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伍兆職詞丈從神州旅途中寄來的萬里長城明信片,是他返回滿地可後數天送達。他說忘記帶地址,回到無錫才補寄,郵局工作人員翻查資料,也不知道寄往加拿大應該貼多少錢郵票。又追憶去參觀毛澤東紀念堂,排隊半個多鐘頭,瞻仰遺容只有數秒鐘,距離十呎遠,不準停步。他的最大收獲就是一路觀光一路行吟,寫了很多詩作,由於《詩壇》版位有限,必須分期刊登。
伍老未克出席譚公壽筵,其他詩友陸續寄來感吟之作。懷石兄的「煙酒、研究」一文有賦的味道,將所有吟侶名字嵌入,很不容易。久未拜訪,時深惦念,趁週五工廠休息,與老伴到磨瓚坊閒聊。帶了特製潮州糕點:水晶包,請懷石夫婦和小女品嚐,嫂夫人也親自下廚弄了一大碟星洲炒米粉,談笑間,知悉她拜師學古箏,這可是多麼美的雅事,一曲《平湖秋月》,懷石兄還填了詞,妻彈夫唱,琴瑟和諧,有板有眼,羨煞我們只會聽不會演的訪客。我一時技癢,蠻以為古箏與瓜子琴原理差不多,斗膽撥弄琴絃,頓時五音錯亂,一片鴉噪,大煞風景,令耳朵活受罪。
回到家遍查有關古箏的資料,對古箏演奏家饒蜀行之簡歷頗感興趣,還在網上拜讀他的《談箏》。滿地可藏龍臥虎,國樂宗師很多,像姚立言老師、子漢詩翁、何宗雄校長等都是能彈能奏的國樂高手,「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若有緣拜師學藝,即使為時已晚,也要急起直追。
學古箏是以後的事,現在最要緊的,是先寫祭文。這門差事的確令我望文興嘆!自1998年第三屆全僑公祭大典改在中山公園舉辦開始,到今年已是第十一屆,我由十一尤韻開始寫第一篇祭文,之後每屆換一韻,依次為:七陽韻、十一真韻、一先韻、八庚韻、四支韻、二蕭韻、一東韻,如今找遍韻譜,只剩下為數不多的韻可用,最後選定「七虞韻」。每句四字,平仄分明,全部48句,共24字押韻。朋友曾問我,難道不能用舊的祭文?我問回他:你能將舊的祭品拜祖先嗎?
星期六整日下雨,看世界盃,看泰皇登基60年慶典,女兒悶得慌,要求我陪她去看恐怖電影《預兆666》。我曾經於1978年在泰國看過《預兆》,所以也想知道新版本有何不同,老伴和小女兒怕鬼,怕晚上發噩夢,我們父女倆自以為膽子大,冒雨去戲院排隊。除了加插「9.11」、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病逝、南亞海嘯等鏡頭,以表示這是最新「世界末日」之外,其恐怖的程度遠遠不及想像中,連《驅魔人》都比不上。回家的路上,我們以「恐怖片也不外如此」來慶幸和壯膽。
![]() |
東坡樓赴吳瑞琪姐夫74歲壽筵 在「赤竹東坡」巨幅畫前拍照留念 |
大姐、姐夫攝於我們家後園 |
歲月匆匆,每一天都有難忘的追憶,每一天都可以用隨筆記下,每一天都會銘刻在腦海中。
(2006.06.16《華僑新報》第79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