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第085篇:《書店》

「書店」一詞最早見於清朝乾隆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了;「書局」本來是同治年間官立刊印書籍的機構,後來書店或出版社亦稱書局;古代的書店叫「書肆」,而「書肆」一名最早始於漢代;北宋時稱「書林」、「書堂」,南宋時稱「書棚」,明清時則稱「書舖」,宋代以後,書肆也統稱為「書坊」;「書市」一詞始於宋代,意思是集中出售書籍之場所。此外還有「書屋」、「書戶」、「書社」、「書舍」、「書房」、「書亭」、「書室」、「書庫」、「書樓」、「書閣」、「書攤」、「書籍舖」、「經籍舖」等名稱。書店也有只稱其字號的,如「富文堂」、「養正齋」、「鴻運樓」、「崇文閣」之類。古時的書店既刻書又賣書,也常常是騷人墨客聚會之場所,是文化界的象征。

探求知識除了到學校上課,到圖書館借書,更重要的管道,是到書店獵書、買書。經營書店,自然就會肩負起傳播知識、弘揚文化的神聖使命,再也不是買賣經商、貿易往來那麼簡單了。文人酷愛書籍,愛屋及烏,也就在不知不覺間把書店當作必去之處,逛書店成了每週不可少的生活節目,書店裏哪本書放在什麼地方,有幾種新書剛剛運到,有哪些書已絕版,書癡們都瞭如指掌,如數家珍。書店為了能滿足讀者,就必須知道他們需要哪些書種,喜歡何類書籍,這樣一來,書店與讀者之間的關係,慢慢就從顧客變成朋友,變成無所不談的知己,大家交換愛書心得,經年累月,愛書的朋友通過書店這紐帶,逐漸建立友誼,互相聯絡,形成了文人圈子,進而組會結社,這是海外華人普遍走過的路。

由於身在海外,中文書籍奇缺,看書難,買書難,賣書更難。一本書經歷萬里跋涉,送到書店時,已先後附加幾層運費、關稅、雜碎開支,成本倍增,令書商對選購書籍大傷腦筋;有些大型套書的成本昂貴,標價幾百甚至上千加元,讀者翻閱後,一見售價,就放回原處,存貨積壓多月,難覓買主,資金周轉拮据,最後以廉價賤賣,實在可惜。除非有雄厚的資本,大批進貨,貨源充足,薄利多銷,就不在乎有些書積壓倉庫了。可見,書店的經營,除了讀者的支持,書商的眼光,更重要的因素還是財政管理。

滿地可唐人街這20年來,先後開了11家書店,大都慘淡經營,必須兼賣其它貨品才能維持下去,其原因很多,包括租金昂貴、資金不足和經營方法等,但有幾點不能不承認:選取書種不考慮讀者興趣,以至大量舊貨積存﹝特別是過期雜誌﹞;漫天叫價,令購買力有限的顧客卻步;而最多書商抱怨的,就是讀者不捨得花錢買書。

曾和一位書店老板談到顧客成份,深有同感,他認為,滿地可年青人的中文程度有限,還未能形成買中文書的風氣,他們來書店,只買漫畫書,而港台漫畫書充滿暴力、色情,遺毒很深;有中文水平的,大多是成年人,他們每週上班,週末才到唐人街飲茶,逛書店,由於有家庭負擔,要買菜買肉,故每次買書大都不會超出30塊錢的預算,是可以理解的;至於大批搜書、買書的藏書人,他們買書的管道很多,每月從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定期郵購新書,他們逛書店,志在找絕版的遺珠,每次動輒幾百元,面不改色,但這樣買書的書迷畢竟為數甚少。而最多的讀者,是到書店看書的常客,他們每次進來,瀏覽書海幾個鐘頭,從來不買,有些乾脆席地而坐,還用筆紙抄寫一番,為書店增添讀書氣氛,讓人看來該店的生意不錯,所以老版也樂得任其隨意翻書。而也有一些人不捨得買書,寧可到餐館吃一頓幾百大元的晚飯,你要他掏腰包拿出10塊錢買本書,談何容易!

書店,是文化的縮影。在書店中,你可以閱遍人間百態,看盡萬花筒、眾生相。
(1998.05.01《華僑新報》第37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