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9日 星期五

自家長短幾時量(姚洪亮)

有一天,妻子對我說:“我發現我們家對面的女主人很懶,她洗晾的衣服總是斑點漬漬。”我隔著我家露臺的玻璃窗望過去,對戶鄰居晾掛的衣服確實不乾淨,一連幾天的觀察,不論內衣外套,還是被褥窗單都污漬斑斑。我們猜測對戶是太窮買不起洗衣機還是爲了節省洗衣粉,或是女主人太忙太懶太……一連串的猜測都使人不甚了了。直到有一天我們清潔衛生打掃房間,用抹布把窗戶搽乾淨,又慣常地往窗外鄰居看去,卻異然發對戶現晾曬的衣服是如此潔白,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自己的窗戶髒了!眞是“始知平生被眼瞞。”
這是所謂管窺蠡測,以管窺天,用錐指地,亦即莊子曰之爲“井蛙不可語於海者,拘於虛也。”用現代人的話說是帶了有色眼鏡看人和在門縫裏看人低,或引伸到只看到別人的缺點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我沒有把自家的窗戶搽乾淨,反而去揣測取笑別人,是自己未能獨善其身。

宋朝石屋清珙禪師有一首禪詩値得我們三思: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鍼來日日忙;
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
 
有些人,眼睛天天看著張家是非、李家長短,說這個好,罵那個不好地批評別人,但是就不知道衡量自己。「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鍼來日日忙。」裁縫師手拿拏著刀尺針線,到處奔波丈量,替人穿針引線縫制衣裳,我們雖不是裁縫師,也難免每天為誰辛苦為誰忙?這種忙都是比較上、分別上、自我上的忙,忙來忙去也忙不出一個所以然來。如果我們能不分別、不計較、不存愛憎,就比較容易看清自己的面目。一有愛憎的心,就有「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的心態,甚至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偏見,是很可怕的。 「量盡別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人都好量別人的長短,量別人的貧富,量別人的貴賤,量別人的美醜,量別人的好壞,量別人的是非,量這量那,嫌貧愛富、攀緣巴結,就不知道量量自己。兩個眼睛只看到別人,卻看不到自己。
 
與人相處,最忌諱蜚短流長,滋生誤會,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行第一方。我們如果能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返照自己,觀照自家寶藏有多少價値,就能夠避開很多人生陷阱。不妨常常捫心自問:自家長短幾時量?靜坐當思己過,閑談莫說人非,三省其身而不愧才是君子之所爲。
(2007.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