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第034篇:《母愛》

母愛情深,慈恩義重,舐犢之心。句句關懷,聲聲叮囑,遊子知音。
無私一片胸襟,歷盡了、風摧雨侵。華髮頻添,寒衣遙寄,縫織千針。

──柳梢青‧母愛

母親節到了,孝子賢孫為了報恩,都在這一天演出精彩的「百行孝為先」節目,獻花,寄卡,送禮,而更多的是請老母親飲茶吃飯;唐人街酒樓大排長龍,白髮老媽媽為了讓兒孫能盡一天孝,只好跟著人群眼巴巴的罰站等位子,一桌十幾人,吃掉上百大元,究竟老萱堂能吃上幾口?兒孫們逢人便神氣的說:「母親節喝一餐茶200塊錢,這還不叫孝順?」戲演完後又讓老母孤單的獨居老人院。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的《遊子吟》傳誦千百年,到了今天,是否仍有現實意義?現代人穿的大多數是買來的衣,母親親手做的毛衣也已被另一半編織的「溫暖牌」所取代了,加上科學之進步,減低了思念和牽掛,既使遠行也可用長途電話聯繫,不必「意恐遲遲歸」,已體會不出詩中情感,這是件蠻諷刺的例子。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母親十月懷胎,愛嬰喜誕,含辛茹苦養育,鞠躬盡瘁操勞,看著孩子翻身、出牙、學爬、走路而歡欣喜悅,看到孩子發燒、出痲、出痘、受傷而驚慌心疼;孩子第一天上學,母親到學校守候;孩子學騎單車,母親在後面奔跑;孩子出外晚歸,母親倚門翹望;孩子考試滿分,孩子比賽獲獎,母親高興;孩子功課不及格,孩子與人打架,母親擔憂;孩子終於長大了,大學畢業了,談情說愛了,母親更忙了;孩子結婚,生小孫,母親晉身祖母級,飴孫之樂,也初嚐到老年的滋味……。養育方知父母恩,只有自己做了母親,才體會母愛的無私偉大。

母親與盧映順侄兒
當衛星電視播出台灣藝人白冰冰的女兒白曉燕被綁架,觀眾見到心如刀割的白冰冰哭腫的雙眼,莫不掉淚,後來白曉燕慘被撕票,白冰冰痛不欲生,仍四處為17歲愛女找墓地。白曉燕的死成了導火線,引發了台北「五零四」十幾萬人大遊行,要求總統道歉,內閣下台。白髮送青絲,白曉燕沒有知覺的走了,留下以淚洗面的白冰冰,度過她一生中最黑暗的生日和母親節。「暗中時滴思親淚,只恐思兒淚更多」,清代詩人倪瑞璇的「憶母」,正是白冰冰的內心寫照。

先母30幾歲守寡,幼子未滿周歲,單獨挑起一家6口的生活重擔,歷盡風霜,飽嚐苦辣,把孩子撫養成人,換來滿臉皺紋,滿頭白髮,滿身病痛,尚未享晚年,又逢戰亂,將畢生儲蓄作盤川,把幼子送走,自己身陷虎口,慘遭殺害。年年母親節,不忘祭母,此生此世,永遠銘刻母親遺訓,願天下母親都能快快樂樂享晚福,願有良知的子女能盡孝,珍惜母親還活著的日子,以實際行動報答母親養育之恩,否則,他們一定會得到天理循環的報應。
(1997.05.09《華僑新報》第3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