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讓詩友了解詩壇現況,我用了幾天時間搞統計表。星期五工廠加班,回到家已是星期六清晨6點許,由於答應小女,約定10點鐘到西島麥基爾大學校舍接她回家度一週春假,匆匆上床睡了幾小時,來回80多公里路程,返抵家門,立即埋頭繼續將詩友作品逐一統計。這一工程頗繁雜,足足拖到黃昏六點許才完成,沒時間複製,只打印一份就趕緊出門,牛仔褲、樽領T恤加件外套,飛車到唐人街,氣溫激降,泊車在幾個街口外,連奔帶跑,手機又響,是譚公問我到底在哪兒?
![]() |
左起:墨浪、崔學皋、譚銳祥、白墨 |
我將香港許昭華學長寄贈的《近四百年五百首詩選》給大家傳閱,並將425期統計表資料逐一介紹,包括70位詩友加盟日期,例如:伍兆職詩翁於1999年12月17日詩壇第1期(新報第460期)就加盟,共發表了801首詩詞;李錦榮兄於2003年1月27日詩壇第161期(新報第622期)加盟,共發表了676首詩詞。我答應電郵或傳真、郵寄給所有詩友留作參考。崔學皋先生今年77高齡,他與汪溪鹿先生是東北老鄉,和我們一起拍了不少照片,其令郎崔巍隨後電傳過來;墨浪先生祖籍南方,也在東北長大,比我小兩歲,他和紫雲是魁華作協現任理事;黃道超先生比我小五歲,他與何宗雄校長一樣留學法國里昂,1990年取得分子遺傳博士學位,1993年移居滿地可,一直在麥大健康中心從事研究抗骨質疏鬆和抗癌症腫瘤,所以他的鼠年詞中詠白老鼠。由於時間和場地有限,我們無法抓籌分韻、即席聯吟,是美中不足也。我們飲了好幾瓶紅酒,大家互相祝賀新年愉快,靈感奔馳。我們向潘潔心社長敬酒,衷心感謝《華僑新報》撥出寶貴版面刊登詩友作品,並希望經常收到冰玉的詩。
星期日下午,《華僑新報》為慶祝創刊十七週年暨出版第888期,假座楓華苑假日酒店二樓麗景軒,舉行編者、作者、讀者和廣告客戶茶話會,我和好友曾兄赴會。潘社長將一張16年前的《慶祝一週年嘉賓簽名留念》出示,上面有譚銳祥、汪溪鹿和雪梅三位簽名,還有幾位已作古:黃樹安、譚焯屏、譚榮緒、姚奎,令人慨嘆!茶話會由潘潔心的精彩演講開始,她手拿「覺悟」兩個大字,以佛家思想解釋,將兩字拆開,就是「見吾心」,從感性認識的「覺」到理性認識的「悟」,是個成長過程,她回顧十七年來的辦報心路歷程,逐一感謝所有曾經幫助《華僑新報》的朋友,幾乎沒有遺漏。她回憶剛辦報時,不會聽廣東話,誤將「吉屋出租」理解為「隔」開房「屋」出租,到如今,已有九成粵語可以明白,我相信,這十七年的磨練,每個人都老成了,世故了,也穩重了。
編輯部唐淦先生對未來報紙的工作大綱作了介紹,可讀性放在主要,還要「兩條腿走路」:服務老僑和新移民。與會的朋友陸續發言,有些是老朋友,像穆彥、馮捷、陳俊雄、李令賢;有些是剛剛認識,像楊潤秋,但他們都很有見地,很中肯,觀點也比較中庸,不會偏激。有位網路創辦人趙小姐,和我第一次見面,聽她分析得有條有理,再次證實了潘社長的話:滿地可的確藏龍臥虎!
張健總經理贈了一份禮物給我,他說是為了我的健康。我回到家才拆開來看,原來是兩冊精裝16開本的巨書:《太極拳辭典》和《楊式太極拳術述真》,相信這兩部「武林秘笈」可以陪我度過下半生,只要我有時間,我一定會將「玉女穿梭」、「退步跨虎」、「轉身擺蓮」、「白鶴亮翅」等招式學會。為了這個目標,我有意識地去找多一些光碟錄影帶,希望能將身體搞好,百病不侵。
當晚,我又出席另一個別開生面的「春宴」,是兩女一早訂好位子,座落在拉娃區聖馬丁大道一家叫Le Milsa的巴西餐廳,一家四口,每個人大約30元,專吃燒烤肉,一共15種,任由
(2008.02.29《華僑新報》第888期)