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0日 星期一

費城暴力仇亞事件(余良)

幾天前的十一月十七日下午三點半左右,行駛在費城東南線、橙色標誌的地鐵車廂裡,四名黑人高中女生無故以歧視性語言和性粗話辱罵並揮拳、咆哮、毆打一直靜坐的三名華人男高中生,後者沒有反抗或其他言行對付,近處一位年紀稍大的華人女青年忍無可忍,向前者喊話以阻止其暴行,四名黑女生轉而暴力攻擊該女青年:先將她拉到車門附近,再將她的頭部撞向車門,把她打倒在地,繼續毆打,其中一人脫下鞋子,錘擊頭部……事件過後,女青年與兩位男生就醫。女青年除了眼睛紅腫,還要進行腦震蕩檢查。
警方準備對四名黑女高中生指控多項罪名:種族恐嚇、惡性攻擊、魯莽侵犯、輕度傷害和恐怖威脅。費城市長準備給女青年Christina 頒發見義勇為的英雄獎,高中校長和地鐵局長聯合調查,證實四名亞裔受害者及兩名施暴者均就讀於費城中央高中學校,另一名施暴者為特許學校,年齡在十三歲到十六歲之間。事件有視頻及多名證人作證。校長火速與受害女青年家屬溝通。受害女的母親哭訴:若是施暴者手中有刀槍怎辦? 十四歲的華裔男生之母接受CBS電視訪問時說:「這是種族歧視。我的兒子根本沒做錯事,彼此又互不認識。」一名受害家屬的陳女士表示,將繼續在學區推行停止亞裔仇恨運動。她說:「任何族裔的學生,都應該在學校以外的地方感到安全……更重要的是,要協助宣導城市變得安全。」受害女青年通過她的嬸母向大眾轉述,如果有類似事件發生,她仍將挺身而出。她說:「他們比我弱小,我比他們年紀大。我從小就接受這樣的教育,如無人站出來,這種霸凌的事就會一直持續發生。」一名施暴者的母親向公眾說:「我的女兒和同夥都是襲擊者。如果當時亞裔學生有所反應,那也是出於自衛。我很抱歉,我感到難堪、羞愧。我真誠地向受害的孩子道歉。」不知是否同一位施暴者的母親,提出向女青年Christina當面道歉。但女青年的家長說,此事要取決於Christina本人的決定。家長也在網上創建Go Fund Me籌款頁面,一天便籌得超過六十萬美元,許許多多的人還在網上向女青年表達欽佩、讚揚、慰問、祝福之意。
勇敢無畏、堅持繼續仗義的Christina是真英雄,是本年度費城風雲人物,亞裔華裔和青年人的楷模;美國主流社會做得好!施暴者的黑人母親深明大義,她說的每句話都應該公開讚揚,華人男生值得同情,社會應給予支持,其家屬也說的好!做得好!
坐在地鐵車廂裡的男高中生為何受到語言和動作攻擊時沒有反應?當女青年仗義執言遭受群毆時,為何也沒有任何行動?這是因為四個黑女高中生氣勢囂張、動作凶猛、劈頭蓋臉、甚至殺氣騰騰,不是隨機而發,而是有備而來。在此情勢下,三名男生恐怕也非敵手。原來一天前的十六日傍晚,四名黑女高中生中的兩人在同樣的地鐵中向靜坐的上述男生無故挑釁,再用飲料倒在男生身上,男生便用語言還擊。隔天,兩女生約了兩名女生到此蹲點,等待合力對男生圍毆。
一般說來,華人比較內向、安分、忍讓,以為「退一步海闊天空」。華人也不大團結,缺乏同仇敵愾的精神。事件過後兩天,費城華埠發展會舉行新聞發佈會,兩百多人參加,共同聲討此次暴力仇亞事件。國會議員、國家交通部副部長、北美非洲文化聯盟執行官先後發言支持亞裔、華裔對抗種族歧視。
僅僅一場發佈會是不夠的。費城有近四十個華人社團,本來就很活躍,有的社團的名稱很大、囊括性強、代表性廣,「僑領」也很多(加入美國籍就不是華僑身份),但至今未見有華社團體或領袖有所行動。
過往歷史,是白人歧視黑人,如今,發生暴力仇亞的事件,多是黑人。雖然任何時候,絕大多數黑人是善良的,但若此等個別暴力仇亞惡劣事件繼續發生,何來社會公平、正義?徒增社會戾氣,於國於民,都是一大禍害,何況施暴者是少不更事的國家未來。
我在費城貧窮落後的黑人區經營外賣餐飲業十一年,長期遭受黑人、尤其黑人青少年的欺負、凌辱和恐嚇、威脅,至今心有餘悸。現今各地發生的仇亞現象,我們早在二十多年前已「領教」過了(見拙著《三十年美國路》)。當年兩個小女兒就讀於黑人學校,每天下課被黑人學生圍住作弄取笑,放學時被黑人學生在路上拉扯書包,上課時黑人學生用紙碎和吃過的口香糖放在女兒的頭髮上,女兒回到家邊哭邊用剪刀剪去粘上口香糖的頭髮……,女兒向黑人老師投訴,老師反駁女兒:「你知道為什麼被人欺負嗎?因為你長得跟別人不一樣啊!」我的天,連老師都這麼說,還怪學生嗎?
歸根結底,層出不窮的美國社會治安、包括暴力仇亞是學校教育出了大問題,雖然家庭教育負部分責任,但成長中的孩子大多在學校度過。學校不應僅僅教授知識,品德教育同樣重要。美國不應過度滲入外國事務,領導者如果高瞻遠矚,早該把大量證實已浪費、無意義的資金投入學校教育。人類面臨的危難太多,未來生存很不樂觀,強大的美國自身做得好,會給世界樹立榜樣,各國敬而畏之,無須動輒用武。
幸運的是,美國民間存在強大的正義之風。從主流、大方向來說,美國不是種族歧視的國家。電視所見,美國黑人白人運動員同隊入場競技比賽親如自家人,不論輸贏互相安慰鼓勵;黑白人公務員、社團領袖彼此彬彬有禮;趕路的黑、白人不見相互仇視,白人為黑人開店門,黑人扶起跌倒的白人等等屢見不鮮。我數次參加美東大型自行車運動,眼見黑人為扶助差點摔下單車的白人而自己受傷,我也有一次煞車時不穩差點跌倒,周圍白人騎手紛紛問我:「 Are you OK? 」(你沒事吧?)
我們在費城唐人街經營藥材行已二十多年,未遭遇任何種族歧視,我們生活在白人社區也已經十七、八年了,也沒感覺受白人歧視。我健走時見到路人,彼此打招呼問好,我有一次走累了,坐在路邊歇息,近處的白種老人走出家門問我要水喝嗎?大女兒以短短六年多的時間,從一個以白人為主、精英雲集的美國銀行普通職員升職到最高領導層的副總裁,在共有二十萬四千職員中脫穎而出,創下銀行界奇跡;二女兒居住的白人社區是個親密無間的大家庭:各自私家泳池共同使用,二女婿喜歡燒烤,給四鄰送餐,各家開車互送子女上學,鄰居上門義務修理電器,女兒後園搭個露天電影,以飲料、餅乾免費招待社區兒童,女兒路上見到走路的社區人士,會陪著走路聊家常,鄰居要上法庭,女兒陪到法庭以助聲勢……至於三女兒,她上高中時,已加入賓州民主黨助選團。幾年前,她因為川普被選上當總統而悲傷痛哭;小兒子兩次買房屋,都選擇白人社區。美國每屆總統大選,我們和兒女們全都投票……總之,我們和兒女們心中只有美國、美國!
(2021年11月22日於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