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第459篇:《先僑》

滿地可第十屆全僑公祭大典場面莊嚴肅穆,自1998年第三屆開始,祭祖儀式由墳地改在唐人街中山公園舉行,每屆祭聯都不同,除了第四屆祭聯由白墨撰寫外,其餘各屆祭聯都出自中華會館主席譚銳祥詩翁手筆,值得錄下細讀。第三屆:「克勤克儉餐無完粟異邦垂典範,為國為家衣不蔽膚楓嶺樹楷模。」第四屆:「開山築路念先僑熱血留加國,祭祖思親緬前輩英魂蔭滿城。」第五屆:「辛酸歷盡勤儉持家芳名光海宇,艱苦備嚐獻金救國俠義憾乾坤。」第六屆:「風吹宿草墾荒斬棘僑梓懷業績,月照丹楓築路破荊加人頌勳功。」第七屆:「月照寒楓華表勳功垂千古,鵑啼墓嶺碑磐業績啟後人。」第八屆:「三月鵑啼空惜人遠去,千年鶴算應懷業長存。」第九屆:「百代功勳垂嶺表,千秋遺愛在楓鄉。」第十屆:「百年人去英魂在,十屆來時孝悌存。」

祭文講究平仄、押韻,一三不論、二四分明,一韻到底,而且使用過的字不能重覆;各屆祭文皆押不同韻,第三屆至第十屆,八篇祭文分別押八個韻:「十一尤」、「七陽」、「十一真」、「一先」、「八庚」、「四支」、「二蕭」、「一東」,根據習俗,祭文恭讀後於壇前焚化。

每屆祭聯和祭文都離不開緬懷先僑,都提到開山築路,都不忘創業艱辛。曾拜訪幾位老僑,聽他們追憶先輩事蹟,有血有淚,他們的先祖定居加國逾百年,到他們已經三、四代,如今傳至兒孫已積累五、六代,他們是唐人街的見證人,每位老僑的故事就是一部海外華僑歷史之縮影。

早在1805年,滿地可商人菲莎(Simon Fraser)就曾到加西洛磯山麓向土著收購皮草,然後轉運香港出售,1808年他無意中發現靠山麓河道西行可直通太平洋,這條河就是今天全長1368公里的菲莎河,此河中流產金,消息傳出,人們聞風而至,到了1858年,竟掀起了菲莎河淘金熱。

1867年,加拿大太平洋鐵路開始籌建,CP Railway公司招募了上萬名中國廣東省勞工,他們在穿越洛磯山脈的險峻地帶劈山修路,很多華人為鐵路付出了生命。這一條橫貫加拿大的交通大動脈,東起新不倫瑞克的聖約翰,西至太平洋岸的溫哥華穆迪港Port Moody,全長4667公里,於1871年正式開工興建,1885年建成。1885年6月28日(光緒十一年乙酉年五月十六日),第一列火車從滿地可開往溫哥華,今年是120週年紀念。鐵路的建成通車,對開發西部,促進加拿大自治領的統一和經濟繁榮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築路華工散落鐵路兩旁各市鎮,形成早期華埠唐人街。

1889年(光緒十五年),滿地可中華會館成立。最初由譚、黃、李三姓父老發起,為北美歷史最悠久的社團。負責處理先僑善後,並調停僑胞糾紛,辦理居留申請,照顧老弱病殘,成了僑社與政府溝通的重要管道。1918年,滿地可一群熱心人士買下現址,作為中華會館永久會址,並與天主教堂聯合興辦中華醫院,就在會館地庫,安放幾張病床,成為中華醫院最早的院址。據老華僑憶述,很多先僑隻身漂洋過海,老死異鄉,中華會館為他們辦理後事,並將各埠華工骨灰集中,運往西雅圖或三藩市,再由船轉送香港東華三院,然後依死者生前籍貫分別運回家鄉安葬。

後來,有宗親會、堂所等僑團還發起捐贈船票義舉,幫助沒有親人照顧的獨身耆老回鄉,因感送骨灰回去,不如送活人歸鄉終老,免得客死異邦。或問為何不擔保家鄉親人來加團聚,這就涉及人頭稅繁重稅捐,每週薪金才14元,怎能負擔高達500元的人頭稅?如果以50倍比率計算,也要今天二萬五千元。或問為何不將這段血淚史寫成回憶錄,譯成英法文,或許是暢銷書,答曰:我們四邑(台山、開平、恩平、新會)人很年輕就離鄉別井來到加拿大,沒有機會多讀點書,鐵路建成後留下來的,大都去餐館打工,有點積蓄的,就在埠仔開洗衣店、或賣唐餐的小食店,有幾人受過高深教育,能撰文出書?平時沒什麼娛樂,賭博惡習成了不良風氣,有的華工,明天上船返鄉,今晚將積蓄在賭桌上報銷了,沒臉回去見妻兒;有的已上路,船到了岸,卻因錢在船上輸光了,不敢上岸而又折回來。沒有染上賭癮的,只要勤儉耐勞,努力奮鬥,總會創出成績,不少單身寡佬,賺到錢就回唐山娶老婆,衣錦還鄉,俗稱「金山客」,有誰知他們背後的辛酸史。

先僑經過百年滄桑,含辛茹苦,終於開創出一片新天地,他們的後輩,出類拔萃,每年多少學士、碩士、博士都是他們的子子孫孫,都是各界精英,國家棟樑,令主流社會刮目相看。作為後人,每年憑藉祭祖大典,慎終追遠,飲水思源;弘揚孝道,永記功勳;秉承遺志,造福同僑;通過公祭,將全僑凝聚在一起,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這也是中華會館諸公義無反顧之使命。

如今,當務之急,就是將先僑百年遺物保存、整理,凡珍貴照片、信札、文件、物品等等有紀念價值的歷史文物,一定得到妥善珍藏,相信文化宮和未來的孫中山紀念堂會重視此項提議。

寫到此,已是週四上午九點許,電話鈴響,是好友打來,告知前多倫多著名散文作家陳文(筆名老牛)於滿地可中華醫院壽終正寢,溯自1915年5月17日生,享年90,嗚呼!又一位先僑遠去。
(2005.07.08《華僑新報》第75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