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6日 星期二

第175篇:《詩朋》

其一
騷壇酬唱覓吟朋,煉字推敲雅趣增。

唐宋神遊開眼界,古今漫步亮心燈。
浮沉韻海千尋浪,跋涉詩山百丈冰。

暴雪寒流何太急?壺中明月正初升。
其二
平風仄雨有知音,雪夜開壺樂獨吟。

韻筆生花評勝劣,詞塘詠月嘆升沉。
書樓進出書香染,詩路來回詩友尋。

流水高山難共曲,子期焉遇伯牙琴?
──雪夜獨吟二首

詩朋酒侶,舊雨新知,唱酬步韻,此乃人生雅事,其箇中情趣,非同道能解矣!其實,舊體詩詞,本來就是少數人文學,由於格律甚嚴,不易學成,且不斷遭到不懂詩詞之輩排擠、譏諷、矮化、醜化。或有人指吟詩作賦,純屬小圈子玩意,局外人不能參與,那也是沒法子的事。所以,詩朋不易尋,倒也是真的。想推廣弘揚,唯一途徑,是鑽研探索。首先就要不存任何疑心,全盤承接,認真研究,虛心學習,對繼承古人遺產,毫不懷疑,對保衛古人心血,絕不含糊。

詩朋不計年齡、不分國界,神交已久,心儀多時,雖沒見過面,但憑詩為友,唱酬不斷,成了知交。日前收到一份遠在四千公里以外的加西愛民頓市傳真,有位年逾八旬的老詩人,筆名石翁,寫了一首七律「次韻和寒夜抒懷」刊於報上相贈,詩前還加了短序曰:「偶翻舊報,見先生寒夜抒懷詩,深感格律嚴謹,與濫竽客輩之詩、聯,但求樣似有別。」他的詩寫道:

讀罷抒懷詩興添,深知格律守規嚴。
奇詩偶見刊園地,失韻常多現眼簾。
國粹本涵精且博,異邦濫作酸為甜。

但求文友能開導,且把清音釋我嫌。

遠居汕頭的著名詞家陳國暲老師,也是未曾謀面、紙上論詩而結下師生緣的。他勸我要惜墨如金,詩詞要送給真正的知音,不要隨便送人詩集,不要將所學用於無謂之交際應酬上,「天外有天不易知」,令我獲益匪淺,終身受用。

有些詩友,思路如流,作詩勤奮,潛質尚優,堪稱多產,是可造之材,只可惜不講究平仄,又不知如何去向他指出錯處,眼看一直錯下去,很為他不值。的確,詩的格律很嚴,框框束縛,但只須明白要訣,就能迎刃而解,勢如破竹,像有位朋友,以前也寫很多詩,就是不分平仄,後來知今是而識昨非,決心糾正,詩風大變,詩速神奇,一飛千里,把以前比他好的朋友都遠遠拋到後頭,真是不可同日而語。他的例子,給那幾位詩友一個啟發:不按格律,寫一輩子詩也是原地踏步,收效極微,只有認真學好韻音,分清平仄,掌握律聲,才能脫穎而出,有所收成。

有些朋友寫詩,只求順口,不講平仄,例如「豪情生風助奔馳」、「神農耕耘值金秋」各七個字,除了「助」字和「值」字外,其餘每句的六字都是平音,「紅梅吐豔笑玉樹」,後面五個字都是仄音,要是他們能夠明白格律,就不會再犯錯;要是他們知道「一國兩制」四字都是讀仄聲,「活、合、佛、黑、滑、學、革、極、說、協、俠、雜、蝶、禿、服」都是讀入聲,就不會再用錯平仄了。就因為這樣的目的,詩朋成立了「研究會」,歡迎有興趣的詩友都來參與,相互切磋,不懂才要研究,取長補短,通過「研究」這兩個字,由不懂到懂,道理就是那麼簡單。

最後,你得出了的結論是:知音難覓,更何況是共鳴?好的詩友,是敢指出你的錯處,肯幫你糾正弊端,願為你找尋毛病根源,就算得罪你也要將你詩中的失粘不協之處吹毛求庛一番,而不是憑空大讚,又說不出好在哪裏,不斷豎大拇指,卻不知道為何用典,也不明白對仗工整。

也有些詩友,很謙虛好學,勤練詩文,詩中尋樂,態度認真,一絲不茍,每有新出爐詩作,總是即傳來先吟為快,一發現有出錯,立刻找尋補救良方,刊出前再細心巡查,不敢掉以輕心,這樣的詩朋,是好榜樣,應該向人推薦。他們的秘訣只有一條:虛心請教。士別三日,刮目相看,這些詩友的成就,不同凡響,假以時日,其造詣會更深,一定能寫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來。

詩會成立至今已兩個多月,十二位詩朋在「新報詩壇」上先後發表的詩作已超過八十首,這個成績是不錯的,也可以說是以前從未見過的。希望多一些詩友寫舊體詩,別怕寫不好,只要肯大膽去試,放膽去寫。「拿出作品來!」詩詞評論故然重要,但只有創作,才是最有說服力的。多交幾個詩友,多幾位詩朋發表詩作,把好的作品向讀者推廣、介紹,互相學習,探討根源,交換寫詩經驗,掀起舊體詩創作熱潮,能做到這些,也就是研究會的成績了。願與詩朋共勉!
(2000.01.21《華僑新報》第4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