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9日 星期二

魂牽夢縈的故土(蔡麗華)

──河仙(越南最南方的港口)

「河仙」,是河仙人引以為榮的仙地。她自古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是因為曾有一群仙女下凡於河仙東湖邊,在月光下歡歌漫舞而得名。我母親的莫氏 (MAC) 祖先早年從廣東移民至此,與河仙有很深的淵源。現居河仙的華人中除了一部分莫氏後代和不少沾親帶故的人外,還有戰前劫後的柬華移民。她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柬埔寨西南區人民逃離災難的避風港,收容了許多越棉華等族裔。無論是家底實厚或是一貧如洗,都能在此重起爐灶、安居樂業。

 
追溯河仙的歷史或者到河仙旅遊,你會發覺莫氏祖先莫玖和莫天賜父子當年帶領河仙的華、越、柬等族裔,共同為開拓、建設及發展這塊土地作出的卓著貢獻,使河仙很早就成為國際港口之一。莫天賜很注重文化教育,他不單設義塾,還集合各地文人創立了《招英閣》騷壇,經常吟詩作對唱和,他們傳世的詩篇是河仙最珍貴的文化遺產,尤其是莫天賜的《河仙十詠景》,令河仙美名遠播。
背山面海的暹邏灣海濱,不但景色怡人,且盛產海鮮、玳瑁和水泥,是靠山傍海為生之人的主要經濟來源;港口、永濟河的水路和直通內外境的公路是河仙商業貿易的動脈。天賦的生存環境和各族裔間的融洽相處形成了河仙人安逸悠雅的生活方式和親善純樸的民風。

(一)遊山玩水嚐美食

二零零九年,經營旅行社的林成輝同學和同學們協商後,決定了自年底十二月二十四日至次年一月十六日「東南亞五國之旅」的最後一程是從越南河仙到西貢。我很感激成輝特地安排的「河仙遊」!感激千里迢迢到此的同窗們!讓我有機會與友把臂共遊還同時享受天倫之樂;我也滿懷希望這趟河仙二日遊,能令同窗好友們留下不虛此行的好印象。
下午,我們風塵僕僕地從磅咋叻來到碌山邊境與預先約好的謝惠忠同學(現居碌山)相會,在辦理通關手續時,海關人員對他說:「這是邊界設關口以來人數最多的旅行團,所以會耗時等待……」我們從關口望去,看到從西貢來的冰心夫婦、嬋如、張華等正在艷陽下引頸企盼。好不容易等海關人員發還護照,我們迅速地拖著滿是灰塵的行李入關,與移居越南的老同學們欣喜會合後,一起搭巴士到達河仙鎮美德鄉的「空殼石」。顏榮先同學建議司機暫且把車停在鹿峙山腳下,他下車疾步走去我家通報,再趕回來領路前往。
遊子歸家已足慰親懷,何況還偕友共四十人登門到訪,更令家人喜出望外!寒舍因貴客光臨而喜氣洋洋!熱淚盈眶的老雙親、六姑和三妹等顧不上與我和外子閒話家常。親人們忙著捧上自家種植的青椰為客人解渴;端上剛出爐的熱騰騰鴨子蛋請客,大家邊嚐鮮邊在我家各處取景拍照。然後,由我父親帶路,大家步行去附近的「仙山寺」觀覽。
我們踏著夕暉拾級而上,先在山腰倚欄留影再進入山洞內。我自小就經常聽我母親說起此仙洞內眾神佛如何靈驗而名傳遐邇,越南各地的善男信女和遊客們常慕名而來膜拜。每次回來探親,老人家必帶我們登山拜佛求平安。這裡的住持師父是本地土生土長的華人,精通華、越、柬三種語言。我父親閒暇時常上山拜佛並與師父下棋消遣。今天,我們一行人也入鄉隨俗逢佛必拜,再登高站在仙山洞口攝影、眺望,暹邏灣旁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生長於越南,現已移居法國的宏嫂不停地捕捉鏡頭;我則回味著《河仙十詠景》中的《石洞吞雲》與《鹿峙村居》兩首詩(當年詩人吟詠的正是此鹿峙山內的石洞和山下的鄉村):

《石洞吞雲》
山峰聳翠砥星河,洞空玲瓏蘊碧珂。
不意煙雲由去往,無垠草木共婆娑。
風霜久歷文章異,鳥兔頻移氣色多。
最是精華高絕處,隨風呼吸自嵯峨。
 
《鹿峙村居》
竹屋風過夢始醒,鴉啼簷外卻難聽。
殘霞倒掛沿窗紫,密樹低垂接圃青。
野性偏同猿鹿靜,清心每羨稻粱馨。
行人若問住何處,牛背一聲吹笛停。

夕陽逐漸西沉了,同學們才登上巴士去河仙市區,在面向港口的酒店安頓好行李,梳洗歇息個把時辰後,大伙相偕走去餐館。
風平浪靜的港灣,海面上點點船燈與天空的繁星令人錯覺海天已形一體。舊浮橋和都州橋此岸的市區像鑲嵌在沿海的鑽石,散發著璀璨光彩;彼岸山腳下民家燈火像半環山的黃色水晶鏈含蓄地柔亮,兩岸的景色雖迥然有別,卻共同點綴著河仙的山水。
河仙的夜晚和白天同樣的安全,你不必擔心會遭遇到搶劫。街邊巷口的商家攤位販賣著各式各樣的洋雜貨、水果、美食甜品等,商販們誠實做生意,不會欺詐或強人所難。
河仙幾乎家家戶戶都備有機動車和自行車代步,騎士們白天或夜晚穿梭於市區和郊外的街道小巷,車來人往的很熱鬧卻不喧囂,是河仙另一道「風景」。
我姑姑幫我們在一家餐館預訂了晚餐,細心的姑姑親自去市場挑選鮮活的花蟹和血蚌,請店家幫我們現煮。晚餐除了花蟹和血蚌,還有越式酸魚湯、紅燒胡椒魚、蒸鱸魚、酸枳炒烏蟹、姜蔥炒烏蟹……等,可謂是豐富的海鮮大餐,連酒水共計,每人不到八塊美元,實在是物鮮價廉!
翌晨,巴士遊歷市區後,過「都周橋」沿著海灣向「雲中」出發,那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海濱,我們要去的海灘景點必須步行穿過一個洞寺才能來到海邊。海面上點佈著大小不一的島嶼中,原有兩座最靠近海岸的父子岩,流傳著一個有關討海生活的故事。近年不知何故?父岩突然倒塌了。有人說這個景區有點像小的「下龍灣」。同學們將近三十人坐滿一艘小遊船去觀海探岩,全程兩小時。不想搭遊船的就在海邊觀景交談。
下午兩點多,我們浩浩蕩蕩地來到榮先的家,熱心的主人們和左鄰右舍的好幫手已備好家鄉的佳餚甜點待客。有一粉兩吃的紅色和綠色味道各異的咖哩汁米粉,現煎現吃的香脆越南豆芽煎餅,還有椰奶涼粉條甜湯和香草涼丸等。香氣撲鼻的故鄉味令我們食指大動,大家都讚說這是旅程中最可口的一餐!我們吃得盡興過癮,榮先和家人樂得笑口常開。幽默風趣的顏伯伯、蓉阿姨、珊姐(榮先的父親、阿姨、姐姐)等人的盛情款待讓我們有賓至如歸之感。飽餐後,大巴繼續向「美乃」出發。
美乃是河仙的旅遊區,離我娘家僅兩三公里而已,是河仙人的休閑所在;當地政府為了吸引遊客,已規劃把河仙建設成一個文化旅遊城市,美乃是主要的景點。才短短數年間,這裡先後興建了好幾座酒店和海濱浴場等。
我姑姑聽說我們從榮先家去美乃,備好花蟹和甜點趕去海灘讓我們享用,卻久候不見我們到來,只好在日落前離去。原因是我們錯入佈滿貝殼的海區,只好忍受著被貝殼扎腳丫的痛苦,下海泡個暖暖的海浴。
離開時,成輝用鏡頭捕住了落日西沉的霞暉,算是沒白來吧。
次日晨,我與外子、榮先等趕到酒店和大家一一握手擁別。兩日後,同窗之旅將在西貢的聯歡會後結束了,大家也將先後搭機各回住地。分手在即,百般不捨,紛紛期待兩年後再歡聚同遊!

(二)歸期短暫更情濃

「常回家看看」對遠在紐約的我們來說是退休後的夢想,如今人在職場,身不由己。能藉著年假兩年回一趟,父母已覺得很欣慰了。因此,即使逗留的天數不多,我們都不想錯過。其實,我的鄉愁並沒有因為回來的次數增加而緩解,反而隨著日子的流逝愈發嚴重,我常恨不得提前退休,能騰出多些時間回去陪伴父母。
今年,原本是打算參與兩年一約的同窗之旅後,再回去的,但年初的膝蓋手術,不僅把多年累積的病假用完,還「賠」上兩星期的年假。剩下三個星期的年假,只好割捨與友同遊而選擇回娘家探親。
我們於十一月二日中午抵達越南胡志明市的機場,剛步入候機廳,就在擁擠的人群前看到八十六歲高齡的老父親、姑姑、三位妹妹和二妹夫等親人正向著我們頻頻揮手,大家既興奮又激動!我時時刻刻思念著的親人啊,我們又歡聚了。回二妹在西貢家的路上,父親說,母親在河仙盼望著我們。此刻的我也是歸心似箭。
次日晚,由親人們陪同,我們搭乘二妹的車下河仙。從華燈初上的西貢到凌晨時分的河仙市,我了無睡意,獵奇似的被一路上來來往往的旅遊巴士等不同的車輛和沿途的民宅、建築物、田園、河流、魚蝦養殖場、海濤等景物吸住了眼球。這條搭私家車最快也要八個鐘的路程,除了一段六十公里的高速路,其餘的都是普通公路。我不但不覺得舟車勞頓,且還意猶未盡呢,因為每次歸來,都令我有意外的發現。難怪父親常常樂此不疲地往返西貢和河仙,這是得惠於越南改革開放後的變遷和發展,讓熱衷旅遊的父親有機會常出國遊玩。
從親人的談論中知悉磅咋叻市鎮依然滿目瘡痍、廢墟一片,使我不敢再踏上那塊鄉土。然而離磅咋叻很近的河仙,因親友眾多,那親切的鄉音和濃稠的情味,多少撫慰了我「近鄉情怯」的遺憾。
四日一抵河仙,姑姑就去旅行社預訂了7日至9日「富國島」三日遊,我們都期待著和親人們一起遊覽這個南方小島,享受海浴和品嚐海鮮。無奈6日因颱風警報,所有碼頭關閉,船只不能出海,我們的富國島之遊泡湯了。此時,在河仙的我們,絲毫感受不到颱風的威脅,東湖和美乃的海灘依舊風平浪靜;家周圍一棵棵結滿果實的椰樹、芒果樹、香蕉和各種各樣的花卉都安然無損。母親很篤定的說:「我從有記憶至今,越南經歷過不少天災人禍,但河仙都平安度過,因為她是仙地……」每次談到河仙的好,母親常提起有關仙女下凡河仙東湖的美麗傳說;其實河仙在我的心目中,更像「世外桃源」。
我們駕駛著小轎車東南西北遊遍市區,再沿著山麓行駛不到五公里就到蝙蝠山,本想上山進入蝙蝠洞探幽,但來之前,母親再三的叮嚀我不要登山入洞。是因為傳說抗法時期,越盟被圍困此山多日,最後因缺糧,不得不殺出條血路,因此,敵對雙方都有人傷亡。既然母親忌諱,我們只好順從。靠近山麓的是一洼連接一洼的稻田 ,舉目望去,沒有空曠的荒地,這邊是即將豐收的金沉沉稻穗;那邊卻是正在成長的綠油油秧苗。如今,水源充沛的河仙已走出了以往淡水荒的困境,農民可以多加利用田園和水利來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改善了旱季時青黃不接的情景。
從迪石市自駕機動車下河仙的表舅,年歲將近八十還未退休,他帶領我們去參觀他在邊關山下的果園(種植了五百棵椰樹和鳳梨)時告訴我們,他也有一個夢:是希望在碌山的祖地建立一所「詹氏學校」,以便邊關的華、柬、越的孩子們有機會學習中華文化。表舅一向來熱心公益,但願他的夢想早日能夠實現。
過了蝙蝠山,很快就到了邊界,那兒剛新建個市場。近觀柬越兩國無需簽證地車來人往的經營買賣,參雜著越語、柬語、華語的議價交流或閒聊時,我無意間看到兩國的邊關官員同桌共餐,談笑正歡。有個祥和的邊陲真是人民的福氣。
美乃是我們與親朋好友們午後歡聚的好去處。姑姑每次都備好熱氣騰騰的花蟹、點心和水果給我們解饞。坐在蘑菇形草蓬下的躺椅,大家邊品嚐美食邊聊天敘舊。美乃的沙灘並不細白,單憑得天獨厚的山水吸引著本地人和遊客們到訪。我喜歡在習習海風吹拂中,在成排蕉林椰影下,觀賞對面的夕陽徐徐沉入海平線。然後在夜暮漸漸低垂下,沿著海灣慢慢回到市區,繞市一圈,才順著公路回娘家。
娘家所在的夜晚,浪漫又溫馨。在彎彎月牙的朦朧柔光下,在花卉的芳薰中,家人陪同我們踩著幽徑小道去表弟家。此時,忙完一天生意的表兄弟姐妹們都依約歡聚一堂卡拉OK。自小能歌善舞的表弟妹喜歡用她那美妙的歌舞迎接我們的到來。因表弟體弱多病,他們全家的生計,連兩子的學雜費,她無怨無悔地承擔著。音樂是她排憂解勞的良方。她總是以情義、樂觀、積極的正能量感染身邊的親友們,吸引我們每晚都迫不及待地集聚在她家,欣賞姐妹們的歌舞和觀看一群「諧星」們的即席表演。玲表妹夫婦和表弟都是非常風趣幽默的人,他們機智的脫口秀和笑話惹得大家不停地捧腹大笑,母親幾乎每次都笑掉假牙,「恨」得無牙可咬又拿他們沒法。怪不得父母親先後放棄弟弟為他們申辦的移民法國和拒絕我們為他們申請移民美國,寧願守著屬於他們的仙地。三十年來不常回家的我們,偶爾回來,很享受親情的溫暖,特別沉醉在放緩腳步,漫遊山水,流連田園的慢生活。
萬般的留戀卻不敢耽誤時間的催促,我們又依依不捨地告別了親人們,迎著東湖對岸山頭剛剛露出的朝陽,離開了河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