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第444篇:《街名》

滿地可共有2700多條馬路,而最有特色應該是唐人街。滿地可唐人街主要由幾條街道組成,而每一條街道都有段古,也是新移民感興趣的話題。從市政府出版的《滿地可街道歷史追溯》一書中,選取唐人街幾條馬路的簡單掌故,找尋一些歷史點滴,供諸君參考。另一本《滿地可古老建築物大全》,詳細記載了唐人街許多舊樓宇的建築時間和有關資料,以後有時間再專文探討。

部份路段由街道改為人行道的麗高士車街rue de La Gauchetiere是滿地可最古老的馬路之一,其確實年份已不可考,只知道在1665年以前已經存在,在此之前還有過三個名字:奧斯本街rue Osborne,rue Janvierhr(一月街)和rue Saunt-Janvier。象徵唐人街的「朝陽」、「迎紫」兩個大牌樓,一東一西座落此街的兩段。有許多社團在這條街設址;麗高士東街有:滿城華埠耆英會、柬華協會、滿城華人神召會、滿城華人職商會等。麗高士西街有:黃江夏堂、滿地可黃雲山公所、滿地可華商會、至孝篤親公所、陳穎川堂、滿地可譚光裕堂、杜澄同鄉會、譚白水公所、譚源源堂、李氏公所、余風采堂、三德公所、友誼相濟會、滿地可中華會館、古壁省華僑餐館同業會、滿地可國際龍舟會,萬壽聯誼會、伍胥山公所、滿城華人聯合總會、海潮聯誼會、滿地可台中校友會、溯源堂、魁北克台山寧陽會館等,中華會館大樓頂層還有滿地可中文圖書閱覽室。

老華僑叫麗高士街為「拉鳩上車」,叫維治街為「餵豬街」。維治街avenue Viger於1905年11月6日在命名,到今年正好100歲。當時是為了紀念滿地可市第一位市長傑克‧維治Jacques Viger(1787-1858)而取名的,在此之前已先後換了四次街名:rue Dubord,rue de Vitre,rue Latour和rue des Jures。楓華苑假日酒店座落該街,還有滿地可中華醫院新址、滿地可華協會。

已有180多年歷史的聖道本街rue Saint-Urbain,在1826年以前就建成,已換了三次名字:rue Evelyne,avenue de L'Hotel-Dieu和Upper Saint-Urbain。廿幾年前在麗高士西街轉角處有一座寶塔,我曾拍過照片,後來已不在,取而代之是今天的屈子九歌壁雕、西遊記浮雕等。

歌樂街rue Clark如果以全名為街名,應該稱為巴格(Stanley Clark Bagg)街,在這位享年只有53歲大法官逝世後兩年的1875年命名。曾經換過六次名字:rue Saint-Charles,rue Saint-Charles-Borromee,rue Elgin,rue Emilie,rue Mitcheson和rue Arcade。此街沿有中山公園,即將落成的華人文化宮大樓就聳立在中山公園對面,中國國民黨滿地可分部大樓也座落此街。

而最出名的聖羅倫大道boulevard Saint-Laurent,早在三百餘年前的1680年就已建成,當時取名聖藍柏(Saint-Lambert)路,以紀念為保衛滿地可而於1662年陣亡的44歲英雄藍柏‧克羅斯上士Lambert Closse,直至1720年聖羅倫村建成,聖藍柏路才改為現今的聖羅倫大道。這是一條單行道,第55線巴士在此大道向北行走。南北兩座「唐人街」大牌樓「踵事增華」、「鍾靈毓秀」於1998年10月座落於大街兩端,懸匾紅牆,飛簷金頂,琉璃彩繪雕樑,巍峨高聳輝煌。四隻漢白玉獅子坐鎮,成了華埠著名風景線。古壁省台山同鄉會、中國洪門民治黨滿地可分部在此路段。

黎維克大道boulevard Rene-Levesque原名杜切斯特大道Dorchester,此名字為紀念任魁北克省督十年、後任英屬北美總督十年的杜切斯特第一男爵而沿用了約180年,直至1987年11月30日,在魁北克省長、有「獨立之父」稱號的黎維克逝世卅天後才改為現名。聯邦大廈座落於此路段。

高地街rue Cote由1801年開始闢建,因該路穿過皮草富商高地Gabriel Cotte(1742?-1795)的地皮而取名。魁北克潮州同鄉會舊址、滿地可中華天主堂、滿城華人服務中心等皆座落於此。

寶龍街rue de Bullion 是紀念Bullion侯爵Angelique Faure而於1927年5月9日取現名;原名rue Saint-Constant和rue Cadieux。魁北克潮州會館(舊稱潮州同鄉會)新館址座落於該街旁。

寶利街rue de Bleury於1810年左右就有該街名,舊稱rue Saint-Pierre,滿地可越南華僑聯誼會和天后宮座落此路段。

聖多米尼克街rue Saint-Dominique 於1801年開闢,1817年取現名,舊稱rue Saint-Louis和rue Beaubien。

珍明士街rue Jeanne-Mance是紀念創建主宮醫院的明士夫人(1601-1673)而於1914年命名,舊稱rue Mance,rue Racine,rue Upper Saint-George,rue Saint-Sulpice和rue Saint-George。

唐人街的每一條馬路都有故事發生。1985年初,一場大火燒去聖羅倫大道與麗高車士東街轉角整排樓宇,損失慘重,經過一番努力,唐人街又在廢墟中重建,令人欽佩同僑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此後十餘年,儘管經濟不景,逆水行舟,唐人街依然車水馬龍,儘管先後經歷祝融之數次洗禮,拆樓、動土、搬遷、倒閉等變化此起彼伏,但依然沒有改變唐人街日愈繁榮的景象。可以預測,隨著移居滿地可之華人不斷增加,唐人街擴建的前景在望,唐人街每一條街道,都將是滿地可最重要的地段,未來的唐人街,在帶動魁省經濟繁榮方面更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005.03.25《華僑新報》第7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