唯有南岳獨如飛。」祝融峰、磨鏡臺、赤帝峰、祥光峰、藏經閣、念庵松、大禹碑、鄴侯書院、藏古寺,都是衡山主要風景線。八祖乃大唐禪宗大師希遷(號石頭和尚)。
詠西嶽華山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廿一日
險削通天立九州,蒼龍嶺上愈書投。
巨靈仙掌河山劈,玉女情懷岩壁留。
落雁方知雲海湧,摘星還看月光浮。
沉香感孝揮長斧,千尺幢台閱盡愁。
註:蒼龍嶺,相傳韓愈當年至此,向下看萬丈深淵,自認此生休矣,寫了遺書投下嶺去;仙人掌即河神巨靈推山時留下的手印。中峰玉女峰,傳說春秋時隱士蕭史,善吹洞簫,簫聲引動了秦穆公女兒弄玉的愛慕,跟蕭史來此隱居,故名;南峰落雁峰為華山最高峰。《寶蓮燈》中華山聖母之子沉香劈山救母處即在蓮花峰。千尺幢乃華山第一險關。
詠北嶽恒山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廿一日
北岳翻巒若走蛇,常山絕塞蜿蜒爬。
天峰嶺上摩明月,懸閣崖邊摘晚霞。
跡寄寢宮霄漢近,詩題杖柱翠屏華。
楊門勇將魂安在?獨剩金龍夕影斜。
註:恒山又稱恒岳,亦名常山。天峰嶺、懸空寺、寢宮、翠屏山、金龍峽,皆恒山名勝。楊家將故事發生於此。
詠中嶽嵩山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廿一日
嵩岳高崇峻極天,涂山啟母臥巒前。
觀星測古推時曆,學釋朝禪習武拳。
面壁少林思達祖,刻碑黃蓋詠唐賢。
兵家必奪轘轅險,萬歲登封有幾年?
註:嵩山夏禹時稱嵩高、崇高,商湯時稱嵩高。古有「嵩高峻極」和「峻極於天」之說。峻極峰是嵩山太室山主峰。啟母石,相傳夏禹之妻涂山氏,化此石而生啟;觀星台、周公測景台,乃最古老的天文台,郭守敬制訂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授時曆。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成為中國禪宗祖師。十三僧人救唐王李世民有功而獲封賜。中岳廟在黃蓋峰。轘轅山地勢險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唯有武則天封禪中岳,改嵩陽縣為登封縣,定年號為「萬歲登封元年」。
詠長城
一九九八年十一月廿四日
蜿蜒起伏出東方,綿亙神龍萬里長。
嘉峪險雄關日月,居庸疊翠掩興亡。
戍邊血淚沉秦漢,塞外風沙鎖宋唐。
見證人間榮辱史,悠悠千載古城牆。
──詠白鷗
二零零零年三月六日
煙波繚繞,霞光瑰璨,翱翔白羽飛鷗。斜縷夕陽,橫雲暮色,蒼茫大地遨遊。歡閑獨無憂。怒濤雖驚駭,翻泳嬉泅。惡浪狂瀾,任憑呼嘯樂悠悠。
沖天泛海沉浮。嘆鱗追濁沫,雨打孤舟。雷電裂空,潮聲拍岸,堅忍不願隨流。風暴幾時休?讚挺身英颯,揚翼輕柔。劫後恬平靜謐,棲息隱沙洲。
十六字令
──步白鷗原玉奉和四首
二零零二年七月十六日
其一
惆!風雨朦朧月影羞。征帆遠,白浪伴飛鷗。
其二
惆!兩鬢飛霜漸赧羞。鏡花夢,水月映沙鷗。
其三
惆!回首韶華嘆悔羞。波瀾裏,患難有驚鷗。
其四
惆!浪跡天涯飽辱羞。孤飛樂,傲骨比翔鷗。
附:白鷗「十六字令」:「惆!有酒銷神瘦柳羞。憑誰問?帆起候孤鷗。」
馬失蹄
二零零二年元月廿九日
亂闖狂奔險失蹄,駑駘學驥智商低。
小驢信步爬嶇路,大鵠高飛笑錦雞。
赤兔報恩騰武聖,的盧救主躍檀溪。
駿駒馳騁揚塵去,夢裏烏騅獨仰嘶。
詠馬
二零零二年元月廿九日
揚首奮蹄橫曠野,迎風踏雪飛流瀉。
嘶天躍谷亂危前,噴玉昂鬃雷電下。
八駿留名識驥駘,千金買骨辨驢馬。
老來伏櫪寄殘軀,滿腹豪情何忍捨?
次韻李永洪君「詠松」
二零零三年八月廿七日
挺拔蔥蘢葉密濃,插根擁石傲凌峰。
冰霜覆蓋狂搖影,風雪摧殘喜見冬。
幹直森森濤浪響,歲寒寂寂谷崖封。
千年屏障通天頂,獨伴晚霞聽寺鐘。
附:李永洪「詠松」:「鬱鬱蔥蔥四季濃,凌煙躍上最高峰。扎根石壁何妨老,立足懸崖不畏冬。歲暮已知霜葉在,山深常見白雲封。鈞天樂奏秋風起,萬樹濤聲聽晚鐘。」
誠謝何宗雄校長饋贈翠竹
二零零三年九月三日
東坡不可居無竹,高節此君栽小築。
翠玉琅玕挺拔姿,騷聲曲賦疏狂族。
不隨桃李炫紅妝,只伴詩書薰白屋。
誠謝何公厚愛深,清風滿室枝前讀。
步懷國兄詠山楂
二零一六年五月廿日
綠樹藍天映異葩,春來彩筆畫山楂。
神仙染繪紅黃紫,我把曇花喻此花。
附:鄭懷國「詠山楂」:「一 才子園中見彩葩,嬌娘屋畔也山楂。方知此樹東西植,是否高棉一樣花?二 地北天南賞艷葩,涎垂齒軟吮山楂。酸甜苦澀思鄉緒,記否當年笑綻花。」
步懷國、麗華「題孔雀開屏」
二零一六年三月廿七日
屏張只怕惹驚雷,畫筆誰塗彩塑堆?
雄艷雌柔非鳳類,豈招片羽吉光來。
附:鄭懷國「題孔雀開屏」:「掌聲驟起似風雷,翹首開屏五彩堆。傲視同群如不見,只緣婀娜麗人來。」
附:蔡麗華「步懷國七絕“題孔雀開屏”原玉」:「開屏艷煞掌如雷,五彩繽紛勝錦堆。取悅妝容求眷顧,伊人不屑眼波來。」
步麗華詠鴨
二零一六年三月廿八日
蕩漾輕波水閃粼,鴨群柳下戲湖濱。
逍遙暢聚無愁緒,我欲隨君沐早春。
附:蔡麗華「題“碧湖柳絮鴨嬉春”圖」:「風輕雲淡碧波粼,細柳千絲掛水濱。誰比鴨群知冷暖,游湖自在享熙春。」
步諸同學「詠春水鴨舟圖」
二零一六年四月廿一日
小舟自在逐波流,群鴨逍遙戲水游。
寧靜春江仙景美,凡塵俗務幾時休?
二零一七年一月九日
水暖冰融宜賞鴨,春江覓食有魚鮮。
管他亂世情難守,自在逍遙又一天。
附:鄭懷國「詠群鴨戲水」:「冬寒水冷歡群鴨,劃縐清溪綠羽鮮。絮白綢藍溶麗日,雲波絢彩艷陽天。」
步麗珍、懷國原韻詠蟹餐
二零一六年四月十七日
蟹美酒醇書屋香,溫馨笑語滿樓芳。
偷閑歡聚何其少,樂享天倫盼夜長。
附:江麗珍「賦盧家嗜蟹」:「蟹紅醅綠滿圍香,酒罷食餘頰齒芳。若問誰人同此好?語音方落應聲長。」
附:鄭懷國「戲作並步同學嗜蟹詩」:「蟹黃膏膩齒頰香,夢裡逢君酒正芳。味美情真人乍醒,舉杯對飲夜方長!」
二零一七年一月十八日
弼馬溫君豈困欄,齊天大聖不需冠。
凡人本是孫猴變,夢裡西遊總未完。
次韻懷國、麗華、麗珍「觀吳哥夕照感懷二首」
二零一六年三月十日
其一
猶聞古剎響鄉音,夕照吳哥繫我心。
四十餘年悲去國,悠悠往事夢中尋。
其二
巴戎微笑有餘音,古剎滄桑見佛心。
劫後猶驚非膽小,只因白骨遍山尋。
附:鄭懷國「題成輝同學攝影並歡迎梅英同學」:「其一 古窟仙蹤裊裊音,吳哥夕照撼人心。殘垣古樹思梅影,舊日芬芳萬里尋。其二 蹣跚仙女步哀音,掩笑巴戎有悸心。霧罩吳哥多鬼魅,親人屍骨淚中尋。」
附:蔡麗華「步韻懷國七絕」:「其一 幹折枝枯未斷音,根盤古蹟繞鄉心。凝眸碧映斜陽艷,倩影仙蹤梓里尋。其二 千年莽沒杳無音,一展容光眾醉心。絡繹登臨瞻古佛,斑斑印跡不難尋。」
附:江麗珍「步韻懷國、麗華、國才諸位同窗」:「其一 千載浮雲奏梵音,清風古剎攝人心。仙歌佛笑頻留客,韻味無窮箋裡尋。其二 壁斷垣殘鳥絕音,佛顏和悅示仁心。繁華蕩盡雲煙散,古窟藏幽獨步尋。」
次韻懷國、麗珍、麗華「題照」
二零一六年三月十七日
其一
銀波閃閃水迷漫,疑是碧潭潛祖龍。
耀眼鱗光如幻夢,平湖美景勝高峰。
其二
起落人生雖爛漫,清波深處可藏龍。
只因寧靜無風浪,不愛平湖愛險峰。
附:鄭懷國「題照」:「雲泛碧波天水漫,春光艷麗滾銀龍。鷗翔鷺駐游鱗閃,借翼翩翩點浪峰。」
附:江麗珍「步懷國七絕“題照”原韻」:「其一 湖畔芳華春爛漫,繁枝倒影伴魚龍。東君弄水粼光閃,天外雲煙罩冷峰。其二 舉國華珍多爛漫,才情萬丈馭翔龍。珠璣滿紙銀輝閃,忽見天邊一怪峰。」
附:蔡麗華「步懷國、麗珍七絕“題照”原玉」:「浪靜波粼水漫漫,春臨兩岸聳蒼龍。魚肥鳥樂人閒雅,只戀紅塵不羨峰。」
附:許懷嬌「步懷國、麗珍、麗華、國才七絕“題照”原玉」:「樹綠波粼藍水漫,銀川逶蜿勢如龍。春光滿溢神怡悅,秀色丹青惜欠峰。」
二零一六年三月廿四日
平湖似鏡春光好,倒影如詩意境佳。
西子無言寧靜坐,此情此景扣心懷。
題景
二零一六年三月廿四日
美景好詩吟,烹茶話古今。
寄情山水外,樂趣畫中尋。
次韻懷國「題湖光春色」
二零一六年三月廿五日
淡抹濃妝西子懶,黛眉柳眼送輕波。
眸中睡意心中語,宛若蘇杭夢裡歌。
附:鄭懷國「題“湖光春色”」:「曉晨雲後春陽懶,瓦赤柳青映鏡波。欲學飛鷗心長翅,舟行波盪引高歌。」
次韻諸同學題田園風光
二零一六年四月十日
藍天綠草馬成群,無際花田映白雲。
怒放木蘭紅粉嫩,同窗樂聚笑聲聞。
題夕照圖
二零一六年四月廿二日
漂流遊子盼歸家,斜照餘暉染彩霞。
莫道西山悲落日,夕陽美景憶韶華。」
步懷國、麗華「題夕照圖」原韻
二零一六年四月廿二日
攝影機中仙筆繪,斜陽如畫又如詩。
晚霞更比朝霞美,對景吟哦幸未遲。
附:鄭懷國「詠夕照」「身在黃昏欣夕照,騁馳文字欲求詩。金輝綺麗風雲事,六十人生始未遲。」
附:蔡麗華「步懷國七絕」:「朝升夕落妍春景,霞艷陽熙盡是詩。尤覺晚晴多寫意,輕描淡寫不嫌遲。」
──詠夕照
二零一六年四月廿九日
一
天,畫布塗鴉彩筆填。雲霞染,夢境似神仙。
二
天,萬丈紅霞耀眼前,黃昏美,晚景孕詩篇。
次韻懷國兄詠雨景
二零一六年五月廿一日
疑是畫家抽象筆,看穿百姓苦寒心。
機車伴與房車擠,淚點隨同雨點涔。
霾霧風中污穢洗,甘霖旱裡怨情沉。
鏡頭搜攝知輕重,世道親臨悟淺深。
附:鄭懷國「詠羊城雨景」:「不測春陽驟雨淫,家鄉冷熱總縈心。風花騷客朦朧沫,升斗工民屐履涔。晨起花都飄霧漫,暮瀕越秀罩雲沉。一同寒暖環球小,無夢遊思夜漸深。」
二零一六年五月廿一日
是誰揮舞神仙筆,胡亂塗鴉景色溶。
樹影雲天如幻象,青蔥茂密綠苓蘢。
附:鄭懷國「題日暮倒影照」:「行雲作色林揮筆,描劃塗拉點著溶。落日浮銀溪水艷,泛藍流紫綠蔥蘢。」
附:許懷嬌「步作畫」:「波映銀團蕩漾重,岸清水綠陸天溶。神工錦織堆詩致,暮漸悠遊樹更蘢。」
附:黃健生「日暮倒影步懷國原韻」:「人間天上神來筆,真境迷圖豈共溶?靜水餘輝呈暮色,唯留綠樹保蔥蘢。」
二零一六年五月廿一日
瑪哈陵墓孕傳奇,沙賈愛妻人鬼歧。
四百年來多少夢,萬千遊客哭情姬。
附:黃健生「印度遊後感」:「印度彊寬信仰奇,貧民貴胄自相歧。髒街爛巷居窮乞,寶玉瓖棺葬泰姬!」
附:蔡麗華「步健生七絕」:「尋幽印度探神奇,階級分明貴賤歧。凍骨橫街誰恤顧?王傾國有允亡姬。」
附:江麗珍「步健生、麗華」:「執手相偕又獵奇,他鄉異土景觀歧。酒邊狂笑路邊泣,矌世長情伴寵姬。」
附:鄭懷國「步健生、麗華、麗珍」:「美女江山自古奇,多情後主哭臨歧。玉環香殞軍前謝,辭罷烏騅唱別姬。」
次韻諸同學題夕照
二零一七年二月八日
落日餘輝洗萬愁,晚霞璀璨映千流。
誰言夕照牽悲緒,我盼金光耀沃疇。
二零一七年二月八日
落日餘輝洗萬愁,晚霞璀璨映千流。
誰言夕照牽悲緒,我盼金光耀沃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