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9日 星期二

第289篇:《脫穎》

第74屆奧斯卡電影金像獎週日晚間終於揭曉;令人出乎意料之外,黑人演員囊括了最佳男女主角獎項,榮登影帝、影后寶座。美麗的貝莉Halle Berry,是74年來首位奪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黑姑娘;而性格演員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則是第二位榮獲最佳男主角的黑漢子。

貝莉憑選美踏入娛樂圈,23歲開始她的演藝生涯,34歲才成為影后。華盛頓由一位派報童、醫藥遞送員而投考演員,1981年開始拍電影;1989年憑Glory一片獲得最佳男配角獎,今年已48歲才奪得影帝寶座,離第一位黑人獲最佳男主角獎相差近四十年。可見黑人獲獎很不容易!

今屆的特別榮譽獎(終身成就獎),頒發給波蒂埃Sidney Poitier,他就是第一位奪得1963年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大獎的黑人演員,得獎影片是他主演的《田野裏的百合花》。波蒂埃生於美國,幼年遷居巴哈馬,15歲才返回佛州;大戰期間入伍,戰後加入美國黑人劇團;1946年初次在百老匯登台,1950年開始演電影,1958年就被提名金像獎;1971年起成為導演。50年的銀幕生涯,使這位最受觀眾歡迎的黑人明星,登上藝壇巔峰。領特別榮譽獎時,波蒂埃已75歲。

今年的美國小姐選舉,也是黑姑娘奪魁。演藝界是黑人紅星閃爍銀幕;樂壇上是黑人的歌手領導潮流,黑人爵士樂歷久不衰;體壇上更是黑人健將屢建奇功,黑人在足球、棒球、籃球、田徑等項目中,一直是獨佔鰲頭,出類拔萃。黑人的智慧,決不因膚色而比白人差;黑人的潛力,令人刮目相看,重新評估。黑人的成就,已逐漸受人注重。黑人的地位在日愈提高,這都是用他們的努力換取的。膚色歧視,不再成為黑人登上榮譽榜首的障礙。研究黑人,開始引起人類學家的重視。今天,黑人已舉足輕重,走上政壇,進入白宮,進入權力核心,進入美國最高決策層。

現任聯合國第七任秘書長安南C.Annan,是非洲加納芳蒂族黑人,榮獲2001年諾貝爾和平獎。美國國務卿鮑威爾C.Powell,牙買加移民之子,21歲服役,曾兩度派往越南作戰,52歲晉升四星上將,曾擔任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是歷史上第一位擔任美國最高軍職的黑人軍官。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女博士C.Rice,1954年生,是第一位黑人婦女擔任此基辛格博士當年曾肩負過的要職。第一位提名競選美國總統的黑人傑克遜J.Jackson,是繼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之後,最受黑人民眾崇敬的政治家。1990年當選維珍尼亞州州長懷爾德L.D.Wilder,是第一位黑人州長。雷維爾斯H.R.Revels是第一位被選入美國參議院的黑人公民,1870年成為密西西比州參議員。1870年當選南卡羅萊納州聯邦眾議員的雷尼J.H.Rainey,是第一位進入美國眾議院的黑人。1967年被約翰遜總統提名的馬歇爾T.Marshall,是美國最高法院第一位黑人大法官。著名經濟學家韋弗R.C.Weaver,奴隸的曾孫,1966年出任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是美國第一位黑人部長。

第一位出任美國主要城市市長的黑人,是克利夫蘭市長斯托克C.Stokes。洛杉磯市第一位黑人市長,是布雷德利T.Bradley。底特律市第一位黑人市長,是楊格C.A.Young。芝加哥市第一位黑人市長,是華盛頓H.Washington。著名外交家本奇R.Bunche,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黑人。戴維斯Davis父子是最先晉升將軍的美國黑人;父親是美國陸軍第一位黑人將軍,兒子是美國空軍第一位黑人將軍。詹姆斯D.James是第一位美國黑人四星上將(1975年晉升)。著名女律師喬丹B.Jordan,是聯邦第一位黑人國會女議員,1972年當選,因彈劾尼克松總統而名噪一時。

2000年人口統計,美國黑人總共3500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12%。林肯總統解放黑奴,大批黑人加入軍中,獻身賣命。根據一份美國五角大樓的文件,黑人在美軍作戰中犧牲的人數極多。在美國革命戰爭時期,大約5千名黑人參戰;在內戰時期,有22萬名黑人服役,3萬8千人陣亡;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大約36萬7千名黑人服役,其中十萬在法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超過一百萬黑人服役;韓戰時期,3千1百名黑人士兵陣亡;越戰時期,27萬5千名黑人士兵參戰,約5千7百名黑人陣亡;波斯灣戰爭時期,大約10萬零4千名黑人參戰。

黑人憑毅力和智慧,終於站起來了,然而,黑人的血淚史讀不完。南非前總統孟德拉為爭取黑人平等地位而堅持不屈的鬥爭,投獄卅年,最終使南非種族歧視的歷史改寫。可悲的是,非洲貧窮國家的黑人,平均壽命只有三、四十歲,像津巴布韋,女性平均壽命35.7歲,男性38.51歲,其餘各國也罕有超過50歲的,而19歲以下的,竟佔總人口的53%。即使是中美洲的海地,黑人也不長命,女性51.17歲,男性則只有47.67歲。落後國家的黑人,接受教育佔全國人口不到30%,七成竟是文盲,試問:他們又怎能有機會脫穎而出,甚至於駕凌白人呢?
(2002.03.29《華僑新報》第28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